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道 瀋陽房價憑啥這麼“剛”?

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數據顯示,23城環比下跌,26城持平,21城環比上漲

相比1月份環比上漲城市47個,漲價城市大幅減少,降價城市則從1月的15個,驟增至23個。

疫情當道 瀋陽房價憑啥這麼“剛”?

新建住宅一年以來價格表現

在疫情影響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仍呈漲勢的21個城市中,瀋陽赫然在列,並以漲幅0.5%緊隨成都(以漲幅1.2%領跑)、徐州、福州、煙臺四個城市之後,進入2月環比漲幅前五梯隊。從瀋陽新建商品住宅面積區間分類價格變動上看,90-144m²以0.9%環比漲幅居首,144m²環比漲幅0.6%,90m²以下環比漲幅0.2%。

疫情當道 瀋陽房價憑啥這麼“剛”?

2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

為何疫情影響下,瀋陽房價漲勢依然如此“倔強”?

群體預期 加持房價走勢

日前,瀋陽本土某網站發起了一項民意調查“疫情過後,瀋陽房價會漲會降?”投“漲”的佔了68.3%評論中也呈現出總體看漲、預期樂觀的主流態度。

疫情當道 瀋陽房價憑啥這麼“剛”?

瀋陽某地產網站調查問卷

預期,說到底是一種心理現象,它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個體預期會演變成群體預期。在經濟活動中,群體預期對交易價格會產生重要影響,供求關係背後,往往都是群體預期在“搞事情”。

在瀋陽,投資者對樓市看漲、特別是對房價的群體預期,一直慣性很大,“買漲不買跌”更被踐行的淋漓盡致。就像在樓盤銷售現場,越是需要排隊購買的樓盤,託門路、找關係、挖空心思要買的人越多,為搶得了火爆盤的一套房而暗道僥倖的更不在少數。

瀋陽房價群體預期看漲的成因比較複雜,以下幾點尤為突出——

  • 長而穩健:近五年來,瀋陽房價一直處於穩步上漲的狀態。五年前均價大概在7000元/平,2018年8月限購前達到階段高點,限購後,出現交易量短暫回調,但很快又恢復正常。在這五年間看衰瀋陽房價沒出手的,如今無不談房頓足、聊價扼腕。
  • 政策利好:2020年瀋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著力提升城市發展等級,加快推動瀋陽從區域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爭取早日納入國家中心城市體系,從以往幾個國中城市(鄭州、西安等)的情況看,未來房價上漲的幾率很高。
  • 資本所向:一年來,各領域大佬們先後拎著錢袋子進入瀋陽,從王健林到馬化騰到馬雲,從華潤、恆大到華為,巨頭紛紛到沈投入巨資,重金所指,眾民跟風,城市發展預期整體高漲。

越限越購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購

另一方面,限購等調控性政策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但這種臨時性應對措施,本質上是遏制需求,從另一個層面就刺激了人們“物以稀為貴”的上漲預期:越是稀缺緊俏的物件,大家越“上趕著”,價格就還得漲。這種反向預期作用力之下,“限購”等於向投資者釋放了房價上漲的預警信號。

疫情當道 瀋陽房價憑啥這麼“剛”?

瀋陽某復工項目的售樓處

虹吸效應 周邊需求暗潮洶湧

對周邊人口強有力的吸附能力,是瀋陽樓市量價齊升的關鍵所在。

瀋陽是關外發展最好的城市,省內高校畢業的年輕人,為了找份專業對口的工作,除卻北上,來沈打拼是首選,隨之產生的置業需求剛性十足;即便北上一線城市工作的那撥,面臨北上廣深望而生畏的房價,返鄉置業首選依然是瀋陽;周邊從行政級別更小的區縣城鄉流到瀋陽謀生的人口動線、東三省其他城市中有經濟實力的家庭尋求穩定投資收益的出路,紛紛潛伏著在沈置業的洶湧暗潮……

由此即便重重限購之下,2019年外地人在沈購房總銷量佔比仍達47.5%而且潛在需依然猛烈。作為東北三省中為數不多的淨流入城市,瀋陽人口增速平穩。2018年底,以瀋陽為中心,150公里範圍內涵蓋了8個人口超百萬的城市,累計超過2400萬人,佔全省人口總數的55.5%。

綜合東北三、四線城市產業空心化、資源枯竭化等導致的人口外流情況,未來東三省34個城市的人口格局,將加劇呈現出區域人口向以瀋陽為代表的省會中心城市傾聚的情況,作為東北第一方陣的瀋陽,未來置業吸引力也呈明顯增長態勢。

疫情當道 瀋陽房價憑啥這麼“剛”?

東三省近年人口變動情況

除了上述原因,房價上漲背後還有一大推手——地價,土地一級市場是樓市的晴雨表,近五年來,品牌房企在沈拿地熱情高漲,地價水漲船高,和平、瀋河、鐵西等區域地價已破萬,不少區域當前的地價水平,已遠超五年前的房價。

此外,2017年之前,瀋陽房價錯過了全國漲勢一片的時機,目前仍處於價格窪地的補漲過程

儘管略呈漲幅,2月瀋陽地產市場表現依然受到了疫情的嚴重影響,3月是房地產企業逐步恢復銷售的關鍵月,以新市府板塊率先發聲的瀋陽樓市,有望日漸邁出疫情陰霾,迎來又一個小陽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