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裝配式”助力火神山醫院建設,推動“中國奇蹟”發生

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使用,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床位,並於次日正式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自1月23日武漢市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模式建設火神山醫院,到建成交付,僅僅用了10天!

“BIM+裝配式”助力火神山醫院建設,推動“中國奇蹟”發生

武漢火神山醫院從開始設計到建成完工的過程

BIM助力火神山醫院部分病房的設計工作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由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院長劉孟良帶領的師生團隊,於72小時內完成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部分病房的BIM模型設計工作。

“BIM+裝配式”助力火神山醫院建設,推動“中國奇蹟”發生

劉孟良系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學院院長,是湖南省最早一批從事BIM技術應用研究和教育的高工。2015年,他在學校組建了BIM工作室,在業內頗有名氣。

在劉孟良接收到網友發來的資料後,花了大約一個小時,便搭建了一個大小相當於一節火車車廂的單元模型。

對方當即通過驗收,並把火神山醫院部分病房的土建及水電模型交由他設計。

劉孟良拿到基本設計方案圖後,在他的工作室團隊群裡發出號召,14名師生當即響應。

劉孟良介紹,以往,建築項目的建設只需要看圖紙,但容易出現紕漏,影響施工進度。而BIM模型設計,利用建築物數字模型裡面的信息在設計、施工、運維等各個階段對建築物進行模擬化、可視化,可讓建築項目的建設全週期減少錯漏碰缺,提高精準度。這也是劉孟良團隊的目標所在,確保武漢火神山醫院能夠減少失誤,如期完工。

從1月27日到29日,他們連續奮戰72小時,在3天內完成了模型設計工作。

事後,劉孟良才知曉這名素不相識的網友是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

與他一起自發參與到這場“戰役”的,還有來自全國的數百名設計師,他們共同完成了火神山醫院BIM模型創建工作。

採用裝配式技術,比“小湯山”更先進更安全

1月24日,除夕夜,上百臺挖機開始土地平整;25日,大年初一,完成大部分地面平整及碎石鋪設、細沙回填;26日,防滲層施工全面展開,開始底板鋼筋綁紮;27日,大面開始基礎鋼筋及混凝土施工,首批箱式集裝箱板房吊裝搭建;28日,1棟雙層病房區鋼結構初具規模;29日,板房安裝完成20%,水電暖用、機電設備同步作業;30日,集裝箱板房進場、改裝、吊裝快速推進;31日,基礎混凝土澆築全面完成;2月1日,全面展開醫療配套設備安裝……

“BIM+裝配式”助力火神山醫院建設,推動“中國奇蹟”發生

10天10夜,火神山醫院飛快地“拔節生長”,塊頭更大的雷神山醫院也將很快交付,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能夠提供超過1500張病床。

  能夠完成這樣的建設奇蹟,採用行業最前沿的裝配式建築技術十分關鍵。據介紹,這兩座醫院都採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最大限度地採用成熟的拼裝式工業化成品,大幅減少現場作業工作量,實現了效率最大化。

武漢火神山醫院從2月3日起正式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將有效緩解目前武漢市各定點醫院的救治壓力。在火神山醫院建設過程中,運用BIM技術快速輸出整體建設方案,避免後期的返工整改,縮短了工期;運用裝配式建築技術,採用集裝箱活動板房,結構整體性好,安裝便捷,大大提高了施工進度。“BIM+裝配式”,是火神山醫院建設奇蹟的重要支柱,推動了“中國奇蹟”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