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內被人摸來摸去的蔬菜水果肉類,安全嗎?

日前,山東聊城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是一名在超市賣菜的工作人員,此前超市、商場工作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也不在少數。作為疫情防控期間少有的"人流聚集地",不少公眾擔心,超市內被人摸來摸去的蔬菜、水果和肉類,其表面是否會有新型冠狀病毒存活呢?普通的烹飪方法能夠保證食用安全嗎?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病毒與細菌不同,新冠病毒很難通過蔬菜水果傳播,而高溫烹飪是消滅病毒的最佳"利器",目前也沒有因為食用被汙染蔬菜水果而感染的案例,普通公眾在食用之前做好消毒和清洗即可。

病毒能被高溫殺死

"新冠病毒很難通過蔬菜水果傳播,在食用之前做好消毒和清洗即可。"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表示,新冠病毒的最主要傳播途徑依然是飛沫和接觸傳播,普通公眾要理性面對,無需過度恐慌。

超市或者菜市場人多雜亂,可能出現潛伏期患者在挑選商品時,通過飛沫、直接接觸,傳播到蔬菜、肉和水果上的情況。從理論上來看,病毒的確可能在室外存活一段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新冠病毒可能通過食品傳播。

何麗解釋說,新冠病毒的突觸,能跟人體粘膜中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結合,這種酶主要存在人體粘膜細胞當中,例如鼻粘膜、口腔粘膜、眼粘膜等等,因此冠狀病毒是容易通過粘膜傳染的。但目前沒有研究證明,病毒能夠在瓜果蔬菜這些食用品上存活,也沒有因為食用了被"汙染"的蔬菜瓜果而感染新冠肺炎的案例。


超市內被人摸來摸去的蔬菜水果肉類,安全嗎?


▲高溫烹飪是消滅新冠病毒的最佳"利器"

具體到食用環節,按照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蔬菜肉類大多數是烹煮以後食用。眾所周知,新冠病毒的特點是耐冷怕熱,尤其對熱敏感,在56度的溫度下,30分鐘就能滅活,而沸水或者炒菜的溫度往往達到了100度甚至更高,病毒立刻就被殺死了。

而所謂的"糞口傳播",指的是病原體能夠在大便之中存活,如果這些帶病原體的大便,汙染了手或者食物,那麼就會病從口入,導致傳染給其他人,和超市裡購買蔬菜水果是兩個不同概念。

水果應洗淨後削皮食用

除了蔬菜和肉類,水果的安全食用也備受關注。與蔬菜肉類不同的是,水果大多數為生吃,沒有了高溫烹煮,水果的安全有保證嗎?

對此何麗認為,普通公眾不必擔心水果的衛生問題,因為不少水果例如橘子、香蕉等,本身都有表皮,表皮就是很好的天然防護層,能夠隔絕病毒的入侵。諸如蘋果、鴨梨等無表皮水果,在食用前最好削去果皮,用清水清洗乾淨以後再食用,同樣可以保證食用的安全性。

何麗建議,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無需質疑瓜果蔬菜的安全性,應多吃熱食、熟食,多選擇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容易燒熟煮透的肉類等食材。減少或者不食用壽司、生魚片、白切雞等生冷食物,也要注意不夠買來源不明的食品和禽肉製品。


超市內被人摸來摸去的蔬菜水果肉類,安全嗎?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指出,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的方式汙染到蔬菜、水果、肉類的幾率非常低。"建議回家後流水清洗蔬菜、水果、肉類,新鮮蔬菜水果不建議放置太久,暫不食用的肉類可冷凍保存,不要生食蔬菜、肉類,建議燒熟食用,水果儘量削皮食用。"

此外,何麗也提醒說,關注疫情期間食品安全,應該提高理性,不應過度焦慮:"我覺得焦慮是一種不好的情緒,很多人免疫力低下,就是因為吃的不好、不愛運動、心態焦慮等原因造成的,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抵抗疾病,特別是新冠肺炎的最佳途徑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