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如何杜絕“太后干政”的?

firesteal


太后干政是幾乎每個朝代都會遇到的情況,尤其是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皇太后為了保住皇帝的位置,就會出面處理政務,這樣時間久了自然就難以撒手,很多皇太后還對權利十分貪戀,當皇帝年紀比較大的時候,皇權的處理問題也會面臨很多尷尬。但是這類問題似乎乾隆皇帝一生未曾遇到過,因為在乾隆一朝,皇太后似乎沒有過多染指過政事,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乾隆還想了一些方法來阻止太后干政。

乾隆皇帝是有名的孝子,這一點從很多方面都有體現,乾隆皇帝每天都會給太后請安,詢問太后的身體狀況,並悉心照料,每到太后的壽辰,乾隆皇帝也會大肆籌辦,給太后慶祝生辰,而且每當太后過生日,乾隆皇帝還會親自給太后畫幾幅畫來祝壽,而且宴席都是大操大辦,從這些方面都可以體現出乾隆皇帝對太后的重視。不僅如此,太后在晚年時也很喜歡四處遊玩,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都會帶著太后一同前去。在這樣母慈子孝的情況下其實也暗藏著很多危機,皇太后其實也不是真的對權利沒有任何興趣的,從一次母子二人的對談中就可以體現出來。

有一次太后和乾隆皇帝提到了一座寺廟,這座寺廟據說十分靈驗,而太后卻聽說寺廟已經年久失修,所以希望乾隆皇帝可以下令去整修一下。這看似是一件小事,乾隆皇帝當時也答應了太后,但是在乾隆皇帝離開太后的寢宮後,就馬上對太后身邊的下人進行了警告,如果下次還有人將宮外的閒雜事告訴給太后,他們就人頭就不保。事後乾隆皇帝還將此事寫成了諭旨並傳達到太后身邊下人的手中,其實乾隆皇帝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警告太后,所以從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太后雖然年事已高,但是心思還是比較活絡的,她絕對對政事是感興趣的,而乾隆皇帝對太后十分孝順,但是唯獨政事不能讓她插手。

其實在乾隆皇帝登基後,他就曾經警告過太后身邊的下人,為了避免打擾太后的平靜生活,不要將外面的閒雜瑣事告訴給她聽,其實就是旁敲側擊,不讓太后染指政事,所以在乾隆皇帝發現太后對宮外的事情還是如此感興趣的時候,他自然要再次進行嚴厲的警告,所以乾隆和太后之間的關係表面上和諧,其實也在暗中較著勁。


歷史課課代表


任何事情都遵循孤掌難鳴的規律,外戚干政也是如此。通常情況下,都是太后在宮內掌控皇帝,其孃家人則在宮外牢抓軍權,兩者裡應外合才能形成合力,例如東漢時期的粱冀。



公元146年7月26日,金磚紅瓦的洛陽東漢皇宮,年僅9歲的漢質帝正在吃早飯,恰巧那一日御膳房的師傅從民間尋來湯餅的製作土法,沒想到正合漢質帝的心意,不知不覺中就多吃了兩塊,突然一陣哎喲聲嚇壞了伺候的太監與宮女,漢質帝一看情況不對頭就急忙宣李固進宮,因為周圍都是粱冀的的眼線。看到風塵僕僕的李固漢質帝說:“愛卿趕緊給我水喝,這樣我還能活。”卻不曾被急忙趕來的粱冀拒絕了,隨後漢質帝就龍御歸天了。也許有讀者會問粱冀怎的如此大膽,那時因為他不是一般人,其父梁商是漢順帝時期的大將軍,所以門生故吏遍天下,其妹是漢順帝的皇后,獨寵後宮無人敢於爭峰,自己雖然是個紈絝子弟,卻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那麼下文來仔細梳理一下乾隆之母的孃家人,答案也就浮出了水面!



乾隆之母鈕鈷祿氏出身於一般的官宦家庭,其父凌柱祖上是清初開國五大臣的額亦都,但是爵位傳到凌柱這裡時已是家道中落,以至於鈕鈷祿氏嫁給雍正以後仍是格格的身份,其最大的官職也就是不入流的四品禮部典儀,至於鈕鈷祿氏的哥哥們也是平庸之輩,大哥伊通阿是散秩大臣兼佐領,二哥與三哥皆是三等侍衛,四哥伊紳泰則是藍翎侍衛,所以其孃家人的乏力成了鈕鈷祿氏沒有干政的重要因素!


惜緣小歷史


一個明君遇到了一個明事理的老太太,所以沒有出現皇后干政的局面!

講這個故事還要從康熙大帝說起!在四皇子雍正向爺爺康熙推薦了孫子乾隆的時候,康熙爺爺首先去雍正家的後花園,也就是圓明園串了門,先看孫子相貌堂堂,滿腹詩書;次看孫子的媽媽,一臉福相,與世無爭的模樣,於是將孫子帶回宮中撫養。乾隆秉承了爺爺的智慧與父親的果敢。在他主政後,母親提出的第一個私人請求,乾隆表面是完成了母親的願望,私下將母親身邊的工作人員有私心雜念的人來個大換血,聰明的老太太從此再無政治上的訴求。

人生的智慧在於不傷害親人的感情!


水中鷗兒


後宮的勾心鬥角可以說是一個無形的戰場,從漢朝的呂后干政,一直到清朝的孝莊太后,中國歷史上皇太后干政幾乎的事情時有發生。但是乾隆皇帝在防範后妃干政這點他做得比較成功。我們先來看一下他是如何防範后妃干政的。

乾隆是一個孝子,歷史上記載,乾隆當了皇帝以後也經常去給太后請安,儘量陪太后吃飯,皇太后每年過生日乾隆都會撥很多錢給太后辦非常隆重的慶典。而且每年過生日的時候,乾隆都會親自給太后畫上四幅畫,這是一個定例,意思是花多少錢是身外之物,他自己親筆畫的畫更能代表心意。

乾隆他母親特別好動,喜歡旅遊,所以乾隆下江南、去泰山、五臺山等地都帶著他母親。他母親身體非常好,享年八十六歲。在八十五歲的時候還跟著乾隆登上泰山山頂。乾隆對他母親的孝順應該做得非常到位,所以大臣說乾隆是純孝。但乾隆在處理跟他母親關係的時候,有一點,即絕對不允許他母親越過政治界限,干預任何政事。

所以乾隆登基後第三天就給他母親身邊的太監和宮女發了一道諭旨,說宮中之事任由太后作主,宮外之事恐太后聞之心煩,不許向之傳說。這實際上就是對他母親進行了信息封鎖,也就是為了防止其干政。

所以這道諭旨頭幾年執行不錯,但後來發生了一次小小的不愉快。有一次乾隆給母親請安,母子倆坐那聊天,聊著聊著老太后就說,她聽說順天府東面有一個廟挺靈驗的,老百姓有求必應。但是這個廟是明朝時建立的,現在年久失修,快要塌了,皇帝能不能撥點錢修一下。乾隆一聽滿口應承,說小事一樁,馬上派人去修。

但是出了老太后的寢宮,乾隆就把太后身邊的太監宮女叫過來,質問誰跟太后說的這件事。並且念在初犯的份上,每人罰俸一個月,警告如果再有這類事,就會有人掉腦袋。之後乾隆把這番話形成一道諭旨發給這些太監宮女,實際就是發給太后看。乾隆總是很委婉地提醒著他的母親不要干政。




蜀山精靈


乾隆皇帝,是個非常孝順的皇帝,他的生母孝聖憲皇后,也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崇慶皇太后,影視劇《甄嬛傳》中甄嬛的歷史原型。

乾隆雖然孝順自己的母親,但卻不允許太后干政。為了杜絕太后干政,乾隆要求太后宮裡的太監和宮女,都不能和太后說前朝的事情。防止太后干政,結果太后還是知道了外面的事情,或者說太后插手朝廷的事情。

因為這個,乾隆皇帝懲治了太后宮裡的太監。可見,乾隆為了防止太后干政,外戚專權,對後宮管制也是非常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