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招友:小與大,格局對紹興人的影響 | 說越

陳招友:小與大,格局對紹興人的影響 | 說越

【說越】

這是紹興廣源房產總經理陳招友發表於2016年的一篇文章。主持人程前當時認為紹興不過是"江南一小鎮",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至今,在很多人的概念裡,紹興依然只是一個小城市,這與紹興作為“文化古城”的定位有關,也與紹興人的低調內斂有關。陳總的字裡行間,還是流露出對“紹興小格局”的感慨,紹興有紹興的好,但還是對個人的發展起到了限制作用。所以,他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凡紹興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無不是離開紹興後不斷成就他自己。”對此,你是否認可呢?


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央視有一檔比較火的綜藝節目叫《正大綜藝》,主持人有楊瀾、程前等,當時《正大綜藝》有一檔節目專門介紹紹興,主持人程前在節目剛開始介紹紹興時脫口而出說"紹興江南一小鎮"作為開場白的。第二天碰到單位同事時大家都說程前把紹興定位為江南一小鎮有點不平,我倒不以為然,認為還比較妥帖。

陳招友:小與大,格局對紹興人的影響 | 說越

凡小地方岀來都喜歡冠以為大,一國也是如此。如小國韓國為大韓民國、日本為大日本帝國。我們紹興農村人戲謔自己全國最好是浙江,浙江最好是紹興,紹興最好是梅山,梅山最好是安心,這樣我的老家變成了全國第一,也許是魯迅筆下阿Q新的典型心理的翻版。

說到紹興魯迅是繞不過去的一個人物。他有影響力的作品裡的人物形象和場景都以紹興人為模型,在魯迅的筆下作品人物如阿Q、祥林嫂、賀老六、華老栓、魯四老爺等無不是把紹興人刻劃得入木三分,有人說魯迅某種程度醜化紹興人,其實當時的中國人都是如此,紹興人在那個時代是藝術化的縮影而已。

陳招友:小與大,格局對紹興人的影響 | 說越

紹興城很小,解放前紹興只有一條大街,從南到北僅3公里,東西不到3公里,雖然隨著城市不斷擴大,但紹興古城位置及範圍始終沒變。這一方面說明紹興古城保護得比較好,從另一方面說紹興人口輸入進展較慢,難以形成區域性大城市。城市的格局會影響城市居民的性格和習慣。

紹興人很勤儉。勤勞和節儉是中國人的普遍特徵,紹興人尤甚,吃不完的菜可醃可黴可鹽漬以備平時所需。如黴豆腐、黴毛豆、鹹肉鹹魚乾等,最出色的代表是紹興的黃酒。紹興人很淳樸,待人以寬以誠,唯一遺憾的是紹普話實在不敢恭維,可能與正規教育不夠有關。紹興人做人做事有餘地,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給自己留有餘地,可進可退,紹興師爺的遺風到處顯見。

陳招友:小與大,格局對紹興人的影響 | 說越

格局的大小影響人,飲食和文化基因更能影響人,凡紹興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無不是離開紹興後不斷成就他自己。是因為他吸取了紹興人的精華,拋棄了紹興人固有的劣根,兼收幷蓄發揚光大,這是紹興名人成功的主要原因。我接待過不少在外地的紹興人來佳源廣場買房,他們的買房眼光與本地的有一定的區別,但買房撐家產的理念完全一致,是紹興藏富於民和愛買房的習慣支撐紹興房地產業的向前發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每晚7點,分享紹興的美食美器、名人越企、逸史趣聞。老越專注越文化研究與普及,喜歡請點擊關注“越來了”,一起追尋“越文化”。

週一:【越商】

週三:【越史】

週五:【越食】

週二、四:【紹興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