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支撑着北欧的高福利?

小易烊千玺


传统意义上的北欧,包括五个国家:丹麦、芬兰、瑞典、挪威、和冰岛。从表面上看,高福利源于人少、资源丰富,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大。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么他们的邻居俄罗斯也是人口少,而且资源更丰富,怎么过的曾经一度连吃穿温饱都成问题呢?

(这五国的国旗全是十字架,让人傻傻的分不清,都源于曾经的斯堪地纳维亚的“自治同盟”——卡尔马联盟)

从根源上看,北欧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除了人口资源比例以外,跟其一个世纪以来不断趋于完善的“北欧发展模式”非常有关,即,不刻意去追求多大的政治经济建设成就,或者一定时期内的GDP增量;而一心向往人人平等,模糊社会阶层界限,没什么特别重的思想包袱。

这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更何况跟俄罗斯这种动辄就想“指点世界”的霸气大国相比。

一般来讲,高福利社会,主要靠两种途径实现——多征税或者借钱发福利。

后一种显然不太靠谱,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借的钱迟早要换,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跟不上利滚利的速度,债务危机一旦爆发,国民要加倍奉还,政府弄不好都得破了产。

很显然,北欧各国高福利的支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税收。这五国普遍税基宽(税收的涉及范围),而且税负更高。

比如瑞典保持在了 57.1%左右。而且收税非常严格,也很透明化,这方面有瞒报漏报的话,基本在国内寸步难行了。

然而,这么高的税收,老百姓也没怎么提出过太大异议。因为,这种“税收—福利”的循环模理念,早已经渗入到了其民族价值观之中,类似于其国民的本能意识。在他们看来,挣了100元,交税50元,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因为,这能保障大家都有同样的幸福感。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五国除了湖光山色之外,他们都有本国特色的高度发达的产业行业。

先拿瑞典举例子。

大家提到瑞典,可能想到的“做衣服的,打家具的”(HM或者宜家),实际上人家是专业搞军工的。比如,诺贝尔奖都由瑞典国王颁发,那是因为现代炸药就是瑞典科学家诺贝尔鼓捣出来的;二战中,纳粹德国没直接入侵的俩欧洲国家,一个瑞士,一个就是瑞典,当年的瑞典,一边坐看着欧洲惨烈的厮杀,一边向双方售卖铁矿石,然后乐呵呵的数钱,穷日子一天都没过过;

当今时代,瑞典虽低调,但妥妥的是个科技、军工大国。瑞典军工,全球闻名,具有相当强的武器研发能力,他们的飞机、装甲武器、军舰销路都不错,还有潜艇工业,连美国都租用瑞典的潜艇。甚至如果按人均出口额计算,瑞典是排名世界前三的军火出口大国,竟成了和俄罗斯一个级别的存在。

(曾被美国租用的瑞典哥特兰级潜艇)

还有芬兰的传统的造纸业、林业机械和船舶制造行业,加上新兴的科技行业;挪威的石油输出和化工行业;冰岛有着丰富的地热能和渔业资源,科技发达;丹麦是欧盟最大的捕鱼国,又被称为“世界食品库”,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居世界前列,国土面积排名128位的丹麦,其猪肉、奶酪和黄油的出口量竟分别居世界第三、第四位。

此外,高人口素质和高度的守法意识,特别是自觉的纳税意识,是高税收、高福利政策顺利实行的重要保证。当然,这跟大环境是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关系,北欧有着极低的贫富差距,行业职业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高低贵贱,国民主人翁意识强。

很重要的一点还有清廉的政府行政体系。

这点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也正是因为行政和权力的透明严格,政府花在民生方面的钱,效率自然会很高。

还有大环境的影响。这几个国家中,瑞典和芬兰对外奉行“中立”政策,而其他三国家在冷战结束后,也不怎么喜好掺和国际争端,国防开支不大,这也非常有助于社会稳定和财富积累。

不过,客观讲,这种小国寡民,专心做自己的发展模式,只适合民族成分比较单一,人口数量不多的小国家,对大国并不实用。毕竟,对他们来讲,几个重要的产业链发展就能带动整个国家经济,进而保持一定的福利规模。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人性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

大家在感慨北欧的高福利高税收的时候,丹麦人民自己也在感慨。和同事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很郁闷自己没有早生几十年:“我爷爷60岁就可以退休了,我爸爸65岁退休,但拿的钱还不如我爷爷多。我看我现在就算工作到70岁,也不一定能退休。”

你看,所有人都向往不干活还有钱拿的生活,就算那时候白发苍苍不能去跳伞蹦极。

但在丹麦文化里,谦虚低调,踏实干活是被推崇的。这种内敛低调到什么程度呢?很多丹麦人换车的时候,也只是换一个同等级别的新车,甚至很多人就买一个和旧车一模一样的车。

对于吃社会福利来说,一方面,这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他们如果在不得不用的时候,也是光明正大的。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都避免自己落入吃福利的地步,都是尽快的去找到正式的工作。从我周围的同事(生物圈子)的谈话中,和电视里的采访里,大家的观点都很相似:我们从小就是在享受社会福利提供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这样全社会提供的资源保证了我们从小接受平等的教育和与人为乐的性格。如果我们这一代不去努力工作,不去交税,那我们的孩子就无法得到这样的教育,我们也没脸去教我们的孩子什么。

而且丹麦的社会福利体系,并不是“养懒人”的体系。就拿失业保险来说,如果本科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在享受失业保险福利的同时,TA每周都要至少尝试找一份工作,投最少一次简历。只有当每个月去尝试找了一定量的工作,但并没有找到的时候,失业保险才会继续下去。而且当失业了一定时间以后,政府是有权强制给TA安排相对应的工作的。

还有就是在教育体系中,虽然学生上大学是免学费,发生活费的,但这生活费费用非常的少,几乎只能让学生勉强糊口。拿大学生来说,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大约是6000克朗,住在学校附近的话,租房子最便宜的,一个人和其他两三个人共同租一套公寓,最少要3000克朗左右的房租。加上水电网,加上手机,几乎剩下的都只有饭钱。所以在丹麦很少见到学生去外面吃饭,太贵了,一餐要100-200克朗。大家都是吃餐厅或是自己做。但丹麦人爱喝酒啊,随随便便买点酒都成百块了,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要去外面打工,才能维持自己的生计。丹麦家长也有一小部分会给一点点钱,但大流是一分不给的。孩子和父母拿钱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反而会被其他朋友看不起。

还有丹麦对人民资源环保意识的培养,非常到位。和美国不同,所有丹麦人都会随手关灯关空调,买小排量的车,风力发电,保护沙滩和海洋等等。大家的意识都是:我们是小国家,没有那么多资源,我们必须要环保再利用。

所以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非常困惑:丹麦人明明有那么多收入,为啥在买礼物的时候,都要注明:买20克朗以下的东西。这几乎就只能买几颗糖啊……拥有全球顶尖的设计和家具,还有颇高的对艺术的审美,这看起来完全都是矛盾的啊?!丹麦人到底过的是什么日子?

后来慢慢明白了,他们除了旅游和购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其他时候,就算是高收入的人群,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随便乱花钱。

除了这些文化上的认识,还有就是政府能切实做事了。作为在中美德都生活过的人,在丹麦的第一次重要感受就是国家小,人口少(人名更少),政府和组织对个人的行为了解之多,在其他大国里是无法相比的。有时候会觉得自己不是生活在一个国家,而是在一个自治省/state之类的地方。某些服务有问题了,打电话过去,我习惯了在美国和中国先给电话那头的接线员自报家门:我是XXX, 我的ID号码是XXX……而这些在丹麦是不需要的。对方一看到你的电话号码,就可以从号码查到你所备案的几乎一切。小国寡民的优势,也成为了税收切实有利的帮手,没有人能逃税,除非你能列举出切实的证据。

有很多人提到丹麦人非常容易相信别人,有时候我都会(阴谋论的)觉得这是因为几乎你的一切行为都能被查到,所以没人敢于逃税。

文化+政治,我觉得高福利高税收的丹麦,还是依然活力四射的。但生活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只有幸福没有痛苦。小国寡民条件下成立的幸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适用于大国。但教育和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却是普遍适用且不能忽视的。


书生唐宋元明清


北欧高福利神话完全是笑话,概括就一句话,平均人口占有资源量极高。

什么教育,全是垃圾级的,北欧自古只有海盗,搭英国工业革命的顺风车,地域苦寒之地,是欧洲人以前看不上才留下的,当然欧洲在中世纪也只有村战。

至于北欧的成功,一是家里有矿,离欧洲大陆最近,二是海岸有渔场,三是人均占有土地极多,吃现代机械化作业红利,如果在工业革命前,那边就属于鸟不拉屎的地方。而现在的北欧三国,每个国家才几百万人,挖矿,捕鱼,养殖,种植,这些职业都不能满员,也就是劳动力欠缺状态,弱智都可以有工作,而所有产出都不愁销,导致国家连年通货紧缩,这在当今世界是奇迹。

人,衣食住行都有了保障,剩下的生命就是兴趣,同时还有整个欧洲科技输入,可想而知国家整体富裕到什么程度,而政府养些不工作的人,也就小意思,负担生老病死也就那样,谁让人家连年通货紧缩,政府担心的是钱用不掉。

而这种状态的人,搞研究,开公司,没有后顾之忧,只有想不想,这样的成功率可想而知,可怕的是这种状态持续了几百年,只有二战影响了一会,而那边是以基础原料出产为主,只要二战一过也就恢复了。


饕餮大猪


北欧(Northern Europe)是政治地理名词,特指北欧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 :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五个国家,这五个国家的高福利是远近闻名的,可他们的高福利是怎么来的?

(图:北欧五国)

其实这五个国家的发家史都差不多,我们以挪威为例,它2009年至2011年、2013至2018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是最发达国家之一。可历史上挪威一直是瑞典和丹麦的穷亲戚,今天怎么就成为这样一个福利高到令美国人都羡慕的国家呢?


国家大,人口少

挪威有大量的陆地、海岸线和水域,但人口相对较少。这种结合意味着陆地和海洋的收入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挪威的北欧兄弟国家也是如此:瑞典、芬兰、冰岛,丹麦也不例外。它们都是国家大但是人口少。


大自然的馈赠

挪威,还有瑞典、芬兰、冰岛和丹麦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首先它们都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并且有着极大的旅游资源,这些都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经济收入。尽管北欧的冬天很冷,但是挪威和其余北欧四国的农业也十分发达。

发现石油

就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业内还很少有人相信挪威大陆架(挪威海岸附近的海床)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可是后来荷兰发现的天然气促使一些人再次关注北欧,菲利普石油公司是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公司,1962年,该公司向挪威当局递交了勘探北海的申请。就在这个时候,挪威政府宣称拥有大片近海区域的主权,但却将进行地震勘测的许可证颁发给了私营公司。尽管早期遭遇了一些挫折,但随着今天的Ekofisk油田的重大发现,油气行业在1969年开始腾飞。政府逐步发放许可证,主要发放给国际公司,直到1972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成立,这给了国家直接的利益。这就是挪威后期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在过去四十年中,挪威大陆架上的石油活动对挪威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福利国家提供了大量资金。根据政府的数据,以目前的价格计算,这个行业已经创造了超过12万亿挪威克朗的价值。挪威政府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约占挪威价值创造的23%,是制造业的两倍多。


综上所述,北欧国家高福利的最主要原因是石油和渔业资源,但这并不是全部,芬兰有举世闻名的诺基亚通讯,瑞典有沃尔沃汽车和爱立信通讯,丹麦有乐高玩具和时尚,冰岛的生物制药行业,这些都是它们的底气。对于这些人口较少的国家来说,有一两个巨型跨国公司几乎就能养活一个国家,更别提它们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有高科技傍身。所以国家有钱,民主制度又能够发放红利给国民,这才有了它们的高福利。

但是北欧高福利在当前也成为一个褒贬不一的词条,因为高福利已经成为北欧国家的发展的绊脚石。


穿美国望世界


老夫就在丹麦3000人的小村子开餐厅,不得不说丹麦人很潇洒,周末的最高纪录一天做近10万人民币,开业第一个月就破百万,投资才50万。北欧的高福利在于,社会进入享受阶段,不再劳师动众修路盖房子,基础设施五十年前都有,城市规划一百多年之前已经开始。所以很轻松可以养活全国,房子树木,城市跟花园一样全是旅游资源,大学再搞点小研究,什么新的技术北欧都会马上进行普及,就是最先吃螃蟹的那个人,还有一点要感谢高税收,赚越多交越多,所以全民教育就是要多花钱,那市场经济流动起来了,比如我这个村,什么都有,电影院,超市,医院,球场,游泳馆,健身房,博物馆,应有尽有。所以会花钱的地方经济就好,他们一周来我这次一两次饭,我一个月除掉员工工资成本,可以赚三十万,我同样会去花钱,但是最后大家都是赚钱的,因为大企业还在向全世界捞钱,比如马士基,维斯塔斯,等等,他们设在其它低成本劳动力的地方,利润更大,最后交高税给丹麦


OlivarlucasApS


北欧的好福利绝对是二十一世纪最毒的鸡汤,这玩意儿其实与什么科技,什么教育,什么制度都没有关系,只是因为这些地方有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有矿,有矿,有矿!

北欧地区在早期实际上是大穷国,这些人在历史上是全部都是海盗,靠抢劫为生,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会福利,甚至连法西斯国家对这些地区都不屑一顾,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

由于太穷,他们并没有在二战中遭到破坏,然后欧洲地区又几乎被战火夷为平地,人口急缺,这使得北欧几国在当时赚到了劳务输出的红利,欧洲的工业强国德国法国英国等纷纷对北欧四国转让生产技术,并设立代工厂,并统销回购这给北欧送去了第一桶金。也就是说,北欧的现有工业系统都是白送的,他们根本不需要走类似我们国家的原始摸索道路。

其次,由于欧洲列强对北欧的开发,北欧的各种资源被发掘,比如芬兰的松木橡木,挪威的栎木等都是上好的建筑材料,这些资源被送回欧洲加工成各种家具产品并利用自己的品牌销往全球,这是北欧发财的第二桶金。

第三,真正让北欧发财的主因则是因为1959年的时候发现了油田,油田收益现在占到了北欧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虽然北欧的油田产量不如沙特等国,但是北欧人少,直接拉高了人均收入高。但是进入2010年之后,随着油价下探,北欧的高福利也维持不下去了,税负大幅提高,一旦油田里的油被抽空,这里就会滚回解放前。


优己


刚从瑞典回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瑞典北部的铁矿开采如火如荼,由于城区在矿上面,现在在迁移城市,虽然只有3万人。

2,瑞典的房子普遍比较便宜,除非你要住海滩边或者大都市。普遍价格在200-400万克朗,汇率0。74

3,瑞典企业最低工资标准2300欧,交税是700欧,如果工资涨到3000欧,交税是1000欧。

4,瑞典超市的物价和国内差不多。

5,瑞典的农场和畜牧业非常发达。

6,瑞典的火车非常落后。

7,瑞典的自动化叹为观止。


GodsWillRXX


北欧能够实行这么多年的高福利政策,不仅仅是靠着一两项优势的支撑。


从人口的角度来看,北欧五国的人口数量都不多,人口最多的瑞典也只有不到一千万人口。在古代的时候,人口代表着劳动力,人口越多的国家经济就越强大。


而在现代社会,两个经济水平相当的国家,人口越少的那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就越高。北欧五国都属于“小国寡民”的国家,因此它们更容易成为高福利国家。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北欧五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都非常高,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


北欧五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不仅是因为五国的人口比较少,还因为北欧五国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实际上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国家非常多,但是大部分小国都是“国小民弱”的状态,很少能像北欧五国这样富裕。


北欧五国在很多领域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例如瑞典的狮鹫战斗机,芬兰的计算机科技等等。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北欧五国都没有过多参与国际军备竞赛,瑞典和芬兰都是永久中立国,挪威和丹麦也都很少在国际上发声。


冰岛就更不用多说,一共只有35万人口,还不如一些国家的军队人数多。因为北欧五国都不注重军事的发展,五国能够腾出来更多的钱财发展民生,这也是北欧五国能够保持高福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北欧五国并不是军事弱国,瑞典是世界上少有能够独立制造出第四代战斗机的国家,在某些领域的军工水平丝毫不亚于一些大国。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北欧五国都拥有一群高素质的人群,因为北欧五国是高福利社会,这五个国家都有着一整套的教育体系,国民受教育的水平非常高。


一些人经常质疑,北欧五国实行了这么多年高福利,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去上班。其实越是低素质的人群,越是比较看重个人的得失,越是高素质的人群,越能够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假如北欧五国的福利制度,在一个公民素质普遍低下的国家实行,那么这个国家肯定会遍地懒汉。

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北欧五国实行了高税收的政策,北欧国家的税收非常的高,只要正常上班的人基本都要缴纳巨额的税款。


虽然北欧五国的税收十分高,但是北欧五国偷税漏税的情况非常少。这主要得益于北欧五国的经济透明度比较高,收上去的钱还是会返还到纳税人的身上,再加上北欧五国的贫富差距十分小,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没有太多的社会矛盾。

除了这几点因素外,北欧五国能够保持高福利政策,还得益于北欧五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北欧五国都属于资源大国,凭借着资源的优势,北欧五国完全可以支撑数十年的福利制度。


因为北欧五国的工业十分发达,现在北欧五国并没有完全依靠出口资源支撑福利制度,北欧五国中的一些国家甚至还是资源进口国。从这些资料来看,北欧五国能够支撑福利制度,所需要的条件非常多,其他国家想要模仿北欧五国的福利制度,还真的不容易。


历史总探长


很简单,产业、资源、人口。

丹麦2016年统计有573万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6000美元,国土面积超过4.3万平方公里。丹麦的石油储量超过2.9亿吨,天然气储量约2000亿立方米,森林面积48.6万公顷,褐煤储量9000万立方米。呵呵,没想到童话王国是欧洲第三大石油输出国吧!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丹麦还有世界著名航运企业马士基公司、旗下包含杰克琼斯等品牌的Bestseller服装集团、以B&O为代表的一大波音响品牌、乐高玩具等世界著名企业。丹麦还有食品加工、造船、机械制造、电子等工业,都是欧洲先进水平。一个不到600万人口的国家,人数抵不上东方大国一个地级市,世界知名企业比很多省还多,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够不富裕。

挪威2018年人口统计529万,土地面积居然有38.5万平方公里,人均产值超过75000美元。2017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现在是不是能够理解一句话:“挪威光砍森林,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就能让国民过上现在品质的生活,并持续200年!”挪威还有130亿立方米当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呵呵哒。

挪威的对外贸易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气、焦炭与精炼石油制品、金属、各类机械、渔产品等。工业和商业能力确实不如邻居丹麦,是个实实在在的资源国。

最后聊一聊瑞典吧。瑞典2018年人口1011万,约等于另外二位的总和。瑞典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均产值超过5.3万美元。瑞典有铁矿36.5亿吨储量,森林覆盖率54%,有26.4亿立方米木材可以砍。水资源如果全部利用起来,每年可以发电1760亿度。

瑞典是北欧的扛把子级别的大神,有自己的航天工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军工产业、化工产业、通讯产业、医药研发、以及软件开发产业等。瑞典有我们熟悉的爱立信、沃尔沃(工厂和就业机会都在瑞典)、萨博、伊莱克斯、宜家、绝对伏特加,还有我们可能不常见的ABB、斯堪尼亚重型卡车、山特维克、新时代的流媒体服务巨头spotify、利乐包装等等。别忘了,瑞典还出了一个史上著名化学家,诺贝尔。

一句话概括瑞典,就是一个本可以靠卖资源就成为发达国家的地方,非要折腾成一个世界一流工业强国。哪有不强、不富的道理!

芬兰就不用说了吧,2018年统计551万人口的国家,33.8万平方公里土地,一个诺基亚足够五百多万国民躺着挣钱了吧。实在不行,砍树也够了,真的。人家北欧四国可以像中东大老爷那样卖资源过发达生活,硬是把自己折腾成工业强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探为观指为您探索国际事件背后的故事,敬请关注。


探为观指


北欧几个国家有各自的原因,比如挪威有石油,就我熟悉的瑞典来说,以下几个简单事实就能回答你的问题:

1. 瑞典人口1千万,相当于郑州市人口; 瑞典面积45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三个河南省大。

2. 瑞典北部有一望无际的森林资源和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此外瑞典人家水资源是全球平均资源的2倍,而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1/5。

3. 最重要的是以下企业均在瑞典: 伊莱克斯,沃尔沃,SKF轴承,Saab萨博, H&M服饰,宜家家居,爱立信电信,斯堪尼亚卡车,Spotify,ABB电工(总部在瑞士),阿斯利康制药,利乐包装等等,还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企业。

做个不太合适的类别,如果郑州一个城市有15家海尔或者格力规模的企业,你觉得郑州的福利会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