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四法”“四功”

太極拳的“四法”是“手、眼、身、步”;“四功”是“心、神、意、念”。四法,從字義上理解就是練手、練眼、練身、練步。四功從字義上比較費解,因為“心、神、意、念”,幾乎完全指的是內在的神經活動或精神作用而言。


  傳統對“四功”的講法是“發之於心、達之於神、行之於意、想之於念”。
  “發之於心”是講練拳時,一切發動在“心”,故要求“心靜”。“心不靜則意不專”,練拳時不“刻刻在心”,則內外的形與氣盡皆散亂。
  “達之於神”,指精神要貫注。精神提起則周身舉動自然輕靈。故傳統理論中有:“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慮”,“內固精神,外示安逸”之說。
  “行之於意”,是說練拳要以意運行,用意不用力。也就是所謂的“以意導體,以體導氣,以氣運身”。能如此,則自然能夠氣遍周身,達到內養的目的。
  “想之於念”,主要講練拳時要做到“念念不忘”的意思。一招一式刻刻留心,則自然能練到“便利從心”、“完整一氣”了。
  總之,四法是指外練四肢百骸的方法,四功是指內養精、氣、神的方法。練太拳就是要做到內外並修,神形兼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