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陈果夫是怎么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

余味60454028


民国的四大家族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1927年之后民国的最高权力掌控者蒋介石。

四大家族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家族,就是蒋介石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蒋介石的发达

蒋介石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之前,他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在各大军阀、各大名流汹涌浩荡的民国时期,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地方。

一切的改变发生在他当了黄埔军校校长之后,在他当了黄埔军校校长之后,他掌握到了一笔重要的政治资产。

这笔重要的政治资产就是黄埔军校的教师和学生们。

虽然黄埔军校最早的创建者、掌控者是孙中山,但是由于孙中山过早去世的原因,所以这些教师和学生们接下来就成为了蒋介石的手下,通过战争的成功一步步把蒋介石推到了权力中心。


有句老话说的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随着蒋介石的成功,很多跟蒋介石有关系的人就开始获得了地位和权力的提升。

其中,获得提升最多的就是那些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学生们,那些以前跟蒋介石一起共事的教官们后来就大多数提升为了国民党军队的统帅。

至于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在后来通过一步步的积累,也升到了高级将领以及统帅的位置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族也由于蒋介石的发达获得了他们以往难以想象的权势和地位。

四大家族

这些家族就是我们所经常谈到的四大家族,除了蒋介石本身代表的蒋家之外,其他三大家族均跟蒋介石有着很深厚的关系。

其中,宋家是蒋介石老婆宋美龄的娘家,在蒋介石没发达之前,宋家就由于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宋子文担任了孙中山的财政长官而获得了不菲地位,在宋美龄嫁给蒋介石之后,宋家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孔家的当家人名字叫做孔祥熙,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通过和西方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一度自称为山西首富,后来,更是凭借着孙中山、蒋介石两人姐夫的身份而在国民政府内部获得了寻常人难以企及的地位,为蒋介石掌管起了财政大权。

至于陈家的当家人则是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他们两个人都是蒋介石手下的党政大臣、是中统这个和军统并立的特务部门执掌人,权势巨大无比。


蒋介石的大哥陈其美

陈果夫和陈立夫能受到蒋介石的重用、陈家能成为四大家族之一,完全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果夫和陈立夫的叔叔、蒋介石的结拜大哥陈其美。

虽然说陈其美这个人在历史中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对蒋介石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没有他的存在,民国的历史将有很大可能会发生改变、蒋介石将有很大可能获得不了后来那般巨大的成就。

陈其美和蒋介石的相识发生在日本,那时候,陈其美正跟随着孙中山等人在日本策划同盟会活动,而蒋介石正好在日本一个叫做清华学校的文科学校中读书。


在二人于某些场合相识后,二人一见如故,结拜为了兄弟,陈其美为兄、蒋介石为弟。

结拜之后,陈其美对蒋介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正是由于被陈其美灌输了“学武才能有个好前途”的理念,历史中的蒋介石才会不惜一切地辍学回国重读,重考进入了日本的军校中学习。

正是在陈其美的介绍下,庸庸碌碌的蒋介石才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才和这个国民党的前身发生了初步交集、才有了后来那般远大的前景。

后来,在陈其美于上海青帮当老大、成为上海地区同盟会首领的时候,蒋介石也一直跟随在陈其美身边,充当着陈其美的枪,为陈其美刺杀着一切他想刺自杀的人。


在陈其美被张宗昌派人给刺杀后,也是蒋介石不顾危险为他收的尸。

从这种种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蒋介石与陈其美之间的兄弟情深。

蒋介石是个记恩的人,他在自己发达后并没有忘记陈其美自己的恩情,所以他就接连提拔了陈其美的侄子陈果夫、陈立夫,让他们掌握起了巨大权势。

而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同,陈果夫、陈立夫在掌管中统的时候虽然做出了不少令人厌恶的事情,但是他们在金钱方面还算是比较廉洁的。

一直到国民党的统治结束后,他们也没有攒下多少钱,陈立夫在美国开养鸡场,还是找了很多人借钱,这才能把养鸡场开起来的,不像宋家和孔家,在到了美国之后还能过得那么滋润。


孤客生


说陈立夫、陈果夫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兄弟俩肯定不会背这个锅。两兄弟确实有才,也曾风光一时,但“蒋三叔”容不下他们。


陈氏兄弟的叔叔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陈其美,蒋介石排行老三,所以他们喊蒋介石为三叔。陈果夫早年追随陈其美闹革命。

陈其美被袁世凯刺杀后,陈果夫在上海开了一家证券交易所,带着当时落魄时蒋介石赚了不少钱,也为孙中山捐了不少款。

蒋介石得势后缺少自己人,就邀请程氏兄弟过去帮忙。陈立夫是美国大学毕业的博士生,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工程师,无心从政。所以开始他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

后来在陈果夫“三叔不帮帮谁”的力劝下,二人去了广东,从此慢慢跟随蒋介石走进了国民党的权利中心。

兄弟二人到了广州后,先后担任了国民党组织部长。蒋介石组建南京政府后,为了将党权、军权都抓在手中,就委任陈氏兄弟掌管国民党党务工作。此后就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陈氏兄弟也由此登上了权力的巅峰。

陈氏兄弟掌管党务工作期间,还组建了中统组织,戴笠、徐恩曾都曾是他们的下属。西安事变时,陈氏兄弟力主武力解决,这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和猜忌。“三叔”也就不带他们玩了。

西安事变后,陈果夫退出权力中心,身体也不佳,所以一直就没有啥建树。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在陈诚的怂恿下,程氏兄弟遭到清算,彻底撸掉一切职务,陈果夫没了收入,最后连治病的钱都没有。后虽然得到蒋介石的帮助,但以病入膏肓,无力回天,1951年8月在台北病逝。

抗战爆发后,陈立夫做了七年的教育部长。在这期间,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国的一致好评,这也是他一生最让他感到自豪的事。

到台湾后,陈立夫为“三叔”所逼不得不远走美国。为了养家糊口,50岁的陈立夫办起了养鸡场,开始卖鸡蛋。不过没想到的是,陈立夫还颇有生意头脑,不仅鸡养的好,后来卖皮蛋、辣椒、粽子的生意也做的很大。

1969年,陈诚死后。陈立夫受蒋介石邀请返回了台湾。此后,他一直积极推动两岸统一。陈立夫曾多次写信给毛主席,呼吁“和平统一”,他的举动在台湾引起了轰动。

陈立夫说他余生最大愿望就是亲眼看到祖国统一,不过遗憾的是,他没有等到这一天。2001年2月8日,102岁高龄的陈立夫在台中逝世。



花木童说史


方圆论坛在线

所谓民国四大家族就是“蒋宋孔陈”这四大家族。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家族直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而且当时一直有传言“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影响力多么巨大。整个国民党都是陈家兄弟说了算。当然了,这里指的并不是陈家兄弟可以控制国民党。而是指陈家兄弟把持着国民党党务。


陈果夫和陈立夫两兄弟为什么能够在当时国民党之中呼风唤雨,全靠着一条必胜法。这个必胜法就是紧紧跟随蒋介石的脚步。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其美的侄子。为什么蒋介石这么信任他们二人呢?原因就在陈其美身上。当年在中国同盟会时期,蒋介石和陈其美曾经结拜为兄弟。两人感情十分深厚。所以蒋介石对于自己把兄弟的侄子也是信任有加。再加上陈家兄弟是从蒋介石没发迹的时候就开始追随蒋介石了。当时的蒋介石也急需用人。所以陈家兄弟俩这才和蒋介石结成了密切的“战友”情。

陈果夫早年参加过讨袁战争。后来返回上海经商。在上海经商期间结识了正在上海厮混的蒋介石。并且两人还一同合伙做过生意。黄埔军校创办后蒋介石重返军界。陈果夫也放弃经商重新开始从政。陈果夫曾几度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是第三、四、五、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并且长期掌管国民党党务工作。他培植亲信,排斥异己,控制各级党部。后来陈果夫联合弟弟陈立夫组织“中央俱乐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CC系。甚至他们还把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扩充成为一个庞大的特务系统,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民国时期两大特务组织之一的“中统”。可以说陈果夫是民国时期国民党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陈立夫早期曾担任蒋介石的秘书。后来被蒋介石重用联合哥哥陈果夫组建了中统情报机构。陈立夫和陈果夫的派系被称为“二陈”或者CC系。相较于在各方面均呼风唤雨的哥哥。陈立夫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中统”方面。我们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民国时期中统和军统互相斗法。但实际上陈立夫麾下的中统其“战斗力”甚至还在军统之上。戴笠的军统倾向于刺杀,而陈立夫中统则更倾向于情报收集工作。相对来说更像是完善的情报组织。

试想一下,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三方面,党政军。陈家兄弟就牢牢的控制住了党务这一块。再加上弟弟陈立夫无孔不入的中统机构。再加上陈家兄弟对蒋介石的唯命是从。说陈家兄弟在民国时期呼风唤雨也并无不妥。另外多说一句,关于陈家兄弟贪赃枉法以不法手段收敛巨额钱财的指控已经被证明是虚假的。而且建国后陈立夫无法在台湾立足,还一度在美国新泽西州办养鸡场养鸡为生。日本过的相当凄苦。这也足够证明陈家兄弟确实没有过贪赃。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民国四大家族,蒋、宋、孔、陈,其中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三人互为姻亲,蒋介石主政,宋子文、孔祥熙掌管民国的钱袋子。那陈立夫、陈果夫又是以何种身份跻身于四大家族的,他们又是如何成为四大家族的呢?

陈家最早起源于陈其美。陈其美,同盟会元老,是中山先生的得力干将。1911年领导发动上海起义,上海光复后,担任沪军都督。后于1916年,为北洋政府派人暗杀。

陈其美是陈立夫、陈果夫的叔父,同时也是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因为蒋介石在结拜中排行老三,因而陈家的晚辈都称其为蒋三叔。蒋介石早年是在陈其美的影响下,才走上反清道路,加入同盟会的。后陈其美将其引荐给孙中山。所以说,蒋介石能有日后的辉煌,一部分得益于自己的能力,另一部分应归功于陈其美。

陈立夫、陈果夫能够受到蒋介石的重用,毋庸置疑,肯定也是和陈其美有关的。

陈果夫早年在叔父陈其美的影响,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奔赴武汉参加革命军。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陈果夫被派往上海负责招生和购置物品。1926年,进入国民党中央,先后被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组织部代部长、国民政府委员、监察院副院长,负责国民党党务。

陈立夫,与其兄陈果夫不同,其早年并无心于政坛。1917年,陈立夫就读于北洋大学采矿系。毕业后又赴美留学深造。后其兄向其转发蒋介石希望其回国协助自己的电报。在其兄的劝说下及碍于与蒋的叔侄关系,无心于政治的陈立夫还是离美回国了。回国后的陈立夫立马被任命为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后又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与其兄一起负责国民党党务。国民党著名的特务组织中统便是由陈立夫一手创办的。

陈氏家族能成为四大家族之一,主要是因为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把持国民党党务的缘故。因而才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的说法。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聪慧,我是混沌聊史,欢迎【关注】

混沌聊史


说陈氏兄弟是四大家族之一显然是有些抬举他们了!因为单单从私有财产方便来衡量的话他们和别的普通官员相差无几,而且相对清廉的他们在生活上并没有什么骄奢淫逸的地方,不贪财,不好色,也不喜欢显摆排场,(私人方面)为人处事低调内敛,这些和他们在民国政坛的影响力与强势作风是格格不入的!

一直以来都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确实,陈氏兄弟在国民党内的能量是相当大的,据说有一次陈立夫在选举时竟然超过了老蒋一票,吓得他赶忙擦掉了一个正字,并搬出二婶以英士先生无子为由向老蒋求情才算躲过一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些端倪:

①他们在党内的影响力确实很大。

②威风和荣耀限于蒋的手掌心之内。

③离不开二叔这把大伞。

事实上,不管是陈果夫还是陈立夫,都是蔣介石一手提拔起来的,之所以刻意栽培他们,一方面与他们自身的操守和能力有关,更主要的是蒋介石本人发自内心的感恩心理,他把陈其美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全部都回报到陈氏兄弟身上来了。

陈氏兄弟出身于湖州首富家庭,是门风正派,家学渊源淳厚的世家子弟,父亲陈其业经商,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地方绅士,二叔陈其美是上海青帮大佬,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和盟友,三叔陈其采是清廷官员,但同情且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出过贡献,在这样一个家庭成长,受到的教育与影响无疑是相当大的,所以他们从小好学求知,有着强烈的报国愿望!

陈果夫是在老蒋发迹前于上海结识的,其间也给予了老蒋一定的帮助,而陈立夫是留学有成后受蒋邀请到身边工作的,两兄弟学识人品能力俱佳,且在老蒋下野后仍然忠心耿耿,加上其二叔的缘故,所以能在老蒋的眷顾下迅速崛起,成为民国时代不可忽视的一派势力!

陈氏兄弟控制的CC系和国民党中统特务是他们主要的污点,也是位列四大家族的重要原因,其具体事项就无须在此多加陈述了,相信所有人都知道个大概的!

值得肯定的是陈氏兄弟在国难当头时能够坚定抗日,积极救国。为抗日做出了一些实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陈立夫在教育部长任内,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战时文化与教育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无完人,作为蒋家王朝的重要人物,陈氏兄弟肯定干过一些不利于人民的勾当,但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清廉的,否则晚年的陈果夫也不至于没钱看病,旅居美国的陈立夫也不会只带着老蒋馈赠的盘缠上路,美国的华侨们更不可能有机会吃到立夫皮蛋了!你说呢?

如有谬误,敬请指教!


湘中明珠Zxp


其实,所谓的“四大家族”的称号,已经有很多研究人员对其产生了怀疑,而这个说法一开始是由瞿秋白提出,后来由陈伯达在其《中国四大家族》一书中再次提出的。但是陈伯达此人一度是搞宣传的,用总理的话来说,就是“最好的理论家”,而他并不是一个专门研究历史等科目的专家,所以他说的话,很有可能有许多内容都是为了宣传而来的,引证的依据也许并不合理。



那陈立夫、陈果夫究竟又有着怎样的经历,会被认为是四大家族之一呢?

蒋介石在成为一个军阀首领之前,也成做过一段时间的热血青年,甚至还和人结拜过,而他的结义兄长就是陈其美。俩人关系很好,后来陈其美死去,此人的两个侄儿就受到了他的青睐。


陈果夫比他的弟弟陈立夫从政时间还要早一点,一开始是给蒋介石跑腿干采购、招人的,在1925年的时候,其弟在美国读书毕业,他就几次劝说,让他也回国,一起为政府工作。俩兄弟在一起的几十年里,因为受到老蒋的信赖,地位非常尊贵,一度拥有了巨大的权利。在那个时代,什么地方的影响最大呢?其实并不是军队,而是组织部等部门,而这俩兄弟恰恰就是这些部门的创建人、管理者。除了管理国民党党内的事务,他们还有权管理那些投资者和很多资金,于是他们开办了许多大企业,像农民银行、各种贸易公司等。

因为地位很高,而且又管理着很多的企业,所以很多人就认为,陈家的俩兄弟,都是国民党的巨贪,他们把大量的资金都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这其实也不怪人们这么想,当时确实有很多人在这么干,很多地方大量发行的货币,甚至能当手纸用,被官员敛走的钱财确实很多。据日本人的情报机构披露,蒋介石、宋家兄弟,在国外的存款都是数千万元,而和他们身份都差不多显贵的陈家兄弟,当然会受到很多人的怀疑。


但是实际上,在蒋介石撤回台湾的时候,孔家、宋家都离开了他,远赴美国,跟着他的只有陈家兄弟。但是没过多久,蒋介石就开始亲信他人,开始有意排斥他们,最直接的证明,就是他们的权利几乎被完全夺取。于是陈立夫惧怕被害,带着家人去了美国,但是哥哥去因为早就患上了重病,不能离开。陈果夫看病需要花不少钱,但是他却只能求助于昔日的同僚,最后蒋介石同意,才获得了资助。不过他的病太严重,不久就死了。而陈立夫在去了美国后,因为没有收入,只好开了养鸡场。据他的儿子说,当时家里很穷,挤在一个家里睡觉,地上都是鸡。后来他们的鸡场还遭遇了火灾,而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听说后,还派人暗中送去了钱,救济了他们的生活。

所以,陈家虽然一度地位很高,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家族,财富几乎没什么积累,而在后来地位、钱财俱失,甚至连普通的官员都不如。


小镇月明


因为蒋介石就是靠陈其美的扶持上位的,而陈氏兄弟是陈其美的亲侄子,蒋介石早年受人大恩,难道掌权后不应该报答人家吗?

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非常值得钦佩;难道非要像白眼狼那样,忘恩负义才开心?

假设是你年轻时很穷,有一个人带你发财,成为全国首富,然后那个恩人去世前叫你照顾他两个侄子,难道你不照顾?还是给几块钱就打发人家?

别说你掌管一个国家,给恩人一点财富不过分,就是2019年的今天,你捡到一款手机,还给失主,失主给几块钱就打发你,你也会骂人家白眼狼。

报恩的程度,是根据受恩的程度、拥有的程度来决定的。

就像韩信早年受过一个大妈的一饭之恩,如果换是一般人,你会报恩吗?恐怕吃过就算吧?

如果韩信一辈子贫穷,他也无法报恩,因为贫穷限制他报恩;可是韩信后来发达了,用千金报答当年的一饭之恩,难道过分吗?难道你功成名就后,还斤斤计较,还给人家一碗饭就完了?

受恩者,能力大就报大点,能力小就报小点,蒋介石报恩陈氏兄弟,跟韩信报恩大妈完全一个性质,这是非常值得赞扬的知恩图报,如果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都不知道赞扬,那社会将多出很多白眼狼。

陈其美,是有名的黑帮老大,孙中山搞革命得到他强烈支持,他也成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

蒋介石在日本留学,就是靠陈其美介绍入革命党的。蒋介石在革命的道路上,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陈其美的小弟。无论黑道白道,无论娱乐圈还是上班族,一个普通人想上位,通常需要人带你,而陈其美就是蒋介石的领路人,蒋介石就是靠陈其美带出道的。

后来陈其美被暗杀身亡,蒋介石飞黄腾达,难道不应该照顾一下陈家人?他受人大恩,用人时,肯定会优先考虑恩人啦,而恩人中陈氏兄弟能力又强,岂不是一举两得?

别说是蒋介石,假设你是一个公司老板,难道你不是优秀考虑亲人?只要你的亲人中有能力出色的,你难道不优先重用?除非你的亲人只能打打杂、扫扫大家,你才会把重要位置让给外人,试问谁不如此?蒋介石重用陈氏兄弟不是很正常吗?不是人之常情吗?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种问题,摸摸自己良心,如果换做自己,自己会怎么做,就有答案了。

——90后文史发烧友、王者发烧友、影视发烧友、音乐发烧友。

更多精彩,请关注头条号:东风吹走几月夜


东风吹走几月夜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是四大家族中唯一没有婚姻纽带的一个,这个兄弟俩能成为四大家族之一,主要靠的是个人能力。

从本质来说,国民党的四大家族,是国民党政府党国体制下不断聚敛财富和权力的必然结果。总体来说,蒋家控制军队,孔宋两家控制财政、陈家控制党务,四大家族通力合作沆瀣一气,不断盘剥工人和农民,不断挤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形成了空前庞大的官僚资本主义。

四大家族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后来随着时代推移和档案公开,四大家族罔顾国计民生大肆聚敛,甚至出卖国家利权谋取家族私利等等证据不断涌现。但是,由于各方利益纠葛,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致力于洗白四大家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39年10月,日本情报机构公布的信息显示,四大家族拥有的财产已经相当庞大,其中蒋介石6639万(809万美元)、宋美龄3094万(377万美元)、宋子文5230万元(637万美元)、孔祥熙5214万(635万美元),都是中国首富。

1935年开始的法币改革,说白了就是四大家族搜刮民财的阴谋。当时设立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四大银行,分别由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四个人控制。法币在改革初期50元买一头牛,到后来只能买一粒米,四大家族聚敛超高财富,是以中国人民的普遍贫穷和中国社会长期落后为代价的。

相对蒋宋孔三大家族,陈果夫和陈立夫看起来有点穷。

陈果夫陈立夫家族到底有多强大?

陈果夫陈立夫控制下的产业有:中国农民银行、中央合作金库、中国粮食公司、农业供销公司、中和盐业公司、大华企业公司、华西建设公司、中国工矿建设公司、华西垦殖公司、中华绸缎公司、棉花运销公司、齐鲁企业公司、贵州企业公司、太平洋兴业公司、华美贸易公司。

这些产业,不断为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聚敛财富,用以经营他的人马和地盘。相对而言,CC系和政学系、黄埔系、西山派等政治派系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就是因为CC系始终拥有源源不断的财富,让这个派系不断做大做强,足以影响国民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决策。

CC系不仅在经济上很强大,在政治上也有这举足轻重的地位。

CC成立于1927年6月,是中央俱乐部的简称,是浙江社、西山会议派、孙文主义学会、AB团及执杖派的大联合,是彻头彻尾的右派。CC的壮大,源于陈果夫陈立夫始终掌握着国民党中央的组织部,陈果夫担任组织部部长,陈立夫则负责组织部的情报工作,兄弟俩同心协力,为国民党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延伸到县一级的党组织系统,在政府、军队、工会和青年组织里都有国民党党组织的活动。

不过分地说,如果蒋介石是孙中山,陈果夫就是黄兴!当初同盟会创立时,每个会员的都要由黄兴亲自合适,同盟会的全部名单,就记在黄兴的脑子里。所以,黄兴在同盟会中有相当高的威望。

CC在国民党内部自成一系,在全盛世代,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有三成都是陈果夫的人。

陈果夫陈立夫建立的CC系,本质来说是把国民党逐渐改造成纳粹一样的法西斯组织,进而在全国建立起特务统治。

幸好,陈果夫兄弟的这个事业没有成功。

陈氏集团崛起之谜。

陈果夫兄弟的出身,让他天然成为蒋介石的信任的人。

陈果夫生于1892年,比叔叔陈其美小14岁,比陈其美的结义兄弟小5岁。陈其美带着蒋介石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在同盟会,没有陈其美就没有蒋介石。

辛亥革命中,蒋介石是杭州起义的敢死队队员,陈其美却是在上海发动起义,陈果夫则是到武汉援助武昌首义了。陈其美这个人,相当自大,居然单刀赴会去劝降江南制造局总办,直接被关在地牢,直到上海起义才被救出来。杭州起义的领导是光复会的首脑陶成章,蒋介石听命于陈其美,刺杀了他。

陈其美有很深的黑社会背景,在民国初年利用会党进行暴动的革命方式中,他很有经验。也正是如此,陈其美在1915年被袁世凯派的杀手杀死,陈果夫陈立夫自然就和蒋介石一起搞起了证券交易。

就是说,蒋介石搞证券交易时,陈氏兄弟就是他的马仔,当蒋介石逐渐掌握国民党军权时,这两人自然就成了主持党务工作排斥异己的不二人选。

陈果夫从1926年到1932年担任组织部部长,1932年到1938年陈立夫接任部长。12年的组织工作,让陈家人从上到下控制着国民党。

当然,蒋介石也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除了CC,另外两个组织是力行社和政学系。这三个国民党的党中党派中派,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蒋介石势力的扩大靠他们,蒋介石是失败也由他们。

二陈的结局。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开会总结失败教训,陈果夫察觉到情势不对,老老实实承认了党务工作没做好。老蒋乐得找到这个背锅侠,直接给他免掉了所有职务。

1951年8月25日,陈果夫在被剥夺了所有权力的一年后,在台北病逝。

陈立夫生于1900年,比陈果夫还要小8岁。解放战争中,孔祥熙和宋子文都赚到大钱,带着钱到美国定居了,只有这兄弟俩还一门心思和老蒋干。老蒋嫌弃他俩,直接把他们的权力和金钱洗劫一空。陈果夫死后,陈立夫心寒了只好到美国去,却连搬家费都拿不出来——从台湾到美国搬家,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真所谓——贫贱不能移。

陈立夫在美国定居几十年,办养鸡场、做皮蛋生意,也算过得去。70年代重回政界,当了一些闲职。老蒋小蒋先后去世,他又致力于两岸统一事业。

2001年,陈立夫在台中去世,算是四大家族中活的比较长的。


历史知事


众所周知,鼎鼎大名的民国四大家族分别为:蒋氏家族、宋氏家族、孔氏家族和陈氏家族。其中,蒋氏家族的老大蒋介石,是毋庸置疑的国民政府第一人,再加上蒋介石高超的政治手腕,蒋家为民国第一家族实至名归。

国民党四大家族

宋氏家族,则先后涌现了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国父”孙中山夫人宋庆龄、财政部长孔祥熙的夫人宋霭龄,还有长期掌握国民政府财政大权,对民国经济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宋子文,宋氏家族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至于孔祥熙的孔氏家族,除了孔祥熙曾长期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行政院长等要职之外,孔家还被称为民国首富,孔家的影响力自然也名副其实。唯有陈果夫和陈立夫组成的陈氏家族,十分低调。

甚至到了晚年,除了1951年就早逝的陈果夫,陈立夫在美国甚至窘迫到办养鸡场卖蛋为生,丝毫没有国民党四大家族的权势与威势,似乎陈氏家族的四大家族之名名不符实。

然而,这时只不过是晚年大势已去之后落魄的陈果夫而已,在其巅峰时期,陈氏家族甚至在国民党内部敢于蒋介石叫板,陈氏家族的威势,比之蒋、孔、宋三家丝毫不弱,也因此,民国四大家族才有了“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的说法。

陈果夫和陈立夫

对于素来官本位的中国而言,无论是宋家的关系还是孔家的财富,比之权力依然要稍逊一筹,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甚至敢与“蒋家天下”并列,也可见巅峰时期陈氏家族的威势之重,权力之大,影响之深。

陈果夫1892年出生,陈立夫更是1900年生人,从年龄上看,陈果夫与陈立夫是蒋介石的晚辈。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为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俩的亲叔父、早期革命党人陈其美,与蒋介石是拜把子兄弟。

而陈其美,又是对蒋介石早期影响最深的人物,也堪称蒋介石崛起道路上的第一个贵人。蒋介石能够加入同盟会,就是在日本期间由陈其美介绍的,陈其美对这个小他9岁的小弟,也十分的照顾。

蒋介石

以至于到1916年陈其美被刺客暗杀,无人敢为其收尸的时候,还是蒋介石冒着生命危险将陈其美尸体收走安葬。因此,蒋介石与陈其美的关系是极为亲密的,在蒋介石的心目中,也一直将他的第一个伯乐陈其美视为可敬的大哥。

在这种感情之下,本身有十分优异,再加上蒋介石爱屋及乌,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俩在国民党内迅速崛起。陈果夫兄弟俩很早就追随了蒋介石,早在1920年,尚未崛起的蒋介石在上海经营证券物品交易所时,陈果夫就跟随蒋介石。

随着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蒋介石主持黄埔军校筹建时,在上海的陈果夫则负责处理军用物品的采购和人才招揽工作。黄埔军校师生的第1批500套军服,就是陈果夫在上海定制生产的。

陈立夫

1926年,孙中山因病去世后,依靠黄埔军校和黄埔生,蒋介石迅速崛起,成为国民党内部的一大巨头,而此时回到广州的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俩,紧紧的跟随着蒋介石,并为其掌握国民党大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俩真正崛起,还要从1926年整理党务案开始。众所周知,蒋介石对共产党是极为排斥的,当蒋介石逐步掌握权力之后,1926年5月,蒋介石就露出了仇视革命力量的真面目。

此时国共是合作的方式,是大量共产党以个人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并在国民政府内担任要职,这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担忧和仇视。因此,他以陈果夫为主要打手,掀起了旨在打击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

蒋介石和陈果夫、陈立夫

陈果夫完全按照了蒋介石的意愿,不辞余力的打击共产党,并将大量共产党员请退出国民政府。陈果夫正是靠着对于蒋介石的忠贞不二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陈果夫也顺利的接收了组织部,被任命为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开始把控国民党组织部大权。

1927年,蒋介石彻底露出反革命的真面目,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再次发动了针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清党运动”。而主持所谓“清党”工作的,依然是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陈氏兄弟对于蒋介石的清党运动也极力支持,想尽一切办法清除国民党内部的共产党员。

在“清党”的同时,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俩还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清党委员会和各地国民党党部。因此,陈氏兄弟在完成蒋介石“清党”任务的同时,也将自身的势力范围扩展至整个国民党党务系统。

国民党四大家族

随后,陈家兄弟俩还成立了国民党中央政治干部学校,随着两兄弟彻底掌握了国民党党务系统、组织部,陈氏兄弟一跃成为国民党内举足轻重的势力。因为兄弟俩曾在上海成立中央俱乐部,因此,陈氏兄弟的派系也被称为CC系。随后,陈家两兄弟更一手建立了国民党两大特务组织之一的中统,权力和威势也达到巅峰。

在国民政府内,有权必然有财,毫不意外的,利用政治特权,陈氏兄弟开始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官僚资本,并将势力范围扩展至各个行业。从此,陈氏家族成为民国四大家族之一。


鸢飞九天2018


1927年11月,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经过多次策划后联合戴季陶等人在上海成立了拥护蒋介石的秘密组织“中央俱乐部”。由于其英文名为Central club,因此,该组织简称为“CC”。


1928年蒋介石宣告复职,重新掌握了大权。蒋介石心存感激,对二陈兄弟更加信任。陈果夫被选举为组织部副部长,代行组织部长蒋介石的职权。四一二政变之后,陈果夫进一步清党,对非蒋势力进行大清洗。除了在组织部安插亲信外,又以选派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为手段,把势力渗透到各省市党部及国民党的基层组织。

1929年,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二陈兄弟的操控下,蒋派势力在选举中取得绝对优势,蒋介石连任组织部长,陈果夫任组织部副部长,陈立夫任中央秘书处秘书长。通过这次会议,陈氏兄弟把国民党成功改造为清一色的“陈家党”。

1931年,陈果夫因病辞去中央组织部代理部长,将权力移交给弟弟陈立夫。在二陈兄弟的指挥下,CC系的势力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由于CC系牢牢地掌握着国民党党务部门,成为蒋介石统治的四大支柱之一。当时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孔宋两家管钱袋”之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