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重难点解析微课堂——建构主义

大家好,欢迎继续关注招教考试重难点解析微课堂,今天要给大家解析的是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的重要考点。首先来看第一道真题:下面的理解与建构主义观点一致的是(C)

A、学习不依赖于学习者从前的经验

B、学习者需要学习认知结构

C、学习过程是自己对意义的理解过程

D、学习就是接受学习

复习完一轮后,你应该能使用排除法快速的选出答案,B项有一个关键词“认知结构”,是认知派的布鲁纳最主要的观点所以排除B,D选项接受学习是认知派奥苏贝尔的观点,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考察建构主义学生观的知识点,建构主义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正确答案是C,这道题比较简单吧,主要考察的是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接下来看第二道题:(多选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A、B、D)

A、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B、学生的经验世界是丰富的、差异的,要注重学生的先前经验

C、学习是主动建构的社会性过程,也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过程

D、教学时促进学生知识“生成”,而不是传递客观的现成知识

这个题考察的很全面,你必须理解建构主义的各种观点,把建构主义和其他流派区分开,C项“刺激—反应”是前面讲的行为主义,所以排除C选项,A选项考察建构主义知识观: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动态性,意思就是说,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发展,而必须是针对具体的情境来进行创作:例如某人肚子痛,上医院看病。如果他找的是西医大夫,会说这是胃炎,是因为胃里有病菌。治疗的方法是打针、吃消炎药,这样治疗肚子就不痛了。如果他找的是中医大夫,他会说这是肝脾不和,治疗的方式是吃草药,使肝脾调和,肚子就不痛了。这个知识观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知识没有绝对的正确,真理也不是绝对的真理,它只是我们对于一个情境的假设,一旦脱离了这个情境,这个知识就是错误的。B选项考察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比如牛鱼的故事:在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青蛙在出去看了看,回来之后,告诉鱼:“牛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鱼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鱼牛”的形象”。鱼没有见过牛,所以鱼就在自身的基础上加入青蛙的描述,就形成了它所认为的牛的形象,这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学习观,就是强调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这里就提到了建构主义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意思就是说,他们的脑子里面装有知识经验,所以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必须要在调查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授课。

D项是考察建构主义教师观: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不是传递者。教学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除此之外,还有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观提出学习具有三个性: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主动建构性很重要,主动建构性是什么呢,比如说,你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的时候,你会背了它,理解了它,会背和理解并不标志你学会了它,你必须怎么样呢,学会了、理解了,然后在自己脑子了重新整理这个知识,然后形成新的信息,然后去解释你遇到的新的东西,这才叫主动建构性。所以这个题选ABD。

除了上述考点外,还经常会考察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有()

A、随机进入教学 B、情景教学

C、支架教学 D、认知学徒教学

这个题考察的也是需要你熟记的知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有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和培养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答案选择ABCD

建构主义的内容不是很多,知识点也比较少,但是比较难懂,边理解边记忆,这样就不容易遗忘了。好了,这一节课马上又要结束了,咱们还是来梳理一下今天涉及到的主要的知识点:知识点1: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正随之出现的假设和解释;知识点2: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点3: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知识点4:建构主义教师观: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合作者,教学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知识点5: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有随机通达教学、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和培养学习共同体的教学。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