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在信息较为发达的今天,国人可以经由多种渠道和方式,欣赏到西方的花艺作品,在感官上,大家主要会被它独特的造型及色彩所吸引,比较主观的表达对此作品的喜爱程度。但对于职花人士来说,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讯息,对其进行属性定位,才可以在分析作品时,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思路,及设计形式;所以,熟识花艺文化发展史,了解不同时期的主要趋势和艺术风格,会让你的工作更具趣味性。

上篇回顾: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在这个系列的文章当中,我将带你深度寰宇花艺视界,逐步为大家介绍,于世界潮流占主导地位的西方花艺文化发展历史。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歌德风格】

歌德式艺术风潮源自法国,该风格始于12世纪,盛行于13世纪,沉淀至14世纪末期,这种艺术风格逐渐大众化,形成哥特风格!期间,罗马式雄浑、庄重、朴素的风范慢慢被哥特式垂直、尖耸、且轻盈的形式取代,这在建筑形式上的体现,尤为明显。

事实上,宗教信仰仍是推动此种改变的主要原因,那段时间,基督教徒们倾向于建立高高耸立的尖顶教堂,以此来满足内心更加接近上帝的愿望。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高耸的教堂頂令人在上帝面前越发显得渺小, 微弱, 需要保护。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网格屋顶看上去精雕细琢, 轻盈美观, 通常从主厅延伸到侧厅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教堂愈高,村子或城镇的声望就愈高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十字肋拱顶

十字肋拱顶的原理如同雨伞一般,骨架好比拱肋,在骨架之间的雨伞布则相当于拱顶之间的空间,拱肋承受着重量,拱顶之间的空间没有任何承受力,则填以较轻的石头。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马格德堡大教堂的正圓拱門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十字肋拱頂是由尖形拱和十字拱頂雙化出來的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巴黎圣母院是最早的哥德式教堂之一

【花艺的发展和运用】

众所周知,同一时期内,建筑物的设计元素通常是其他艺术学科的蓝本和灵感来源。哥德式的建筑造型逐渐的改变了当时教堂内植物装饰的形式构成,花艺设计的原则也逐渐变得更加注重氛围和象征意义。献花荣耀圣母是主要的用途,花卉瓶器的种类也愈加丰富,这在宗教祈祷书和教堂插画中,均可见一斑。

虽然在罗马式风格盛行的年代,圆型花艺设计作品较为常见,但在歌德风潮之中,人们更喜欢用细长的花环倾斜的悬挂于墙上,所以,其时期的典型作品通常显得细长、高挑, 向上延伸,色彩搭配更加明亮、绚丽,百合与剑兰为常用花材。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挚爱的花——文化史》 格斯腾堡出版社,1998年

本图出自1460年左右的一本法国手绘細密书-卡特琳·冬策尔著;《挚爱的花——文化史》, 格斯腾堡出版社,1998年

画中的女信徒在花园里编制花环,我们可以发现藤本月季 、康乃馨, 还有一面爬满葡萄藤的篱笆。

西方花艺文化史-中世纪时期之二Gothic 歌德时期 1200-1400 AD

《挚爱的花——文化史》格斯腾堡出版社,1998年

上图为怀抱圣婴的圣母, 周围铺洒无数的玫瑰。

从尼罗河畔神秘的古埃及到传奇的中世纪为止,花艺文化已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技巧经验,推动形成了众多独特的风俗习惯,也确定经典的花艺类别和运用方式,为近代的近一步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延伸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