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哪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好书?

水成文读书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领域,以前看书很杂,很乱,现在是分阶段,分领域。

在读《穆斯林的葬礼》前,我从不读文学著作,看的多为社科类书籍。看完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紧接着国内文学著作都列为必读书。

可以想象这本书对我的影响。

其次是二月河的帝王系列,拉开我读历史小说的序幕,历朝历代,重新学习了一遍历史。

再者是金庸系列,无疑让我更加热爱中华博大文化,什么峨眉派、武当派、少林武功之类……


医药问小川


一、钱钟书《围城》

风趣幽默,学识惊人,高中时最爱

经典语句: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百年经典,百看不厌

经典语句: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孔多在下雨


三、刘慈欣《三体》三部曲

中国科幻文学的颠峰之作

经典语句:1.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2.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

3.我爱你,与你有何相干?毁灭你,又与你有何相干?

5.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5.人类不感谢罗辑。


四、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最好的小说,干净利落。

经典语句:1.文明社会这样消磨自己的心智,把短促的生命浪费在无聊的应酬上实在令人莫解。

2.我没有什么事好说,所以只是坐在那里,装作很有礼貌地津津有味地听着别人谈话的样子。因为我知道这些人谁都和我无关。

3.我们这些人就像从终点站到终点站往返行驶的有轨电车,连乘客的数目也能估计个八九离十。生活被安排得太有秩序了。

4.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五、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名著之首,古典小学的最高峰,无需多言


六、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第一部长篇,元气最足的时候

经典语句:我望着远处村里的灯火,随风飘来嘈杂的人声。母亲撕叫般的哭声时断时续,还有几个女人为了陪伴母亲所发出的哭声。这就是哀悼一个生命离去的遥远场景。刚刚吞没了一个生命的河流却显得若无其事。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在远处哭喊的女人和悲痛的男人,同样也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他们从菜地里割下欢欣成长的蔬菜,或者将一头猪宰杀。吞食了另外生命的人,也会像此刻的河水一样若无其事。



七、汪曾祺《受戒》

自成一派的绝好文笔,最好的汪曾祺

经典语句: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八、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最早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女姓的圣经

经典语句:

1.你千万不能为了某一个人而改变原则,破格迁就,也不要千方百计地说服我,或是说服你自己去相信,自私自利就是谨慎,糊涂大胆就等于幸福有了保障。

2.尽善尽美的计划决不会成功,只有略带一点令人烦恼的因素,才不至于引起失望。

3.骄傲多半不外乎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估价,虚荣却牵涉到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4.欺骗了我们的不是别的什么,常常是我们自己的虚荣心。


九、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恢弘篇章,波澜起伏

经典句子:1.善于等待,就能等到。

2.别离是多么可怕,多么痛苦的事啊!

3.忧郁的笑容含有无比的魅力。

4.如果设想人类的生活可以用理性支配,那么生活的可能性也就被破坏了。

5.女人越不招人喜欢,对爱情越忠贞不渝。


十、史铁生《我与地坛》

珍爱生命,学会与自己和解

经典语句:1.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

2.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3.我什么也没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4.我在这园子里坐着,我听见园神告诉我,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


周慕白1988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我喜欢历史 我推荐

《大秦帝国》

《流血的仕途》

《万古江河》

《万历十五年》

《大唐兴亡三百年》

《五百年来王阳明》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历史的裂变》

《大清相国陈廷敬》

《中国通史》

《民国往事》

《楼兰》

《敦煌》

《风雨张居正》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显微镜下的大明》

《康熙大帝》

《嗜血的皇冠》

《二战全史》

《罗马人的故事》


浮云过太空


这个太多了:

既然要写,我就简单写几本吧:

图1:文学回忆录.木心著

这书是画家,诗人和艺术家木心讲课课件,有其学生陈丹青整理而成。从先秦文学到近现代文学,颠覆了八哥对文学的认知,才知道原来文学史还可以这么写,这么讲,如果能早几年看到这书,估计我会选择中文系而不是看马云看多了选择了英文系。

图2:晚清七十年.唐德刚著

唐德刚是口述历史奠基人,师承近代史大家郭廷以。这本书夹叙夹议,唐在书中提出了历史三峡这个概念,看这书仿佛是听评书人声情并茂的讲评书,原来历史可以这么有温度,我想当年明月在这里找到了不少灵感。建议看台版。

图3: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

能把历史和小说结合起来写成这样,也是一种功力了。当年明月对历史的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我们知道历史不一定要皓首穷经去研究,历史可以写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毕竟历史还是有人组成的。喜欢历史的小伙伴可以拿它当明史入门书去读。

图4:般若经讲记.释印顺著

心经和金刚经是600多卷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和提纲,可以说这两本经书理解透了,并在工作生活中实践。可以说财富,智慧和自信什么都能得到。古来对这两部经书解读的人很多。但是能得到圣严法师和其他高僧大德认可的不多,这本小书不到200页,却浓缩了印顺法师的研究新得。值得推荐。

图5:传统十论.秦晖著

秦教授被誉为中国历史的水管疏通工。看他的书让你知道,我们学的那不是历史,是知识。他的书是把历史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时放在我们面前给我们看,这么精彩,你是不是该在家看看了。我国历来统治者都是阳儒阴法。

图6:铃木大拙说禅.铃木大拙著

八哥看了不少说禅的书,这本深的我意,看完我们不能获得禅,最起码让我们知道禅是个啥东西,又不是啥东西。为什么禅说不得,只能靠体悟。建议对禅和智慧感兴趣的朋友好好看看。

推荐结束了,欢迎给八哥点赞,关注八哥头条号:八哥即兴。八哥还通过抖音做即兴说书,欢迎关注八哥抖音号:八哥即兴。

记得给八哥留言互动呦,爱你,比心心❤️








八哥即兴


自认为读过的书还算可以吧,下面勉强给大家推荐几本吧,都是我自己亲自从头读到尾的那种,而不是从某些必读书单上给你扒拉来的。

我觉得这几本书在我看来算得上好书了,也从某种程度上,这些书中的“灵魂”悄悄改变着我的生活,让我收益一生。

下面我把这几本书分享给大家,希望对您有帮助,也能改变你的人生。

1、《断舍离》

《断舍离》是日本山下英子创作的家庭生活类著作,于2009年首次出版。该书主要讲述了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等于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本书,也是各家推书榜单上面的常客。

其实刚开始看这个书名,我都不知道它说的是个啥,后来也是看见很多书单都推荐这本书,就决定读一下。

没想到,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真的觉得以前“白活”了,我生活在太多琐碎的事情和垃圾的东西之中,这些分担了我很多精力,但是我却“视而不见”。

这就是“思维认知度”不行,你没有站在“断舍离”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人生,所以你也没办法做出改变。

这便是读书的好处,能让这本书的“内在细想”融入到“灵魂深处”,这比看别人“表演”要深刻的多。

我是很“信奉”断舍离的,我觉得大家读完之后,也会爱上断舍离,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网红,直播“断舍离”而很受欢迎,可见每个人都不希望让自己生活一团糟。

但是看别人的直播,只能学到一些皮毛,《断舍离》这本书的精髓,不是教你怎样收拾屋子,而是把“断舍离”变成一种哲学,变成一个概念,来指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有空的话,建议多读读这本书,其实也不用多读,用心读一遍就行了,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书里面大部分的内容,但是“断舍离”的思想却深入骨髓。

它一直在指导我怎样去生活,甚至怎样却工作,怎样去交朋友。

道理都是相通的,这也是“断舍离”为啥能成为一种哲学,一个概念。

2、《人性的弱点》

世界成功学第一书,戴尔·卡耐基成功学教育全书之一!世界上最畅销、最经典、最实用的为人处世参考书。“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这本书算是一个“百科全书”了,里面讲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常读常新的一本书。

用我们今天流行的话来说,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说话”,如何“提高情商”,如何“为人处世”的一本书。

里面讲的一些理论,在现实中,真的很实用。

但是真本书读起来有点“拗口”和“枯燥”,不知道是不是翻译语言的问题,有些段落会让你觉得,这个道理我已经明白了,但是作者还是在“长篇大论”。

就好像我们在上课中,某个知识点已经明白了,老师还是在絮絮叨叨的讲解。

“为人处世”其实是一门复杂深奥的学问,我们现代人喜欢研究“曾国藩”,觉得他的为人处世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曾国藩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厚黑”,而且他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现代人很不一样,有些事情值得借鉴,有些话的确很有道理,但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范例”来参考。

而《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是上升到了一个“研究”的高度,不但给我们例子和解决方法,还总结出了这里面的“哲学”和“道理”,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待问题。

它详细解释了事件背后的复杂的逻辑关系和行为动机,包括但不限于从心理学、生理学、细胞学等角度来阐释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读完之后,或许会让你更加明白自己,也更加明白别人,能更好的和别人友好相处。

总结:

先给大家推荐这两本吧,我觉得这两本真心“惊艳”,读完之后,会让你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会直接用于指导我们的生活。

虽然这两本书都不是“国产”,但是道理都是相通的,除了书中举的例子让我们“别扭”一点之外,剩下的“核心思想”都是实实在在的“真理”。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不过这两本书比较适合有一定阅历和经历的人阅读,太年轻的话,恐怕不是很适合。


太行山下小小强


在分享书单之前,先说一下我的观点:

评价一本书不能一刀切说是好书还是烂书。很多评分很高的书,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写得好,更别说现在市面上各种鱼龙混杂的图书。所以,阅读一本书,只要有2个以上能让我有所启发的观点,这本书我就觉得不错。

1. 老舍 《离婚》

有人说,写尽中国知识分子的两本书,一本是《围城》,一本则是老舍的这本《离婚》。

老舍,不愧是人民艺术家,幽默,讽刺,看似漫不经心的寥寥几笔,每一个人物就已经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就像身边人身边事儿。往往是这样平常人平常事,才让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总能会心一笑,变成共鸣。

老舍自己曾说过,《离婚》这部小说是比《骆驼祥子》更让他满意的一部作品,喜欢老舍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2. 费孝通 《乡土中国》

书名看起来有点土,但内容精彩,逻辑性非常强,章节间层层递进将中国社会和文化讲的十分透彻。

书中并非讲中国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而是在讲秩序、伦理和背后的规律。

费孝通先生旧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后又在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学贯东西,书中也包含很多中西文化的对比,非常值得阅读!

3.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

书名是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是中国思想史,是对中国思想文化从古至今的梳理,对于想系统了解这一方面的读者来说,还是很推荐。

4.[美]特奥·康普诺利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这是一本颠覆我们大多数人思考与习惯书,干货挺多,就是有点啰嗦。

在探讨为什么大家更喜欢拿着手机在虚拟世界聊天,而不愿意与对面坐着的家人朋友进行交流。作者认为,面对面交流或者说现实中的交流需要更多的感情来维系,这种感情的维系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或财力。

虚拟世界的感情则刚好相反,它不需要太多感情或者财力的维系,话不投机可以立马终止对话而不用担心有多少后遗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实交流是 face to face,对话时候思考脑需要随时在线,很累人,所以大家更喜欢虚拟世界里更肤浅的交流。

5.张宏杰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

全书总共三编,第一编主要这中国古代贵族从崛到消亡,他分为春秋战国的贵族精神,汉唐的士族文化,宋朝的平民文化,元明的流氓文化以及清朝的奴隶文化。这一编读起来舒畅,相当不错。第二编及第三编主观性太强,特别感性,论证和结论有点偏颇。

6.王力主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说是常识,其实一点都不常识,是编辑谦虚,完全可以当成一本工具书来用。

比如,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

汉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裤子是露屁股的开裆袴么?

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

黄帝战蚩尤真相是什么?

猪肉的“腥”字本来是什么意思?

7. 骆玉明 《简明中国文学史》

骆玉明老师课讲地好,但是书写地更好。这本书,严格来说,是一本高校教科书。但是作为一本教材,它太过于优秀。思想通透,文笔也好得不得了。

其实,有很多高校教科书真写得不错,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需要,找来读一读,比读哪些个畅销书有意思多了。

8. 艾伦·韦斯曼 《没有我们的世界》

如果人类消失,地球将会怎样?

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霸主,站在食物链顶端,利用自己的智慧,不断为自己创造更大,更舒适的生存环境,地球是否已经超负荷?或者说不久的将来要超负荷?那么,人类会灭亡么?

答案是肯定的。

地球有它生命周期,据说它现在正处于中年时期,它短时间不会灭亡,但并不代表它就能容忍人类的毫无节制的行为:人类会灭亡。灭亡之后大自然会拆毁建筑,让城镇和农田重新变成森林和草原,动物重获新生;我们留下的塑料、重金属和核污染等等有毒的遗产,需要漫长的岁月才能被地球消化;而人类的艺术和文明,会以不同的方式留存下来。

9 .余华 《活着》

余华经典,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

10.叶广芩 《采桑子》 《状元媒》 《去年天气旧亭台》等

如果你喜欢京味小说,那么不可错过这一位。叶广芩被称为“格格作家”,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其境遇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在后来可以说艰难苦涩。但是她从小所接受到的文学艺术的熏陶,从她文字中随处都可以感受到,那是一种气节。

***************************************

读书,是一种感受,因人而异,可能我觉得很好的书,在你那里不过如此,尽管这样,还是希望大家喜欢。

那么,就这样吧。





小郭襄


头条真是太强大了,昨天我正同一个关注了我的朋友私信要电子书,今天就推这样的问题我!

我超级爱看书,也爱收藏电子书,至今已经收藏了几十万本电子书了吧~覆盖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只是工作一忙,都没时间看!

言归正传,对我感触最深的几本书:

1.《活着》

2.《平凡的世界》

3.《白鹿原》

4.《圣天门口》

5《尘埃落定》

6《深宅活寡》

其实还有很多很好的作品,没法一一列举,最后给一个福利大家吧,昨天刚送给网友一些书,顺便一起分享给大家吧,请给这个问答点赞评论一下,别让他沉了,而后私信我。

我免费分享电子书给大家哈!



星星情感故事


你读过哪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好书?

大家好!读多少书,知道多少事。

读一本好书,就等于进一所好的学校。我也读过不少书。像我国的四大名著,武侠小说,言情及保健养生等书籍。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选择书籍上有了区域性的去阅读。

书是智慧的结晶,是最安静的老师。在疫情期间,除了手机也就是看书来打发漫长的假期。一个人坐在安静的角落里,手捧一本书,慢慢的读着,欣赏着内容,一切烦恼,都会慢慢地淡忘掉。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就去读自己适合看的书。

在疫情期间,我有时有些焦虑的状态。正好我发现了一本《不焦虑了》这本书,作者是日本作家安藤俊介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一个人有了焦虑状态,那就要从日常的小习惯着手,常锻炼自己强大的内心,让你在不论何时何地,环境如何变化,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不慌不忙,从容面对。读罢《不焦虑》这本书后,坚持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很快自己就发现自己已经摆脱了焦虑的状态,找到了情绪自治的方式。

《王阳明.•一切心法》,作者熊逸,是一位当代思想家隐士。它以诚意手法,以权威,有趣、真挚、易懂的创作让读者走近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让你去了解真正的王阳明。

提到王阳明这个人。很多人都是从课本中认识到他的,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受儒家文化影响比较深,他的心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有志人士。他给人们最简单的一切心法:就是通过回到内心做好自己及通过坚持做最好的自己,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最好。他曾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自己给人生做减法,要减去一些过度的欲望。要舍去一些东西,该放下的执念,不妨轻轻的放下,试放下一些遥不可及或者成为过去的事物或人,将他们从自己的生命中慢慢化去。让自己身体舒适,精神愉悦。


董辉君


读过的书印象很深的有:

1.《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的经典小说之一,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是第一次借书,还是在初一的时候从图书馆借的。另外就是被书中的主人公罗伯特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震撼了。那时只感觉罗伯特是个大好人。

2.《笑面人》

和丧钟为谁而鸣一起借的,雨果的小说。原谅我没看过《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但这个《笑面人》从侧面说明雨果不愧为世界文豪。全书透着一股悲凉,但笑面人总能给人温暖。这也是雨果浪漫主义的特色。

3.《明朝那些事儿》和《大秦帝国》

个人偏高历史类书籍,这个应该是在高中了。看明朝最早是因为初中迷上了动画片,里面有个卡通卫视放明朝那些事儿,漫画版,很搞笑,印象深刻。后来读到真书了,从此就认定他了,语言幽默风趣,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年明月不仅仅叙史,更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之魂,让人感叹。《大秦帝国》无意中读到,其中商鞅变法,六国纷争,百家争鸣写的出神入化,真实的历史毕竟枯燥,孙皓晖将它变得富有灵性,读起来更流畅。

4.《三体》

作为中国最热门的科幻小说,《三体》果然名副其实。前2部《地球往事》和《黑暗森林》更具故事感,读起来简单有趣,尤其是古筝行动和面壁计划更是精彩。第三部《死神永生》科普知识较多,普通读者读起来有点吃力,但功底的确很深,就是俗称的硬科幻了。


烟尘泪


《毛泽东选集》:革命和社会生活的指南,也是白话文之最高典范;《史记》:文言文之典范,笔力雄健;《聊斋志异》:故事写作之典范,封建社会之大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抛弃小我、贡献于社会之典范;《论语》:个人道德与社会秩序协调之规范;《老子》和《庄子》:中国哲学之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