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总是清宫戏呢?

小时候,常看电视的朋友都知道,那些年,中国电视剧的大头是古装剧,古装剧的鼎立三足是武侠剧、戏说历史剧、言情剧。武侠剧里,金庸独步天下,至于戏说历史剧和言情剧,清宫剧——也叫辫子戏——就是毫无疑问的霸主了。

图书行业待久了,都明白一个现象就是,每有一部成功改编成电视剧上映的作品,背后都有成百上千倍的同类型同题材作品,比如这几年鲜少出现,即使出现了也删除核心设定的“穿越”文,这些作品且不说泥沙俱下,单轮数量,几个小说类App都能吃一辈子。

于是,为啥都是清宫背景呢?

为啥总是清宫戏呢?

表面上,是时间离得近,相关资料多——这是背景便利。

而对于非历史正剧的,偏重娱乐向,给观众打发时间的那些电视剧,选择清宫背景,尤其是康雍乾三代作为故事发生时间,其底层逻辑,无他,有闲有钱罢了。

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王婆帮西门庆拉纤儿的时候,有一个精辟论述,即“潘驴邓小闲”。其实道理差不多,无论是创作的人还是看作品的人,本质上跟西门庆潘金莲的追求没什么区别——为了找乐子,为了更好的找乐子。如是而已。

于是回到电视剧:大家的体裁都是古装电视剧,起点一样——即潘驴这两个天生的条件持平;大家的目的都是给观众老爷看,一样的伏低做小。

所以,影响选择的,也就是邓和闲了。

其实挺好理解,历史正剧先不提——那本身并非纯粹的娱乐产品,超纲了,那些戏说剧,穿越剧,言情剧,说穿了也都是感情剧——男人之间的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男女之间的就是《还珠格格》,哪怕是武打剧,主业谈恋爱顺便打打杀杀也是共识。于是王婆的理论经久不衰。

所以,有钱莫过皇家贵胄,有闲莫过王孙公子,老百姓家长里短每天看得多了,要看就得看那些平时够不着的。

于是戏说和言情是内容,背景就是宫廷了

为啥总是清宫戏呢?

所以,选拔开始,看看哪个皇帝运势最足,换句话说,哪个皇帝最有闲有钱,适合谈恋爱。不排除有的人口味清奇,选择独特,但现在都说大数据,咱们得看普遍状况。

先拉个单子,看看古代正统皇帝有哪些活到了60岁以上,不至于让女主角青春守寡。

汉:汉高祖刘邦 62岁;汉武帝刘彻 70岁;光武帝刘秀 63岁。

隋唐:隋文帝杨坚 64岁;唐高祖李渊70岁;武则天 82岁;唐玄宗李隆基 78岁;唐德宗李适 64岁。

两宋虽然不是大一统,但毕竟是正朔,可以提上一笔,不过只有完颜九妹高寿,81岁。其他人则是宋孝宗赵昚 68岁;宋理宗赵昀 60岁。

元朝不是汉人王朝,暂且提一句,元太祖铁木真 66岁;元世祖忽必烈 80岁。

明朝:太祖朱元璋 71岁;成祖朱棣 65岁;嘉靖朱厚熜 60岁。

清朝:努尔哈赤 68岁;康熙 69岁;乾隆 89岁;嘉庆 61岁;道光 69岁;再有就是溥仪 62岁。


接着,去掉非大一统王朝皇帝,不然皇帝忙着统一天下,哪有时间情情爱爱。要是甘于偏安,更不得了,没有上进心,不够正能量。于是两宋以及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乱七八糟小国家的皇帝排除。

下一步,看他们的在位时间,在位时间越长,享受天下供养越久,换句话说,整体局势稳定,谈恋爱也不操心。于是,在位30年以上的是下面几位:刘彻 54年;刘秀32年;李隆基 44年;忽必烈 34年;朱元璋30年;嘉靖 45年;康熙 61年;乾隆 60+3年;道光30年。


接下来,就看登基年龄了,登基时年轻,意味着可以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享受权钱色,意味着那些爱情事业什么都不耽误。不然就成了大英王储查尔斯。而这些人中,45岁以前登基的有这些:刘彻 15岁;刘秀 30岁;李隆基 27岁;李适37;忽必烈 45岁;朱元璋 41岁;朱厚熜 15岁;康熙8岁;乾隆 25岁;道光39岁。

再之后,看登基难度,难度越高,意味着享福越少,于是排除开国皇帝——那是需要真刀真枪打出来,位子是抢来的,免不了前期艰苦奋斗,后期休养生息,享受有限,谈个恋爱还担惊受怕,不值得。

同样的还有权力交接不顺畅的皇帝,他们要么继位不顺,要么晚年因为储君问题导致宫闱变故,血亲失和,只剩孤家寡人,这已经完全违背了言情的初衷了。

于是先排除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

接着排除权力交接出现问题的皇帝,所以巫蛊之乱的刘彻、宫变上位又被儿子夺位晚年近乎幽禁的李隆基、幼年上位,前有权臣震主后有九子夺嫡的康熙被排除。

剩下的就是这四位:李适、朱厚熜、乾隆、道光。


硬性条件都排除了,接下来就是看当时的环境,换句话说,是否是所谓的“太平盛世”。国事一团乱麻还忙着谈恋爱的,渣男无疑,非是良配。因此李适、嘉靖、道光排除,一个有奉天之难,被人赶出了皇宫,一个壬寅宫变差点被勒死、庚戌之乱热火朝天,还有一个有鸦片战争,说多了都是泪。

于是只剩下了弘历。

为啥总是清宫戏呢?

有一说一,作为皇帝,大清朝的乾隆和溥仪是最走运的两位。

溥仪以后再说,一个末代皇帝退位几十年,还当过头号汉奸,能活到62岁,堪称“龙脉”最后的庇佑。

至于乾隆皇帝,那堪称史上最走运的富二代了——爷爷康熙把内外的事情都平个差不多,老爹雍正累死累活十三年攒下偌大家业,乾隆二十多岁顺利继位,坐享其成。

那是最后一个“太平盛世”,从康熙算起绵延一百多年;那时候皇帝真是说一不二——明朝的那些大臣有多不合作崇祯有话说;儿子多,女儿多,这还是正经册封的,传说下江南更是播种无数,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创造出一个皇子皇女来;以及正经的儿子们又不敢造次,不像自己的那些叔叔们。舒服了60年,临了选了继承人谨小慎微,还当了三年太上皇,89岁才驾崩。说他把大清积累的气运祸害个干净,一点不假。自他之后,大清朝烂成什么样历史课上大家都知道,但他眼睛一闭,一了百了,什么也轮不到他操心。

所以,有钱——太平盛世,有闲——时间长,有传说——多少民间小吃都号称“乾隆下江南御笔”,加上人丁兴盛,不用费力想名字,谈感情的全部条件都已齐备,于是成了古装剧最好的题材库。

顺便说,成书于那段时期的《红楼梦》,给了太多作者资料和灵感。

所以满大街的清宫戏,也就不足为奇了。


个人公众号:某车的自留地(mouche69)

一个文创小店:虫二文化生活馆

感兴趣的,欢迎来逛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