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百万吨核弹产生的能量作用于一吨重的火箭上,能产生多快的速度,美国能拦截吗?

找个宝贝疼


简单点说,你这百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准备怎么用?一种是核爆炸产生的能量,那么100万吨TNT当量核弹爆炸将产生大约4.2×10^15焦的能量。第二种,是你将10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拆了,将武器级核材料做成燃料棒装到小型化核反应堆里,然后就像其他核动力设备那样用。先说下结论,第一种用法,你的火箭产生的速度是零;第二种用法,你的火箭速度并不会比现在的火箭快多少,这种核动力最大效益在于无限续航而不是多高的速度,因为你得材料满足不了。

核爆炸产生的能量

核武器爆炸产生产生的破坏力,人们通常可能考虑最多的就是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然而核爆产生的热辐射收到的关注较少,而这种热辐射的表观现象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核爆火球”,这种火球因为比较复杂、对于其具体物理现象观测比较困难,所以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人们平常谈论在核爆中心会怎么样,能不能气化航母什么的问题,显然就是对核爆火球物理知之甚少的表现。此外,根据以往人们熟知的几次核爆,大多都是空爆、水下核爆或者地下核爆,这些不同的爆炸方式都对核爆火球的传播有很大影响。如果是在空气中接触核爆中心,那么现有人类可以接触到材料基本上是被气化的。


经常有人问,美军投向日本广岛、长崎等地的核弹,以及后来进行的核弹炸航母试验,为什么没有气化周围的物体?这是因为,美军核爆日本采用的是空爆、而核爆火球的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十字路口”试验炸航母用的是水下核爆,核爆火球的根本传递不到海水表面就被因“高温高压”产生的真空塌缩影响了,航母被只能转而被冲击波产生的能量震毁。下面我们来说说在空气中核爆炸产生的火球(极端高温)范围,或许对理解有所帮助:

1、在核爆炸时,大约10^-7秒内会产生巨大能量,如果是2万吨当量的核弹,那么在10^-6秒内弹体周围就会被加热到10000000K(太阳表面温度才6000K),形成一个高温、高压、高致密的等离子体,这就是核爆炸初期产生的火球;然后向外发射以X射线为主的高温辐射并向外膨胀,X射线层层加热空气向外扩张;紧接着转变为强冲击波对空气进行压缩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变成火球的一部分,当冲击波脱离火球继续向外传播时,火球辐射突然增强,然后遭遇绝热冷却,熄灭变成云团。这一过程,从外部观测看以看到,核爆后发出强烈闪光,然后光芒变暗,突然发光再增强,最后熄灭形成蘑菇云。这一过程十分短暂,当火球扩张到半径约164米时,温度已经下降到10000K,当到膨胀到半径约220米时,火球已经冷却熄灭。所以广岛核爆的高度580米,火球根本到达不了地面,美军炸航母的水下核爆情况更为复杂,火球也没触及航母本体。

2、所以吧,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没必要再计算了,在那算来算去的,还是根本不了解核爆的火球物理。就说100万吨当量核弹吧,核爆6毫秒内,火球最外侧温度就高达16000K(15727℃),半径152.4米,什么东西都给你气化了,还发射什么火箭啊。就算你未来找到能耐这么高温度的材料,你还得保证其抗冲击能力,高温下材料力学变化、辐射条件下材料性能改变……等等。太高端了,多少年以后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种,制造核动力发动机,这不高科技,也没啥太大效益,除了续航提升外,速度增加不了多少,还是材料不行,其次你想接近光速,那么需要无限长的时间,这方面内容太多了,暂时就到这吧。


装备空间


但1吨的火箭是什么梗?W君就是觉得1吨的火箭有点小,没别的,咱们开算。

为了配合小火箭,咱们就来弄个一个重量相当小的核弹头来配合吧。

这个是MK5核弹,当然了博物馆里面这枚有点破,破核弹的故事咱回头再说。

MK5的军方正式名称叫做W59核弹头,这是一个100万吨的TNT当量的弹头。W59最早设计是为了作为潜射弹道导弹弹头。重量做的很好,只有250公斤重。

一般的来说这种形状的弹头是这样安装在导弹上的。

自身当作整流罩(上图是W47)。


如果要拿核弹作为火箭发动机的话,则需要改变核弹的输出方式了。

美国当年有一个猎户座核动力火箭,就是考虑用小型的核弹在火箭后面不断的爆炸而推动火箭前进的星际旅行方案。

但整体上给人看到的效果就是火箭尾部要有一个大型的防辐射防冲击力挡板,这样火箭才可以乘着核弹的爆轰波飞行。

最初猎户座火箭的设计是一个六十层楼高的庞然大物,起飞重量高达万吨。在猎户座火箭的尾部带有一个核弹存储装置,内部带有数百个小当量原子弹。

在猎户座发射时,飞船向后方抛出一枚原子弹并在适当的位置引爆,这时猎户座就可以利用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向前推进。整个的加速过程是一个脉冲加速的过程,每引爆一颗原子弹,火箭就就被爆炸向前推动一次,如同水母向后喷水前进一样反复加速。根据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计算,只需要引爆50颗当量为2000吨TNT的原子弹,猎户座就可以被加速到70公里/秒的速度。以这个速度来计算,只要125天就能到达火星。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方找不到能承受核弹爆炸50次的材料,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国家上空仍一连串的核弹似乎民众也不能够接受。于是猎户座计划就草草的结束了。


对比猎户座计划,苏联其实还有核火箭发动机的计划:

这个就比美国先进一些了,这是一个核聚变发动机,只不过,搞出来的时候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了,后来就到91年了,大家懂的,也就没继续搞下去。


所以说目前看这个东西还没有真正完备的实现范例,就只能靠脑洞了。

那么烧脑的计算环节就开始了:

咱就抛弃所有工程学上的限制直接脑洞一下,如果有有一个装置完全将核爆炸的100万吨TNT当量转化成动能就ok了。

E=MVV/2

所以已知火箭的质量为1吨,这个是M,

又知道100万吨TNT当量,这个是E。

我们还知道1千克TNT爆炸所产生的能量为4184000焦耳

那么就先简单的求一下V就可以了。


首先根据TNT当量计算出这枚核弹爆炸的能量为4184000000000000焦耳,没错,12个0。然后这个数值 X2 就是 8368000000000000 焦耳是千克力/米的单位,所以1吨的质量咱们要在这个数值上处以 1000。结果也就是 8368000000000,后面还有9个0。


这个数字直接开平方就可以了,这就是质量为1吨的火箭完全转化了100万吨TNT的能量所能达到的速度。 也就是——2892749.55708233米/秒!


等一下!这里就又有问题了。不是说速度越快质量越大吗? 相对论哪里去了???


2892749.55708233米/秒 简单的咱们就说整数部分吧 2892750米/秒的速度。也就是每秒2892公里。看似很快但是还和光速差的很远呢!大约也就是光速的0.96% 还没有达到光速的1%呢。要非得带入相对论公式来计算,加速到光速0.96%的一吨重的火箭,相对论质量只增加了46克,所以咱还是就别算进去了吧。


说明的事实:在工程学上做到极致的情况下,我们利用100%转化了一枚100万吨核弹爆炸的能量,去驱动一个质量仅仅为1吨的火箭。我们也没有达到光速的1%!


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人很渺小,宇宙很大!,用光速0.096%的速度去飞到最近的星球,也就是三体的那个,我们得飞快450年的时间!


想想三体人的第一舰队吧。


军武数据库


武器级的浓缩铀浓度一般都大于90%,而核电站的所使用的核燃料棒的浓度只有3%-10%,核动力航母的的核燃料浓度也只有20%-40%,因此很多老旧的核武器的浓缩铀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运用于核电站的发电或者核动力武器的动力来源。

当量-重量比指的是每吨核弹蕴含的核弹当量,核不扩散条约缔结后,当量-重量比普遍在2000吨-3000吨/千克,一百万吨当量的核弹重量大约在300-500公斤左右。而由于核动力装置热效率普遍较低和核燃料耐用的特点,考虑速度和杀伤力下,无需携带太多核燃料进行动力推射。

核能转换为动能,不可能像火箭那样燃烧燃料向后喷射火焰,因为核反应堆的温度几千万度,没有任何材料能够扛住如此高的温度。核动力导弹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研发,做为导弹推力的核能发动机其实是冲压发动机,其原理是将吸入的空气流入正在发生核反应的反应堆加热,然后将高温高压的空气排出产生推力,类似于喷气机发动机。这种动力模式就限制了导弹不能在空气稀薄的高空飞行,而美国在1964年研发的冥王星核动力巡航导弹,速度只有3马赫,和十几马赫的洲际导弹相比,并不存在速度上的优势。

而且核动力导弹在低空飞行时产生的噪音达到了150分贝,远超出人类的正常听力范围。更重要的是未经过处理的具有核辐射的空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还会造成核辐射污染。这也意味着核动力导弹飞到哪,核污染到哪,没造成火力杀伤之前就已经付出沉重代价,这势必会引发途径国家的反对和民众的抗议。美国曾经尝试过“二回路”设计的相对安全的核涡轮发动机,但却因为过于笨重无法达到理想的飞行速度而作罢。核燃料棒要比常规的燃料昂贵,这也是美国最终放弃研发的原因。


核动力导弹也不是一无是处,由于核燃料的耐用,导弹的射程远高于其他常规动力的导弹,可以在空中盘旋伺机或者改变飞行轨迹躲过拦截。一般的洲际导弹受制于发射原理,多采用惯性制导,抛物线的弹道容易被测算,红外目标大容易被探测,因此容易被反导系统拦截。

也正是出于这个优点,俄罗斯对其年年不忘。普京曾经在俄罗斯的国情咨文中公开展示了核动力导弹,利用火箭助推起飞,爬升到一定高度后开启核冲压发动机进行巡航,配置的地形匹配系统进行低空飞行来躲避雷达。


然而,几十年前美国遇到的难题,俄罗斯也没能解决。俄罗斯在进行核动力导弹实验时,欧洲上空的核辐射量猛增,被怀疑是俄罗斯正在进行核动力巡航导弹时造成的核污染。

常规燃料的导弹通过有滑翔能力的弹头,就可以改变弹头轨迹避免被反导系统轻易拦截。核动力导弹不仅奢侈,而且其是可以被常规动力导弹取代,地位就相当尴尬了。


梓蕤


首先100万吨核能是相当于当量的单位,而火箭是1吨为质量单位,如果动力是持续作用于火箭,火箭就会加速,如果100万吨当量瞬间释放,火箭则分解为碎片。作者的意思应该是前者。不用说核能当助推火箭的动力,就目前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在发射后进入大气层的加速度,可能达到10马赫以上,再加上末端变轨技术和多弹头技术,美国很难拦截。


神评阿伟


首先100万吨核能是相当于当量的单位,而火箭是1吨为质量单位,如果动力是持续作用于火箭,火箭就会加速,如果100万吨当量瞬间释放,火箭则分解为碎片。作者的意思应该是前者。不用说核能当助推火箭的动力,就目前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在发射后进入大气层的加速度,可能达到10马赫以上,再加上末端变轨技术和多弹头技术,美国很难拦截。回答完毕


HelloNorth


10马赫就已经很难拦截了


笑看沙雕评论


感觉不需要被拦截了,一定先被摧毁了!


田野66802490


能吧!诱饵必须先行,敌军弹药多也许会打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