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导语

英国于19世纪初建造的无畏号战列舰开启了大舰巨炮的巅峰时期,其划时代的设计让各国趋之若鹜,同时也开启了海军史上的无畏舰时代。人们甚至将无畏号下水后的同类主力舰称为无畏舰,将其下水前的主力舰称之为前无畏舰,可见该舰对海军装备史发展的影响,而在无畏号下水后,其他国家的主力舰在一夜之间过时了,这其中就包括德国在同一时期建造的五艘德意志级战列舰。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布伦瑞克级与德意志级的结构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注意其炮塔式副炮

德国公海舰队的壮大

德意志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级前无畏舰,其建造于1903年至1907年间,也就是大约与无畏舰相同的年代。这一时期的德国海军已经逐步成长成为一支远洋力量,德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对老牌强国英国发起了挑战。尤其是在1897年,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被任命为帝国海军大臣后。在德皇威廉二世的鼎力支持下,德国本土舰队开始日益发展壮大,并在1900年后称为公海舰队,成为德国在世界范围内掠夺和扩张的工具。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是公海舰队的奠基人,他提出了著名的“风险理论”,以弥补德国海军的劣势地位

提到德国公海舰队,就不得不提到德国与英国的关系了,表面上看,德国与英国的关系恶化是因为德皇在1896年的南非问题上与英国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但实际上这就是新生力量和老牌强国的矛盾,德国作为一个后来居上的工业强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8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汽车工业,石油业,化学工业等也在德国蓬勃发展,迅速发展的工业促使德国也想要在世界上与老牌列强们分一杯羹。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德国海军相较于英国海军受到的地缘因素限制更大

面对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德国公海舰队之父提尔皮茨提出了所谓的“风险理论”,他认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众多,必须在全球保持绝对的影响力。而德国海军只需要将其舰队集结于北海,英国就不敢贸然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舰艇集结来对抗德国海军,因为即使英军舰艇总吨位要比德国高得多,但发生冲突后,英国海军将逐渐走向衰落,这是得不偿失的。

舰体设计

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公海舰队的核心思想就是对抗英国海军的本土舰队,基于此德国建造了大量的战列舰,德意志级战列舰就是其中之一,该舰的基本设计与不伦瑞克级非常相似,其首舰德意志号基本沿袭了不伦瑞克级的设计,其全长为125.9米,标准排水量13200吨,后四艘战列舰进行了改进,舰体延长到127.6米,该型舰的舰体采用横向及纵向钢框架建造。前后共划分有12个水密隔舱(波美拉尼亚号为13个),同时该舰还采用了双层船底设计,拥有良好的抗沉性。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德意志级战列舰线图,注意其分两层布置的炮廓式副炮

防护设计

装甲防护方面,该型舰搭载由克虏伯公司制造的渗碳装甲,德意志号的水线主装甲带厚度为8.9英寸,下缘为5.5英寸。而其余四舰的主装甲带厚度强化到9.4英寸,下缘也相对应的强化到6.7英寸,水平防护方面,五艘德意志号的甲板装甲统一为1.6英寸。上层建筑和武备方面,该舰的主炮炮塔装甲为11英寸,炮塔顶部装甲两英寸,炮塔座圈为9.8英寸,副炮则拥有1.4英寸装甲防护,前部司令塔侧面装甲厚度高达12英寸,后司令塔也有5.5英寸。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德意志级战列舰编队,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中也有类似的一幕

武备设计

武备方面,该舰的主炮为四门28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其最大射程为18830米。在发射240千克炮弹时,其弹药初速达到820米每秒,足以在1.2万米射程下击穿6.3英寸的装甲。除主炮外,该舰还搭载了14门17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左右各四门,该型副炮的射速可达到每分钟5发,除这些副炮之外,该型舰还搭载有22门88毫米35倍径速射炮,该型炮的射速高达每分钟12发,主要用于对付高速接近的鱼雷艇等目标。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正在开炮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

总体上来说,该舰的思想方针与不伦瑞克级类似,武器也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该型舰将不伦瑞克级以炮塔方式布置的副炮更改为炮廓布置。这种看似倒退的设计思路,是因为炮廓式布置的副炮相对来说更加分散,不容易受到弹药殉爆的影响,而且炮廓式副炮相较于炮塔式副炮的重量更轻,节省下来的排水量可以用于加强舰艇的防护。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德意志号战列舰的主炮

动力设计

动力系统方面,该级舰搭载了12台水管锅炉和三台三胀式蒸汽机组成(首舰德意志级则与不伦瑞克级完全相同,为8台水管锅炉和6台筒形锅炉),后四舰的额定功率为17000匹马力,首舰德意志号则为16000匹,五舰的航速都在18节以上,以10节的经济航速航行时,其续航力为4800海里。除此之外,该型舰还打字啊了4台涡轮发电机,能够以110伏电压输出260千瓦的电力。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西里西亚号战列舰

服役经历

德意志级战列舰可以称得上是一型生不逢时的战舰,如果单论前无畏舰来说,德意志级和其前型布伦瑞克级都算是十分优秀了。但是自打无畏号战列舰出现以后,就连拉德茨基、萨摩、丹东这些当时顶尖的前无畏舰都显得落后了(还有河内级这型准无畏舰),德意志级自然也没有逃过这场时代的洗礼,特别是德国海军的无畏舰,超无畏舰和战列巡洋舰等大量服役后。五艘战列舰服役后一直在二战列分舰队服役,并于1916年参加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列舰对决——日德兰海战。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日德兰海战的主角,是那些排水量动辄两三万吨,搭载12寸以上口径火炮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火炮

在5月31日傍晚,主要战斗结束后,第二战列分舰队奉命支援此前遭受重创和英军追击的第一侦察集群的战列巡洋舰。并于当晚成功截断了贝蒂指挥的英国战列巡洋舰,怒气冲冲的英国人将炮火倾泻到了这5艘老旧的前无畏舰上,德意志号遭到重创,而波美拉尼亚号则直接被鱼雷击沉。而德国这边的五艘舰艇则由于夜晚问题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战后经过大改装的西里西亚号,注意其合二为一的前两座烟囱

日德兰海战结束后,双方都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德国这边虽然以更小的损失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更多的舰艇,但其彻底沦为存在舰队,在港内动弹不得。在这期间,剩余的四艘德意志级战列舰被拆除了武备,德意志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成为浮动宿舍,汉诺威号成为警戒船,而西里西亚号也沦为训练舰,至此四舰全部成为二线作战舰艇,而他们拆下来的主炮则被德军作为列车炮,继续在陆上作战。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改装后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

一战结束后,根据停战协定,德国公海舰队的74艘战舰遭到扣押,并被带往斯卡帕湾。当时的德国少壮派军人认为德国尚有一战之力,而协约国则想要趁机狠命压榨德国。最终英国下达最后通牒,在6月21日中午前接受协约国的全部条件,否则英国和德国将继续开战,这最终导致德国海军将在斯卡帕湾内的所有德国战舰全部凿沉,史称“彩虹行动”,经历这场浩劫后,德国海军元气大伤,但几艘不伦瑞克级和德意志级却因为舰龄过老逃过了一劫,并在凡尔赛合约签订后称为了德国国家海军的主要力量。

德国最后的前无畏舰,活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级

二战状态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

一战结束后,剩余的四艘德意志级战列舰中,一号舰德意志号在1922年拆解报废,其余的三艘则成为了战后德国海军的主要力量,并在20年代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将170mm副炮更换为150mm口径。随后各舰相继恢复现役,度过了一段和平的岁月。其中的汉诺威号于1936年彻底退役,剩余的西里西亚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则降格为训练船,直到1939年8月,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以友好访问的名义,在波兰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这是该级舰难得的高光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