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上期我们聊到了古代的谏官制度下“拾遗”“补阙”这两个名字有趣的官职,我们熟悉的诗人杜甫,陈子昂,白居易都曾做过拾遗这个官职。由于中国古代长期处在一种“人治”凌驾于“法治”的政治结构下,想要做好这个小小的“意见”官并不容易,其中不仅需要任职者有较高的才能和正直的品格,更需要他能够看懂皇上的脸色,懂得那些官场“潜规则”。

而今天我们要聊到的这个官职,则更为有趣,论名字来说,他当属中国古代最“萌”的官职了。但是即使是扮演这样一个看起来毫无存在感的角色,历史上也有几位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样一个平凡的职务加上了属于自己的注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官职——“符宝郎”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一个尊严大于权力的官职

听到“符宝郎”,大家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很多有趣的画面。一个自来萌的“宝”字也自然会使大家想起很多有趣的形象。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中国国古代很多官职名字起得很直接,基本就是按照这个官职的职务找个正式一些的说法概括一下便好。所以我们在史书中看到陌生的官职名,不需要惊慌,先试着翻译一下,这个官职的职责便可一目了然,这个“符宝郎”也是如此。

按理来说,古代官职名大多都是动宾结构,但如果我们在古汉语字典中查这个“符”字,会发现这个词并没有动词的含义,那么在这里自然取的便是它作为名词的本意。

符,本意是指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熟悉历史的读者或许会想起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那个符便是兵符,在古代通信设备的不发达的情况下,在外征战的将士大多时候都是“见符如见君”。而后来随着封建礼法的不断健全,这个符所包含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但相应的重要性却有所下降。但至少,作为早期一种权力的传达信物,符在古代有着自身很重要的意义。

说完符,那这个“萌值”担当的“宝”呢?大家可能已经猜出来了,这个宝也是一种信物。而且它不仅是一件信物,更是一件承载着王朝最高权力的实体象征。

没错它就是令汉献帝“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传国玉玺”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玉玺,通俗来讲就是皇上的大印,不过从秦朝建立专制制度以来,大臣百姓的印才叫印,皇上的印是玺。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传国玉玺在汉朝末年相传就已丢失,但之后的历朝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权力的正统性,或编造一个捡到宝的故事找来一枚玉玺,或者干脆自己造一枚,从来都没有真正意义上抛弃过这个权力的象征,而每当一个王朝覆灭时,新朝代的继承者又会不惜一切代价抢来前朝的玉玺,来表达一种蔑视。但在太平年代,皇上大抵不会将这个圣物拿到外面天天显摆,所以此时就需要有专人来保管它了。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人物在皇帝心里的位置还是足够高的,长期以来就专门设立了一个官职。

这个官职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符宝郎”。你可千万别觉得这个工作轻松,只是掌管一枚玉玺那么简单,从秦始皇为玉玺申请专利起,皇上的玉玺数量便在不断增加,随后发展至“七玺”,其中那枚最大的自然是最初的玉玺,地位也最高,剩下的几个地位低了一些,称为“六小”,是“皇帝三玺”和“天子三玺”。“皇帝三玺”是“皇帝之玺”、“皇帝行玺”和“皇帝信玺”。“天子三玺”是“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和“天子信玺”。 这“六玺”据说用和氏璧的边角料制作,仍由李斯设计,孙寿雕刻。“皇帝之玺”专用于赐给诸侯王书信;“皇帝行玺”专用于封置诸侯国;“皇帝信玺”专用于调兵遣将;“天子之玺”专用于册封外国首领;“天子行玺”专用于传召诸大臣;“天子信玺”专用于祭祀天地鬼神。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乾隆八玺


听到这,或许有的人就会问了,既然这样那叫“符玺郎”岂不是更好。

没错,这官职最早还的确叫这个名字。

最初设立这个官职的名字是“符玺郎”,而当时历朝大多奉行的是八玺制,也就是大大小小的玉玺有八个之多,但到了唐朝武则天称帝时,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而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而当时的发音下,“玺”和“死”谐音,武则天虽说是一个皇帝,但毕竟还是一个女子,对这些避讳还是很注意的,于是将“玺”改为“宝”,从此以后各朝都称“宝”了。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这个官职的名字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管着符契和玉玺的男孩子

历史高光时刻竟是子虚乌有?

符宝郎这个职务的确在历史上存在感极低,低到在这个职位上的人没有一个能名垂青史,但若将历史的范畴往大说,还真有一位符宝郎在这个职位上做出了不起的大事,而且绝对算的上是高光时刻。

这个人叫祖弼,记录他事迹的这本“史书”叫《三国演义》,在这本书中他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以他的名字出现,一次是以他的职务出现。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在三国乱世中数不胜数的豪杰英雄中,这个祖弼似乎很难算得上是一个有名的人,但他所做的事却足够称得上是英雄,足够为符宝郎这个职务镀上一层荣光。

事情发生在曹丕入朝逼迫汉献帝的退位的那一段故事中,此时的汉王朝已经彻底走到了尽头,曹氏政权终于在漫长的隐忍与积蓄之后露出了自己真是的内心。有趣的是,曹操纵是一代枭雄,但他一生却也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他的儿子曹丕却显现出了比父亲更大的野心——称帝,有趣的是,之后令曹氏王朝走上尽头的司马家族中,为司马家一手打下天下的司马懿却也从未想过有谋反之心,反倒也是他的儿子司马昭,有着路人皆知的野心,最终推翻了曹魏政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言归正传,曹丕带着曹洪,曹休两位武将走入皇上寝宫,威胁皇上退位,先帝软弱一生最后却也硬气了一回,大声呵斥着:

帝曰:谁敢弑朕耶?言罢拂袖而起。

而这两位武士也根本未将皇帝看在眼中,一心只想拿到那号称皇帝象征的玉玺,便急着喊来符宝郎,也就是我们的这位祖弼。

眼见汉室王朝覆灭,按理来说识相的大臣大多都应该明白此时转变一下态度,抱着一份主动投诚的心态,曹丕定然会留下他们,但我们这位小小的符宝郎,却最后向世人证明了大汉王朝应有的那种气节与勇气,他并没有急着将玉玺双手奉上,也没有躲在一边畏首畏尾,相反,他做出了一个常人没有勇气做出的选择:

祖弼应声出曰:符宝郎在此!曹洪索要玉玺。祖弼叱曰:玉玺乃天子之宝,安得擅索!洪喝令武士推出斩之。祖弼大骂不绝口而死。

呜呼,好一个坚贞不屈,好一个忠心不改,好一个大汉符宝郎……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祖弼宁死不屈,好一个大汉符宝郎

但这个故事后来发现只是罗贯中杜撰出来而已,历史上有没有这位祖弼已无从考证,但正是罗贯中短短的这几笔,让我们在感慨汉朝覆灭时多了一份回味与感动,让我们对符宝郎这个职务有了自己的看法。

奸宄专权汉室亡,诈称禅位效虞唐。满朝百辟皆尊魏,仅见忠臣符宝郎

历史上的原型

如果说罗贯中笔下的祖弼是杜撰,那么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一位符宝郎做出了和祖弼一样的举动,但所处的情况不同,相同的举动为他带来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结局。

相传汉朝皇宫中似乎出现怪物,一天晚上,群臣都被怪物惊扰,当时权倾一时的宰相霍光召来尚符玺郎,想要把玉玺收起来。尚符玺郎不肯把玉玺给霍光,霍光想要上前抢夺。尚符玺郎手按着剑说:

“我的头可以给你,玉玺不能给你。”

霍光城府极深,眼光也放得很长远,不仅没有怪罪他,甚至还对他另眼相看,认为他忠于职守。

第二天,不仅没有处罚,甚至将这名尚符玺郎的官职升了两级。此事过后不仅这位符宝郎出了名,霍光自己也因为自己这出自导自演的大剧而受到人们尊重。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讲到这,大家想必对符宝郎这个职务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历史上没有一个小人物真的可以被忽略,任何一个平凡的人物的一个选择,都可能因为所处的不同境遇而被无限放大,足够影响整个历史。历史就是选择,我们今天做的每一个选择,或许明天也会成为历史。

今日话题:历史上有很多身份卑微的普通人他们本碌碌无闻,但偏偏是紧急关头的一个选择让他们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你知道这样的例子吗?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故事。

欢迎大家关注羽尘说,下期预告:古代叛臣全记录|正直的人真的值得信赖吗?

最萌官职“符宝郎”:比起权力,我更看重的是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