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公司覺得你下班後天天加班工作才算是飽和的,大家怎麼看?

用戶5584231285627


老闆覺得員工加班才對得起發出去的工資,證明你們平時的工作報酬高了,他要補回來。有人不信半夜雞叫,其實要求員工加班,就是同樣性質,異曲同工。


TonyDeng


有一天,我這忙碌地為公司做貢獻,這時候極少來辦公室的L總過來跟我說:“我就見你有時候加班到7點,從來沒見你加班到9點。”

我的內心,萬馬奔騰~


為什麼公司覺得只有加班,工作才是飽和的?

因為,評估你工作量的都是外行。

一般有兩類人會抓著一個人的工作時間不放,一是老闆,而是人力。

老闆覺得自己花錢僱你,你就要做牛做馬,做出業績。“我整天為公司操碎了心,你們怎麼就不能理解?怎麼還不抓緊一切時間工作?”

但是,老闆根本管不了那麼多人,也不能知道所有人的工作。

於是,他就看一個人的工作時長,你工作時間短了,他就覺得虧了。


人力資源,並不負責直接工作,但是要對人員進行評估。

怎麼評估?他們又不懂你的一行代碼,一篇設計到底有多少價值,花多少時間。

很多時候,他們就覺得網上人家5秒一個LOGO,怎麼你設計要三天?

這就是他面前的“技術壁壘”,總不能先教會他,再告訴他這事兒沒那麼簡單。

人力能做的就是量化一個人的工作量,怎麼量化?科技成果不好評價?那就用時間。

你花的時間多了,你就是一個好員工。

這就導致了上述問題的出現。


要想改變,作為員工就要想方設法讓人知道你很忙,你的工作很有價值。

你費勁巴拉做出一稿設計,不妨將思考過程、草稿也給老闆看看,說明一下靈感不是從天而降。

你做好了某項工作,那是不是同行業的投入更大,你投入少產出多,你就是創造了價值,別害羞,讓老闆知道。

人力資源不懂,沒事給他們科普一下,工作步驟,一個好產品的誕生,要經過多少道複雜工序。等他心懷敬畏時,他們也就不會只看你的工作時長了。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啟發,關注“點墨樓”,十年老鳥與你分享實戰職場經驗。


點墨樓


首先我想表達自己的立場,我認為“公司覺得員工下班後仍加班工作才算工作飽和”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這裡面有些內容需要先理清:

一、“加班”這件事怎麼產生的?

1、加班產生於公司業務擴張,那這時候加班本身就是要求員工額外付出時間精力,這是在員工原有的工作量之外的,這時候公司應該考慮的是招聘人手或者是將業務外包,即便需要員工加班也要做好員工的情緒管理和付出對應薪資報酬,這樣才不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加班產生於員工能力不足,這時候就不應該考慮工作飽和不飽和,而是應該考慮提升員工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或者乾脆招聘新的人。

3、加班產生於公司的預期偏差,就是公司理想工作與人員分配出現了錯誤,這種時候應該考慮的是糾偏,調整工作程序,重新進行工作分配。

二、“公司”的指向是誰?

是老闆、領導還是人事行政,或者說是同事?這裡面每一個不同指向,都有不同的意義。

1、如果是老闆,這說明他不是一個很好的管理者,產生了錯誤的看法;

2、如果是領導,這說明領導對你的工作可能有些不滿,或者是領導不想幹活,想把那部分工作都交由你來承擔;

3、如果是行政人事,那說明這個公司的制度與績效是有問題的。

 

其次,理清上面兩點之後,我想知道為什麼會產生這個提問,是想要後面採取什麼措施來應對這種錯誤認知嗎?我接著談幾點如何應對:

一、觀察。看公司其他同事是否也經常加班,並對加班這種事情習以為常並且不求回報,如果是這樣,那加班可能是這家公司的文化,這基本上是不可動搖的,要麼接受要麼離開。

二、溝通。如果自己難以接受加班,那可以跟自己的領導或者是直接跟老闆進行溝通,對自己的工作職責、工作能力、工作範圍、工作量進行劃定。

三、改變。如果能夠做點什麼來改變公司這種錯誤認知當然是最好了,事實上,很多人可能都只是習慣成自然,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或者是習慣性的抱怨,但其實我們可以像公司的管理層提出建議的,從制度文化績效等各個方面來改變現有的這種情況。

 

最後,我想說的是,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分開。如果我們被工作佔據得太滿,就沒有餘力來獲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長瘋萬里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 賺錢。第二,實現人生價值。初入職場的人,更多的以第二個目標為準,慢慢在社會環境的浸潤下,轉變為第一個要求為多,但不管如何,上邊的兩個目標基本上能闡述我們一生工作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實現這兩個目標,

我們在選準工作方向的基礎上,極盡追求:更高的薪酬回報;更快的能力成長

薪酬回報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你有多強的能力。因此,入職場,學習很重要,但是,隨著工作內容開始熟悉後成長邊際效應是迅速遞減的,也就是說開始熟悉工作後做10小時帶來的進步,都沒有最開始第1個小時帶來的進步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純粹投入更多時間在這類工作上是沒有多少意義的。

所以有很多老闆會說:

「年輕人,剛入社會不要想著賺多少錢,踏實多做點事能力成長起來之後,以後肯定很有未來」

這句話聽起來還是有點道理的,但是卻成為了很多老闆讓員工低薪加班的理由。

為什麼會有加班

●自己效率不夠高

自己能力不足,效率不高,就得需要通過加班補上來

● 有重要臨時任務

臨時有需要完成的緊急工作,加班是無可厚非的,這既是有擔當的行為,也是對責任的提現

● 公司有加班文化

● 要幫同事擦屁股

● 缺乏有效的績效考核

但是很多時候,還是後邊這三種的情況居多,但是這種加班文化是對公司發展非常不利的

第一,加班文化,會有一種錯誤的導向,把高效做事提前完成能夠準時下班的員工,當成是工作量不飽和,讓效率低下做事拖沓的員工因為加班而自我感動。

第二,長期加班還會引起怠工,員工就會把晚上 工作當成上班時間,白天效率很低,晚上才拼命趕工。早上一到公司就會想,反正今天上班時間比較長,晚上肯定沒法那麼早回去,先去慢慢泡個咖啡,刷會朋友圈,找個話題和同事聊聊,一個小時的工作拖成一上午的工作,因為加班會看起來很勤奮啊

第三,長期加班也容易讓員工對工作厭倦,喪失激情和成就感,反而,把團隊裡高效工作的人趕走,留下的全是效率低的在天天加班的人。

對於我而言,我喜歡每天準時上班準時下班的感覺

我喜歡在一天的時間裡合理的安排工作,在下班的最後一刻,直接拎包走人。

在不夠重視你長遠成長,只給你不斷派簡單重複工作的公司,只想榨乾你的價值,卻不考慮你發展的老闆,離開他吧,不要讓自己的身體被掏空。

我們還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找一個更適合自己長遠的工作。




過往消逝未來可期


這很明顯,有這樣觀念的公司不在少數,也很明顯,有這樣觀念的公司都很落伍。

在傳統觀念裡,老闆們認為體現一個員工努力工作的標誌就是加班。為什麼呢?

因為加班是肉眼可見的,人們總是願意去相信可以看見的東西,而忽略那些內在真實的東西。

1、很多公司加班的現狀是,為了加班而加班。因為為了表現給老闆看,實則聊半小時天,看半小時新聞,刷半小時抖音,最後收拾半小時,加班完畢。

2、我們提倡高效辦公,什麼是高效辦公呢?不是看你加班多長時間,而是看你完成工作的效率有多高。比如一件事你2小時就能完成,沒必要非多耗2小時去加班完成。當然,主導這個風氣的是公司。

3、所以,現代公司,尤其是一般有創新力的公司,往往會看工作效率,而不是加班時間。


職場愣登


這類公司風氣不好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