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处死他?

历史一书生


和珅确实够聪明,可是皇帝们为了自己的皇权、为了自己的江山,后来也学聪明了,不在生前告知太子的人选,所以他就无法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未来的皇帝,所以就不能巴结嘉庆了。



有关皇位的争夺由来已久,不管是在很远的朝代,还是明清这些朝代,人们都特别重视嫡子、长子。就算是普通人家的财产继承,也是给嫡子的,而在嫡子里面,长子又会继承到大部分的财产。对于皇室来说,皇位是最大的财富,但是每一代只能有一个帝王,所以这个东西就更加珍贵了,因此也就引来了很多的争斗。起初人们是按照长幼来继承的,老大死了那就老二上,或者这一代皇帝的儿子死光了,那也不能由皇帝的侄儿来继承,而是往上推,从上一代皇帝的后裔里面,按照长幼来选。虽然这样一来,很多时候人们又会根据皇子们的品行等方面考量,但是那些年长的人,总是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他们也更容易遭到皇室的暗害,历史上因此死去的皇子,实在是太多,即便是不敢暗杀,也会不小心陷入别人的陷阱,最后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这样的争夺,经常会让皇帝死去很多儿子,虽然有的皇帝儿子挺多,但是死了还是肉疼,而且有的皇子在坐稳了太子之位后,还嫌自己的父亲获得太久,自己不能立刻登基,会做出逼宫的举动。于是很多皇帝想出来各种办法,限制皇子们争斗,更限制他们和大臣的勾结。不过这些办法显然没什么效果,这在康熙的身上表现得很好。于是到了乾隆的时候,他就更聪明了,他定了自己的继承人,早就写好了传位诏书,放在皇宫之中,但就是不给别人看,大臣不知道这里面写的是谁,就连未来的皇帝都对此不知。

乾隆在位的时候,曾经四去过两位太子,和珅是没那么多精力去巴结所有的皇子的。


乾隆有过三个皇后,他的继承人不是长子,而是选了皇后的儿子。第一个太子是在六岁的时候被册立的,不过这位太子运气不好,自己还不知道是太子呢,两年后就死了。后来换了新皇后,这位新皇后的儿子又成了太子,但是这个更倒霉,;两岁就因为长痘死了。后来立了仪纯皇后,她的儿子被立为太子,这才是后来的嘉庆。

前面两个太子死的时候,和珅还没有出生,但是嘉庆被立为太子后,他又不知道。此时的乾隆子嗣还很多,他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一一巴结这些皇子的。再说,也没有哪个皇子会觉得自己就是太子,不敢随便去结交大臣,因为那样会让皇帝厌恶,彻底断绝自己继位的机会。

所以和珅确实很聪明,可是这种事情他却没什么办法,传位昭书就皇帝知道,写完挂起来就不动了,他即便是再有奉承的本事,也没有溜须的对象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