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婆婆每天给援汉儿媳发红包,谈谈婆媳相处之道

近日,一则新闻刷爆网络。

李施颖是四川绵阳市中医医院呼吸专科的护士,从2月9日出发支援武汉开始,她的婆婆亢爱玲每天都给她发66元微信红包。

亢爱玲称,李施颖每天工作忙,只需要点一下红包,她就知道儿媳是平安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亢爱玲在和儿媳李施颖的聊天截图中看出,她们婆媳之间相处的非常好。

至少,在感情方面,她们是不吝啬于表达的。

从婆婆每天给援汉儿媳发红包,谈谈婆媳相处之道

李施颖与婆婆的聊天记录

说实话,“爱你”这两个字震撼到了我。

不仅仅因为这是婆媳之间的对话,还因为这种直白又浓烈的情感表达。

中国人骨子里,其实是羞于说爱的,哪怕我们是真的很爱一个人,但很少会主动口头表达,而是更倾向于用行动表达爱意。

更何况是被大众普遍吐槽的婆媳关系,似乎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一个难题。

但今天,我们从这对婆媳的对话中,完全感受不到所谓的婆媳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只有亲如母女之间的温情和关怀。

就如同这位婆婆亢爱玲自己说,这种“教科书式的婆媳相处”没有秘诀,就是把儿媳妇当做亲生女儿来看待。

这一点,相信很多婆婆都做不到,当然了,很多儿媳妇也同样做不到把婆婆当成亲妈来看待,毕竟对于对方来说,彼此都是半路出现的一个人,前几十年未曾见面,也不曾有过情感联络。

他们属于两个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生活习惯都有各自的特色,甚至已经难以改变,但成为了一家人,这些都是需要磨合的。

从婆婆每天给援汉儿媳发红包,谈谈婆媳相处之道

但婆媳之间,相处,哪怕不能真的亲如母女,也算是有迹可循,做到不是母女,类似母女的。

1、互相理解和包容

一家人在一起,可以说就像是一个人的上下两排牙齿,哪怕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里,也会发生上下牙齿磕磕碰碰的情况。

就好比你还会咬到自己的舌头一样,虽然不是故意的,但还是偶有发生。

可你会因为上下牙齿相碰,就去医院拔掉一排牙齿吗?绝对不会。

一家人在一起,尤其是大家庭中新增了一个原本是外人的成员进来,就更需要理解和包容。

你的家人选择了他或她,就表明她/他身上一定有闪光点,一定有吸引你家人的特质,这种特质可以被你的家人接受,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哪怕不能完全接受,但也有接受的基础。

就好比婆婆习惯每天早起,但儿媳妇习惯睡懒觉,这乍一看就是无法调和的,毕竟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早上真的是睡觉赖床的好时机。

可嫁人了,似乎就不好再睡懒觉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这时候就需要理解和宽容了。

作为婆婆要理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要理解年轻人上班的压力,作为儿媳妇也要体谅长辈每天早起做好早餐的关怀和辛苦,所以大家可以商量一下,工作日早起,周末的时候就可以放松一下。

从婆婆每天给援汉儿媳发红包,谈谈婆媳相处之道

2、互相尊重和关心

很多时候,婆媳之间的发生的矛盾,除了不能互相理解之外,就是没有做到互相尊重了。

很多长辈性格都比较大大咧咧,尤其是一些小时候因为家庭情况读书比较少的长辈,性格比较随意,但我们这一辈的朋友们更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加上住房压力,很多人的居住空间都比较有限,这就导致了私人空间的局限性。

也许在子女没有结婚前,父母进出子女的房间都比较直接,开门就进,不敲门不吱声,但当子女结婚之后就需要另当别论了。

且不说男女有别,单单是小夫妻俩在房间里,作为父母的进出房间就需要前门,或者在门外知会一声,也好给房间里的人一个准备。

这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尊重。

尊重小两口的私人空间,也尊重小两口的生活习惯。

作为晚辈的同样要尊重父母的生活习惯,遇到不同见解,大家可以商量。

彼此关心更是促进婆媳关系的一个好办法,不要因为不是自己的亲妈,就对婆婆的生活衣食住行视而不见,认为他有儿子可以关心,自己当个甩手掌柜就可以了。

你不是女儿,但你是儿媳,相当于半个女儿,哪怕做不到亲生女儿那样天天嘘寒问暖,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适当的关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从婆婆每天给援汉儿媳发红包,谈谈婆媳相处之道

亢爱玲和李施颖

只要做到以上的两点,生活中婆媳相处就能减少很多矛盾和冲突,不说能够像母女一样相处,但像关系比较好的亲戚,还是可以的。

其实,无论是生活中的哪种关系,只要大家都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多一点尊重和关心,再尴尬的关系,都能在日久天长的相处中处出真情实意来。

更别说,因为同一个男人而走到一起的婆媳关系,毕竟,婆婆照顾了这个男人的前几十年,而儿媳妇是照顾这个男人后几十年的那个人。

两个女人,照顾着同一个男人,且这个男人都是她们爱的人,所以只要这个男人没有什么三观不正的地方,婆婆和儿媳妇只要互相理解尊重,彼此之间的相处还是很和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