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想要恢复太平天国,很可惜,胎死腹中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广东花县(今花都区)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领袖。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了人口平分土地的办法。力图实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断粮。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南京。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及其领导人洪秀全的评价,至今史学界仍褒贬不一,存在广泛争议。

1903年,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想要恢复太平天国,很可惜,胎死腹中

对此,我们的看法是,洪秀全一定是丢弃了自己当初的理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最终被变成了“人人都被封官,人人都想成王”的搞笑局面。太平天国早期只有东西南北王,杨秀清是东王、萧朝贵是西王、冯云山是南王、韦昌辉是北王,再加似乎可以通天的天王洪秀全和长着翅膀可以飞上天或者“羽翼天朝”的翼王石达开,但后来,事情就不是这样的了,其后期居然出现了两千七百多个王,甚至连马夫都被封为列王!大家一起反清,最后变成了一起捞“王”,最后的最后就是“王” 滥了,没什么价值了,也就大势倾颓了,起义失败了。

《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余年,用兵至十余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成则王,败则寇,故不必以一时之是非论定焉。唯初起必讬言上帝,设会传教,假“天父”之号,应“红羊”之谶,名不正则言不顺,世多疑之;而攻城掠地,杀戮太过,又严种族之见,人心不属。此其所以败欤?

1903年,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想要恢复太平天国,很可惜,胎死腹中

《清史稿》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未定稿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这里面不存在后来起义者对前面起义者的同命相怜,应该是相对客观也真实的评价。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洪秀全的家人大多被清廷杀了,洪秀全的尸首也被曾国荃令人挖出,拖至长江边上浇油烧掉,然后将骨灰填进火炮,点烧引信,打到江中。但是,有一个人却成了例外,他就是洪秀全的族侄洪春魁。

洪春魁,道光十六年(1836年)出生于广东花县正径村(今花山镇),后转籍东莞凤岗镇黄洞洪屋围村。幼随洪秀全生活于广西。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追随洪秀全反抗满清政府,挥师北上,转战桂、湘、鄂、皖、苏、浙各省,晋封左天将、瑛王,人称“三千岁”。

1903年,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想要恢复太平天国,很可惜,胎死腹中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洪春魁逃至到东莞凤岗洪屋围,但洪氏族长不让他入祠堂,意思很明显,洪家没有他这个人。洪春魁很生气,在象山东边劈地,盖了十间房屋,自造一间小祠堂洪氏宗祠,还购置了一批田地,自此成家立室。意思也很明显:你不要我,我单干。但是,这种“单干”的日子过了不长时间,清廷追捕洪秀全余部的风声,就让洪春魁只身逃往香港了。

这时候,洪春魁改名洪和,安全了很多,但香港的日子并不好过,没办法,洪和漂洋过海到古巴当起了鸟粪工。应该说,这也算是远走高飞了,但数年后,洪和又返回广东,挂名在香港义和堂行船馆,在洋船上当起了厨师。厨师是个体力活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洪和觉得越来越不好干,其时,他大约有了一些积蓄,就定居香港,改行当医生了,专治疑难杂症。

1903年,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想要恢复太平天国,很可惜,胎死腹中

逃亡并且能够在逃亡过程中活下来是需要本事的,而逃亡并且能够在逃亡过程中活下来也是可以学到本事的,洪和学到的本事就是在逃亡并且能够在逃亡过程中活下来掌握到七国的语言,这个本事让洪和有了一定的声望,并在声望里有了“复国”的想法。

1899年11月19日,洪和走访老友谢日昌,在谢家他认识了谢日昌的儿子谢缵泰。洪和没想到谢缵泰是自己的“粉丝”,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洪和(洪春魁)的大名,对洪和仰慕不已。见到洪和,谢缵泰两眼放光,称赞洪和见多识广、深知人情世故,还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认为洪和“有大志,日以光复旧物为事”。后来,大家商议,由洪和联络会党,再次起义争夺广州。

1903年,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想要恢复太平天国,很可惜,胎死腹中

事情就这么被定了下来,但是,起义需要银子,怎么办?谢缵泰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李纪堂。广东新会七堡人。出生于1873年。香港富商李升之第三子。20岁任日本邮船公司香港分行华籍经理。性任侠,好结纳秘密会党。1896年其父病逝,分得遗产百万。1900年加入兴中会,被委为该会财政主任。自此,常以家资捐助革命活动。1901年9月26日,谢缵泰拜访李纪堂,提出想筹集五十万资金。李纪堂慷慨答应。

经费落实了,那就干吧。此后,洪、谢、李三人多次会晤商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准备,他们把起义的时间定了下来——1903年除夕之夜——想趁大家都在过年,广州文武官员在万寿宫行礼时,召集各路人马,同时发动起义。为此,他们还定好了国号——“大明顺天国”。洪和也就在这期间又改名洪全福,自称“大明顺天国南粤兴汉大将军”并以“革命大将军”的名义发布《反清复汉檄文》:“凡我汉人一丝一粟,皆重征税,而彼满人乃依然饱食暖衣,不耕不织……本将军鸣其不平,爱集同志,特举义旗,扶持汉裔。”

1903年,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想要恢复太平天国,很可惜,胎死腹中

在这段檄文里,人们同样不难看出让追随者过上好日子的豪言壮语,但让洪全福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密谋的起义活动却被告密了,起义本部在除夕的前三天查抄,会党名册、往来信件以及起义所需装备和各个据点的武器均被拦截没收。对此,《孙中山年谱》在1903年条目中有记载:“1月25日至28日,事先由兴中会谢缵泰、李纪堂与太平天国将领洪全福共谋在广州起义,建立‘大明顺天国’,预定容闳为临时政府总统。是时,事泄失败。”

洪全福逃脱,隐居香港九龙,其后避居新加坡,1910年因病返回香港就医,于当年7月病逝,终年74岁。安葬于香港英国坟场第六千七百八十一号墓。洪全福的起义没开始就夭折,多少有些胎死腹中的意味,但有人也许会问:当时如果没有人告密,洪全福能成功吗?这个问题不好直接回答,但有个细节却很能说明问题,即是:有人说,洪全福所刻的印信上有天国天父的字样,给部下的委任状也写在黄绢上,沿袭太平天国的旧习。

1903年,洪秀全的族侄洪全福想要恢复太平天国,很可惜,胎死腹中

因为是道听途说,我们也不好对这个细节有所评价,但若在此回到太平天国“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之上,却让人感慨很多——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陈胜在起义前对和自己一起耕种的同伴说:“苟富贵,无相忘。”起义后,陈胜发达了,当上了王,他的同伴再去找他,却被他杀了。2000多年,中国的农民起义之所以一次次不能成功,原因可能就在这儿吧——那些起义的首领,在起义火候差不多的时候,都成王称霸了,都当“官”了,把当初的使命给忘了,就连哥们义气十足的“苟富贵,无相忘”都给忘了,还能谈到什么“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旦拿出所谓的理想来骗人,就会成为一件很怕的事情,而这应该不局限于起义,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