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传统,多少岁该做寿,有什么讲究?

雪山之巅7987


简答:这个做寿是有讲究的,不过现时社会年轻人爱热闹在单位上互相贺生日就没计较。这里有个说法和做法。

一,说法:一岁到十二岁前叫“贺岁”;十二岁到五十岁叫“贺生日”;五十岁到百岁后叫“做寿”。

二,做法:四十岁往后凡是头上有父母或者有爷爷奶奶活在世一般不做寿;六十岁往后头上父母和爷爷奶奶如活在,一起生活的一般不做寿,如果单吃另过,子女和孙辈可给做寿;

三,四十岁前如果头上没有老者子女们可以给做寿;

四,冲喜和冲生日,是指传统的做法1,逢九冲十(二十九到五十九岁),2,三十三,三十六,五十九,七十三(岁前冲贺)。


团圆83


按传统说法,人满六十方称寿。不满六十花甲子不叫有寿。满六十岁为初寿,八十为中寿,一百期颐为上寿,满五十半百可说暖寿添寿。寿不可乱说乱用的。

说到多少岁该做寿,当然要在五十后,最好是六十后。五十前不可叫做寿,只能说做生日,过生日,别人恭贺说可以,自己却不能说。人要自谦,更不合规矩。真正自谦有教养知规矩的,那怕年达古稀,有娘在,也不请寿做寿。俗语不是说,娘在不做生,父在不留须。父母在要孝敬父母,是不请寿做寿的,只可给父母请寿做寿。不能为自己过生做寿。可的人就是不懂这一点,父母在不给做寿,却为自己请寿做寿,有的才四十多,自以为有点成绩,或一官半职,就利用过生日之机,大请寿做寿了,借此张扬炫耀显摆了,目的很是不纯的。旧时请寿做寿都是很有讲究,有规矩的,不合规合矩会被人讥讽耻笑的,不可乱来的。

我六十多了,过去不做生,现在不做寿,父母尚在,都耄耋九十了,我也不主张请寿做寿大摆宴席,平淡过日就好,不要打破平静生活,不少因大操办寿宴寿事,论这论那,忙东忙西,结果反而因此出了问题,多不好。人生苦短,都追求有寿长寿,最好不要弄巧反拙,所以,我主张无论多少岁,都不请寿做寿,平平淡淡过日才是真,才是最好。年越老越有这感觉。


树德汉硕


问:按传统,多少岁该做寿,有什么讲究?

寿,有请寿和做寿之分。

过去的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是有两个请寿机会和两个做寿机会的,一个是六十五虚岁请寿,六十六虚岁做寿;另一个是七十九虚岁请寿,八十虚岁做寿。一般是请寿比做寿隆重。

过去的人寿命不如现在人的寿命长,一般只做六十六寿后,八十寿很难达到,能做八十寿的人是极少的了。

现在农村都不做六十六了,都等着做八十寿,因为现在的人如果沒有意外,随便活活就能过六十六,七十多岁已经不新鲜了,所以都不要六十六而要八十,还有一些老人能请八十九寿而达到做九十的很高境界。

请一百的也大有人在!

请寿有什么讲究?请寿就是通知亲朋好友大摆酒席,搭台唱戏。

过去请寿要买槽子糕,还要买一个寿桃样的大槽子糕,放在桌上,由老寿星分与大家享用。

请寿要蒸九桃一只手,九桃一只手,活到九十九。

请寿要由老寿星的女婿念祝寿词,最不会说的也会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词。

零八年我的岳父老泰山请七十九寿的时候,我给他献的祝寿词是自己写的一首诗,诗曰:

鹤发童颜老泰仙,

德高望重八旬年。

健康可抵南极地,

睿智能诠北斗天。

东海涛涛福不尽,

南山屹屹寿还延。

人生耄耋皆称颂,

待贺期颐话美淡。

耋八十,耋九十,期颐百岁,老丈人今年九十一。


生产队长老杨


我们南京地区的农村,在建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家里有女儿并且许配给人家的,结婚后女儿就会给父亲做五十大寿!而且有规矩五十岁不做整寿,而是做九,也就是做四十九岁的生日。

为什么要做五十岁大寿呢?因为那时的人们生活太淸贫,普遍寿命短。那时候流行着一句话,人近六十古来稀。意思就是从古到今能够活到六十岁的人是少之又少。所以才有此一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也随之增加到了八十,九十,甚至于一百多岁的也不稀奇了!

所以现在在我们这边,五十岁,六十岁的生日都很少有人做了。家有儿女的并已经相继成家的,等到父亲七十岁的生日时,都会给父亲做七十大寿,和八十岁的大寿,岁数越大越隆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七十二点六岁!位列全球第三。相信随着中国人民对健康养生的追求,中国人的寿命还将不断地增长,未来主宰世界的肯定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

本人观点!


三农问题探讨者


按传统,十六做寿,有讲突,看到儿孙还满堂,数将甲子更从头。…七十做寿,人歌上寿,天与稀龄。鹤发童颜犬寿体,松姿柏态古稀年。自古称稀尊上寿,华堂庆祝七旬健。八十做寿,…八旬酬盛世,一生焕清辉。八方锦绣寿逢春,一竿风雨待安年。岁数八旬人未老,家传千秋福无边。九十岁寿,九十年来留逸志,寿享期颐神雯怡,人生五福当推寿,天保九如合献诗。百岁做寿,古稀己是寻常事,上寿尤多百岁人。寿同山岳歌百年,福共海天祝千秋。


芝麻161696524


答:家母百岁拒作寿,健康一生全自理!

1、母亲出生于1920年,她老人家的《医保卡》纹丝未动,健康百岁全自理。

2、家母不喜欢过生日,更谢绝孩子们为她老人家作寿。

3、母亲喜欢看书读报上头条,每年订阅两千多元的书刊《世纪风云》《大墙内外》《中国农村》《当代青年》《莫愁》《读者》《晚晴》《半月谈》等。

4、母亲一生行善积德,在特殊年代家破人亡时期,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五人培养成:名医、织造师、高级教师、高级药剂师、公务员干部。





绥格格


做寿,俗称的摆生日酒及进行一些仪式(包括拜祖拜神祈福扬寿等),庆祝生日。因各地风俗习俗不同,各地域的做法有较大的差异,没有标准参照,也没有所谓的“正宗做法”。

做寿,有人喜欢做“大数",即59、69、79、89……。有人喜欢做“齐头",人如60、70、80、90……。有人喜欢做“出一",即61、71、81、91……。

我地区的人习惯做“出一",人生比较重要的生日庆祝,并设宴招待亲朋及进行一些仪式的。第一次是做31岁生日,表示该人已踏入"而立之年",开始挑大梁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生阶段。第二次是做61岁生日,表示人生转入另一个阶段,即老年人阶段。以后的71岁81岁等生日,有条件经济允许的人,一般都大摆宴席,尽请亲戚朋友。这个年令阶段的摆寿宴,往往是某种意义上的“人情宴"。你一生中吃过很多人的喜宴,现在你的寿宴作为是一种礼尚往来的答谢宴。还有一种意思,你做大寿宴请到别人。别人吃过你的寿宴,也是欠你一个人情,有朝一日你驾鹤归西,别人不好意思不来参加你的丧礼。生前做寿你未请到的人,死后别人不一定来参与你的丧礼,所以说70岁以后的寿宴是一种“人情宴"。

当然,你地域的习俗不一定是这样。有些地方很重视一周岁生日,六十大寿,六十六大寿,百岁庆生等。我地区101岁生日比100岁生日更隆重,偶意一个世纪再出头迈步。


第三只眼看世间百态6


我们这里也有做寿的传统习惯,不过我们这里和很多地方做寿有点不一样,我们这里是在那个人的本命年做寿,例如虚岁的四十九岁,六十一岁,七十三岁,八十五岁,九十七岁等,一般来说年轻的称为接本年,六十一虚岁刚好是一个甲子,才称为贺寿,当然以后也都称为贺寿,从前,人的寿命比较短,所以四十九岁乡里乡亲的人都来祝贺,不过现在四十九岁的人只有外甥啊女婿啊 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祝贺祝贺。以前遇到做寿,由当地年轻人出面到各家问问,是否愿意出份子钱,当然亲戚不在其中,是问乡里乡亲的,那时候份子钱也分大名字,小名字之分,其中大名字出的份子钱比较多,到正日子就请去坐席,吃一顿,小名字则一家出一角钱,事过后,又由那个收钱的领着这个家里的小辈到那些小名字的家里叩头,谓之道劳,也就是谢谢大家,一旦那个家里忘记去了,那个家里就问这个收份子钱的人,问为什么道劳的没到我家里来?我的钱到那里去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的收入提高了,再也没有小名字这个提法了,现在随随便便的乡里乡亲份子钱都是一百元,场面也大了。都是十几桌以上了。


随缘194413242


第一,古今做寿有学问。寿文化自古以来就一直被重视。究竟多少岁适合摆寿宴?按照古人说法,一般是五十岁以上才会举办隆重的寿宴,年龄越大就越隆重,反之,越年轻越不太讲究。民间谚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因此,古人通常是六十岁以上才会举办规模性的寿宴。

第二。做寿有讲究。过不过生日,怎么过,往往是和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人脉关系有着直接的关系。经济条件好的,可以年年做寿,经济条件差的,只能简简单单,走个过场。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下,有些人都把做寿当成是面子工程,或者是捞取名声、敛财的一种手段。当然也就不讲究什么忌讳了。我有个战友,一年过几个生日,连我们战友都被搞不清楚他的生日究竟是在哪一天。

第三,为老人办寿宴需要量力而行,简朴为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朋友多了,生日邀请几个亲朋好友祝贺一下无可厚非,但绝不能把它作为敛财的渠道。孝顺父母需要实际行动,而不是靠花架子、走形式;自己过生日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平时生日(我们叫散生日)小家庭庆贺一下没毛病,整生日(如三十、四十、五十、六十)适当摆两桌也没毛病,但千万别整大了。是党员干部的更要注意不要违反规定。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适合做寿的应当六十岁以上,其他都不重要。因为这时候可能都是爷爷辈了,儿孙们为自己办个寿宴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二三十岁就兴师动众,摆上十桌二十桌就有点不妥了。还是那句话:低调些,简朴些。


戏品聊斋


做寿:在习俗上,五十岁前所做的生日称「内祝」,也就是在自家内做生日庆祝之意。到了五十岁时所做的生日才可称「做寿」,之后每十年做一次,称为大生日。五十岁:称暖寿、半百添寿;六十岁:称小寿;七十岁:称中寿;八十岁:称上寿、大寿;九十岁:称绦老添寿;一百岁:称期颐。 一般寿诞都由子孙发起,布置寿堂,淮备供品祭神拜祖,招待亲友。在寿宴的菜肴中,猪脚面线是不可或缺的,猪脚像徵强健,面线像徵长寿,祝福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吃寿面时,要将寿面拉高抽长,表示寿星将会福寿绵长,忌讳从中间咬断。每个地区做寿的讲究都不太一样,但是有一点,个人认为是最最重要的,就是老人想要什么。当天以老人开心为主,年纪大了,往往会觉得孤单,这个时候,家人团圆最重要,如果可以,也可以和老人承诺,平时多多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