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清明节祭祖是迷信,你支持还是反对,若支持,请说理由?

职场焦点


我当然反对。因为纪念祖先或逝者不是中国人自己的专利,因为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纪念先人或逝者的传统,只是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不同的纪念方式和文化习俗。如和中华文化同源的日本、韩国、越南三国,纪念先人的习俗和中国大同小异。日本的琉球地区和中国同一天过清明节。日本其他地区则是在每年的八月的12日-15日扫墓祭祖,这一天被称为“盂兰盆节”。而韩国则和中国同一天过在清明节。而越南呢?虽然和中国同一天过清明节,但他们是把寒食节和清明节合并,称为“汤圆节”,越南人在祭祖扫墓的同时,要吃汤圆和冷食。

实际上,不单是与中国文化有所关联的国家有祭奠祖先的习俗,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同样有一个祭奠逝者的特殊日子。比如每年的11月2日这一天,德国人们将牛奶、面包等食物放在餐桌上,“招待”那些饱受折磨的灵魂。还要去墓园扫墓祭祀。人们除了献上鲜花翠柏之外,还会点上蜡烛和长明灯,象征永恒之光。有的地方,人们是默默地祈祷,有的地方,人们则是载歌载舞,以一种快乐的歌舞来取悦受苦的魂灵。传说认为,11月2日是欧洲的“万圣节”,炼狱中可怜的灵魂会获得短暂的休息,人们借此机会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从以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纪念逝者的节日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灵魂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什么民族,都有对先人和逝者的怀念情感。只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纪念日子。虽然有些纪念方式和行为,在唯物主义者看来,就如迷信,但他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是深藏于人类基因中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通过不同的民族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中国、韩国、越南都有清明节,日本有盂兰盆节,德国有万圣节。因此,无论清明节还是盂兰盆节,还是万圣节,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

当然,一定有人会说,人死如泥,你神神道道的做那些没有用的仪式,他能知道吗?其实,这些仪式并非一定要那个死去的人知道,而是我们活着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所以,当我们参加追悼会时,都会有遗体告别仪式,悼词上也会写某某一路走好。要是按一些人的理解,人死了啥也不知道,你给他鞠躬干啥呢?你说让他一路走好,他能听得见吗?其实,这是对逝者的尊重和祭奠,是来自活人的一种情感表达而已。所以,清明节不是迷信,而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