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为什么那么讨厌犹太人?有什么仇恨吗?

汤圆83443915


德国排犹的时候世界不止中国美国敞开怀抱接收,实际还有巴勒斯坦,可后来的结果如何呢?在中国,犹太人打算以资金为筹码,与日寇协商在东北建国。巴勒斯坦如今已被分裂,且国土可能会被全部吞占。美国如今产业空心化,资本占据主导。二战之前,排犹已成为一种风气,犹太人对所在国家认同度极低,对自身族群认同度极高,这样的人在哪都不会受到欢迎。德国经过一战的失败,经济崩溃,可本土犹太人却联系其他国家犹太资本大发不义之财,以资本掌控德国经济,压榨本土德国人,可以说,即使没有希特勒,犹太人依然会遭到清洗。否则德国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犹太人中有很多好人,但这些好人善事无法抹去其对主体国家的伤害,如果犹太人能够融入所在国,并投入参与进去以国家利益为重,我觉得情况会改观很多。否则就好像今天的巴勒斯坦问题,除美以,连欧洲日本等国家都反对以色列吞并巴勒斯坦,这就说明这么多年之后犹太人并没有改变,而世界对犹太人的印象也没有改变,这不是不说犹太人的问题或不停提及犹太人在二战所遭受的悲惨境遇就能掩盖的过去的


Steven783


对犹太人的憎恶和仇视,是欧洲各国的普遍思潮,只是,纳粹德国把它升级成了对一个民族的“清洗”。

在《辛德勒的名单》里,被救出集中营的犹太人问苏军士兵:我们该去哪儿。

苏军士兵说:你们别往东边去,那边的人讨厌你们。

然后,这位士兵说:如果我是你们,我也不会向西走。

二战后,对德意志民族的仇恨成为欧洲人新的思潮,犹太人作为比较惨的受害民族,他们的遭遇被欧美的政府和媒体连篇累牍地书写、宣传,在道德高地上,对德国人进行奋力鞭挞。

后来,我们知道的,一方面是英美大国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全球犹太人的团结,他们最终在西亚沿地中海地区,一块曾经的“故土”,建立了国家,鉴于千百年来民族的悲惨遭遇的深刻教训,以色列至今都维持着全民皆兵的体制,巨大的危机感使得这个国家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得以在几次中东战争中幸存下来,并不断壮大。

欧洲人对犹太人的憎恶在中世纪就比较根深蒂固了,比吉普赛人还不如。

一方面,出卖耶稣的犹大是犹太人,他的告密使得耶稣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在几乎人人信教的欧洲,离开了宗教,一个人几乎无法生存,鉴于宗教给人的强大精神影响力,使得犹太人至始至终在欧洲人眼里就形象不好。

而犹太人在欧洲流浪2000多年,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犹太教,与天主教世界显得格格不入,一直没有被欧洲人所同化,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情感上,欧洲人就不可能信任犹太人。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欧洲的封建君主们普遍不允许犹太人拥有土地,他们也不能参军,更不能出任公职,封建领主们也不会雇佣他们做事情,最终犹太人除了做生意、做金融,其他也没什么可做,而这些行当在当时是比较被人看不起的,但犹太人经营了上千年,生意做得很好,他们成为欧洲较为富裕的一个阶层。

有钱就遭人惦记,历史上,中世纪的欧洲经常出现对犹太人的系统性迫害活动,君主们对这种活动一般采取放任态度,尤其是到了天灾人祸的时候,有钱却弱势的犹太人就成了欧洲人劫掠的目标,他们被杀害、被抢劫,但政府却选择了沉默,毕竟,能让不满的民众有个发泄的渠道,对于巩固君主们的统治是有好处的。

就这么的,时间一长,对犹太人的歧视和迫害就成了从上到下,从统治者到民间都心照不宣的普遍共识,对犹太人的迫害,民众得到了实惠,却不担心受到惩罚,政府借此平息了民众的不满,保持了统治的稳定。

到了二战,经济危机爆发,在希特勒的鼓吹下,民族主义上升到了高于一切的高度,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德国人的生活水平,纳粹把目标盯上了犹太人,从一开始的驱赶和掠夺财富,直至最终的肉体消灭。


云中史记


我是凯撒,我来回答。要说二战时期德国人为什么讨厌犹太人,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小小的委屈德国人了,德国人确实恨犹太人,而且纳粹德国上台后,极力推行对犹太人极其残忍的种族灭绝政策,从而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浩劫。但准确的说,犹太人在当时整个欧洲几乎都不受欢迎,甚至被长久的妖魔化,实际上,犹太人这种宿命般的悲惨际遇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和宗教上的原因。

先说说历史原因由来

早在古代社会,犹太人就受到埃及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等当时各个强族的征服和统治,不断地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到异国他乡。不过那个时代的掠夺和压迫显然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形态上来,还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反犹主义",因为在当时尚未开化的不同民族之间的争斗中,胜者王、败者奴,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当时那些强大的民族对相对弱小的犹太民族的征服和统治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犹太人有什么弥天之恨,大家都是彼此反复争夺,有时你是征服者,有时你又沦为被征服者,不过尔尔。

图1 / 反映犹太人被驱赶到巴比伦为奴的油画《巴比伦之囚》


要说从何时起,犹太人因为他们所具有的民族特性而受到其他民族的极端仇恨和歧视,准确的说,应该是从基督教诞生之后才开始的。

历史上,基督教在开始时是作为犹太教的中一个异端派别出现的。后来反而发展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而且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本身也是一个犹太人。因此,从一开始这种新锐宗教的传播就受到了当时犹太教正统势力的极度敌视。据基督教的《新约圣经》记载,当时极端保守的犹太教公会对耶稣进行了审判,并将他交给了罗马总督彼拉多。而彼拉多认为耶稣会煽动人们起来造反,便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之死,反而加速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内下层群众中的传播。罗马统治者一开始先是对基督教进行强势打压,宣布它是非法的宗教从而取缔它。但到了公元4世纪初,在取缔无效的情况下,当局突然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敌视态度,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接受基督教,后又进一步将它确定为帝国的国教。局面就这样极富戏剧性的急转直下。

而基督教和犹太教两大教派也就此结下了梁子。一直延续到今天。

图2 / 反映犹太教徒向基督教创始人耶稣投掷石头的钢笔画,由中世纪瑞士画家Urs Graf创作


反犹太人在欧洲的普遍化存在

从早期基督教时代开始,到中世纪,到近代,再到现代,这种对犹太人的巨大敌意在许多国家、和民族中一直持续从未间断,只不过有时隐蔽,有时公开,有时和缓,有时却如暴风骤雨般显露出来。

因为这种普遍化、持久化的敌视,德国人威廉·马尔1879年专门创造出一个术语,用来指代各种形式的对犹太人的敌视情绪和行为。即“Anti-Semitism”,它源于希腊语,原本意思是“反闪族主义”,但实际上它并不是针对说闪米特语的民族,而特指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敌视,中文也翻译为“反犹主义”。

说到反犹主义的普遍性,就要说到前文提及的德国人的“小委屈”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几乎在欧洲所有犹太人生活过的国家里,都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驱逐犹太人的事件。而不仅仅是纳粹德国。这件事上,德国人结结实实的当了回“背锅侠”。


早在1290年,英国就驱逐了其境内的所有犹太人,直到1650年以后才陆续有犹太人重新定居在英国。法国1306年和1394年两次全面驱赶犹太人,直到1789年后法国才重新准许犹太人返回居住。

1492-1497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把境内几十万不愿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全部驱逐一空。 下图就反映了1492年西班牙当局决定驱逐境内的犹太人事件。


匈牙利在1349-1360年,奥地利在1421年,立陶宛在1445年,德国各地在14至16世纪间,都曾以“传染黑死病”等为由驱逐了本国的犹太人。

1772年之前,俄国根本就不允许犹太人入境。后因波兰被其瓜分,大批犹太人便处于了俄国的统治之下,当局才把他们限制在所谓的“栅栏区”内。而在1882年以后,俄国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反犹高潮,很多犹太人被杀死,更多的人被迫舍弃财产,亡命异国他乡。


在大洋彼岸的南北美洲,尽管犹太人定居的时间并不长,但仍无法完全摆脱反犹主义的阴影。在美国、加拿大,在阿根廷、智利、秘鲁、巴西,都曾出现过或大或小的反犹排犹运动,许多犹太人为躲避迫害一再迁移。

图4 / 反映犹太人被从西班牙塞维利亚驱逐的油画

由此可见,除了在东方,反犹现象基本上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说,只要有犹太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反犹主义存在。之所以说反犹主义具有深刻性,是因为它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文化偏见和种族歧视,在某些国家已发展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顽疾。在这些国家里,反犹运动往往会演化为大规模的暴力行为。犹太人遭受的除了人们言行中的憎恶和嫌恶,还有抢劫财物、驱逐、殴打、折磨,甚至屠杀。 而这一切,竟然都逃脱了法律的规制,成为了一种赤裸裸的“合法”行径。

尽管犹太人只占人口比例的很小一部分,但这些国家却仍将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为了管控犹太人,甚至应运而生了一个专门词汇,“Ghetto”,即“隔都”。这种在一个城市中划出来强迫让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区域居住区四周有墙,将它与城市的其他部分完全隔离开来,只有一个有两扇厚实大门的入口,并由基督教徒严密把守,天黑后基督教徒就不得再进去,犹太人也不能再出来。我们经常在二战纪录片中看到纳粹建立的犹太人隔离区,殊不知,这种“隔离区”的雏形,早在1516年意大利的威尼斯就已经出现了。

不仅隔离,而且信奉反犹主义的人还给犹太人加上了众多莫须有的罪名,比如:他们喝非犹太人的血,他们带来了各种瘟疫和传染病,他们会偷偷在水井中投毒,他们是谋害耶稣基督的罪魁祸首,他们密谋征服整个世界等等。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图5 / 反映19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犹太人隔都的油画作品


反犹的持久化

犹太人受到的歧视和迫害,从时间上看,数千年来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一个英国种族主义者豪斯敦·斯图尔特·张伯伦在其著作《19世纪的基础》中声称:犹太人是一个没有生存价值的种族,它的任务只是破坏日耳曼民族的纯洁和“繁殖一群假希伯来人混血儿,即一个在体质、精神和道德上无疑都发生了蜕化的民族”。

图6 / 20世纪乌克兰反犹漫画,一个“极善敛财”的犹太商人坐在尸骨中专注的数着金币


反犹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绝对不是由某种单一的原因引起的。它的形成包括了宗教、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原因。总的来说,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反犹主义的主要成因基本是按宗教一社会一经济一政治这个轨迹递进发展的。没有中世纪的宗教缠斗和社会压迫这个因,也就不会有后来近现代的经济冲突和政治迫害这个果。如果没有长期的歧视和偏见,也就不会发展到后来灭绝种族的大屠杀。

而人类之间日积月累的敌视和仇恨,终究酿成了日后犹太人所受的弥天大难。


进击的凯撒


在人类文明上,任意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屠杀,源头往往只有一个:种族差异带来的宗教和民族分歧。


民族和宗教差异

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先后对欧洲地区的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活动,据统计:在上世纪早期,德国纳粹所杀害的犹太人数量达到了恐怖的600多万,这在人类文明史上都非常罕见和残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产生了如此大的仇恨?原因有四:

第一是民族问题。德国在当时以日耳曼民族为主体,而犹太人则与阿拉伯人同源,称作“犹太民族”。日耳曼人和犹太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以严谨沉稳而著称,而后者带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聪敏投机。这样一来,严谨的日耳曼人必定会不可避免的同相对聪明的犹太人产生矛盾,进而引发战争甚至屠杀。


第二则是宗教问题。日耳曼人同欧洲其他的大多数国家一样,素来信奉的是基督新教和天主教,而犹太人信奉的大多是犹太教。虽然犹太教和基督教有着颇为微妙的同源关系,但随着历史发展,早已演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宗教主义,这便是德国人二战时无法容忍和排斥犹太人的第二个因素。

反人类思想与财富的勒索

第三是纳粹“单纯”的反人类思想。纳粹在二战时期以极端种族主义而臭名昭著,所以对于当时德国本土而言,不允许有任何的其他民族可以分庭抗礼,甚至生存。在纳粹的思想中,德国只能有一个民族,那就是日耳曼民族,这也是犹太人被屠杀的主要原因。

第四点是经济利益,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引发战争的本源。犹太人以聪慧而闻名,聪慧的品质也让犹太人受益匪浅,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这在金钱如纸的战争年代来说,无疑就是一块鲜美的蛋糕,不论是谁都难以视而不见。所以希特勒在当时将手伸向了犹太人的怀中,从而获取大量金钱来支持自己的军事扩张。

总而言之,纳粹对于犹太人的屠杀,就是一场以宗教、种族差异为名头,勒索和抢劫财富的反人类行动,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仇恨。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如果大家身边生活着欧洲当年的那些犹太人,那么大家肯定也对他们喜欢不起来。

犹太人是一个非常排外的外来人群,他们来自于几千年前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在他们失去了家园后,他们就如同那些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一般来到了欧洲。

这点,首先是很多欧洲人不喜欢犹太人的原因,毕竟如果大家自己所住的村子里涌进来一大波那难民,大肯定家也不会喜欢他们。

虽然很多人口中说得很好,说什么愿意接纳难民,但是真等他们抢占了大家的工作资源、生活资源,真住进了大家的家中,那么大家是否还会说这样的话,就未可得知了。

教派差别

当然,这点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毕竟现如今很多国家的族群都是由不同族群融合在一起构建而成的,只要按照正常的融合趋势发展,其实犹太人并不会那么受到欧洲人讨厌。

但是犹太人的一些做法,却使得他们始终融入不了欧洲的氛围中,始终受到欧洲人的排斥。

在犹太人来到欧洲之后,他们并没有被欧洲的环境所感染,仍一直坚持着他们的犹太教信仰。


这点是为很多欧洲人所不能接受的,因为在欧洲,人们只信仰着一个宗教,这个宗教就是基督教,对于他们来说,信奉着犹太教的犹太人就是实打实的异教徒。

因此在欧洲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那些被基督教徒所掌控着的欧洲国家一直没有承认犹太人的身份,没有在历史中给予他们和欧洲人平等的地位、权利。

如果他们在历史中早早的就放弃了他们的犹太教信仰,那么在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他们必然成为欧洲的一部分、融入到欧洲人的群体中。

宗教上的区别,也是欧洲人讨厌犹太人的重要原因。

犹太人排外

此外,犹太人的排外也是他们不被喜欢的重要原因。

在犹太人来到欧洲各个国家后,他们汇聚到一起组成了相应的聚居地,平常,他们不愿意、也不屑于跟欧洲人交流或者混居在一起,在他们眼中,他们自己才是上帝的子民、才是这世界上最高贵的族群。


我觉得只要是个正常人,受到这么一些外来者这个傲娇的回应,都不会喜欢得起来。

最后,犹太人的富有也是欧洲人讨厌他们的重要原因。

仇富以及犹太人放高利贷

在历史中,因为欧洲的国王们一直禁止给予犹太人农田、土地,所以犹太人为了在欧洲存活下去,他们只能去从事了一些跟手工业、商业有关的工作。

长久以往,犹太人在历史中就积攒下了丰富的商业经验以及拥有了强悍的商业基因。

在土地时代里,这样的经验和基因或许无法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但是当发展到了工业时代后,这些东西却幻化成为了帮助犹太人在商业天空中飞翔的翅膀,帮助他们在欧洲的商业天空中肆意飞翔了起来。


在第2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大多数国家的财富就绝大部分被这些犹太人给包揽了起来,成为了奠定他们商业皇座的资本。

而这些财富,也正是欧洲人仇视他们的原因之一。

虽然很多人都不肯承认,但是仇富心理却是真真正正根植在很多人的内心之中,以前的欧洲人也不例外,在看到犹太人这些外来者在自己的土地上赚到如此丰厚的钱财以及大肆放高利贷的时候,他们内心中对犹太人的厌恶之情就更加激烈起来。

并不只有德国仇恨犹太人

最终,欧洲人对犹太人的仇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了。

最开始爆发排犹活动的国家是德国,在希特勒的号召下,很多以往就非常痛恨犹太人的德国人纷纷对那些有钱的犹太人大打出手,除了军警之外,很多寻常的百姓也在自觉主动下参与到了排犹活动中。

接下来,他们在自己国内或者其他被他们占领的国家设置了一个个集中营,通过这众多集中营展开了对犹太人的迫害,以至于使得多达600万犹太人不幸丢掉了性命。



而不仅仅是德国在二战中对犹太人展开了迫害,在其他众多欧洲国家,比如欧洲犹太人最多的波兰,也发生过不少当地民众自动袭击犹太人的事件。

从这种种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对犹太人的仇恨在欧洲是整体性的,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德国仇恨犹太人,只是其他欧洲国家没有出现希特勒这样的人物来点爆他们的仇恨罢了。


孤客生


这个问题非常沉重,但不够准确,因为犹太人被人嫌,并不是二战时才有的事情;而且讨厌犹太人的,不只是德国。

说起犹太人,很多人会想到富豪、财团,毕竟连今天的华尔街也是犹太人的天下,这些只占美国总人口2%的犹太人,却拥有美国70%以上的财富。不仅如此,犹太人获得的诺贝尔奖总数占到诺奖的1/5以上。

但就是这样一个如此优秀的民族,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却备受迫害,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政策,使超过600万犹太人死亡,占到欧洲犹太人总人数的2/3,其罪行罄竹难书。

那么为何纳粹德国要对犹太人下此毒手呢?他们对犹太人有着怎样的仇恨?静夜史认为有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原因。

虽然西方世界普遍信仰的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但和犹太教仍然有较大差异。其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犹太教不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并坚持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这让犹太人更加封闭和小众。

在基督教世界,普遍认为出卖耶稣的犹大是犹太人,这使得犹太人几乎天生就是基督教世界的敌人。

公元一世纪罗马摧毁耶路撒冷后,犹太人流落到世界各地。在西欧,由于犹太人坚持信仰使其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而无法融入当地的犹太人必然难以获得土地等生产资料,这使得犹太人只能从事商业等非农产业,犹太人通过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

而这又激起了西欧民众的仇富心理,加上犹太人在经商过程中唯利是图,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有典型体现,使得富裕的犹太人很容易成为欧洲社会的众矢之的,历史上欧洲很多国家都曾不断掀起反犹浪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论轴心国还是同盟国,都不待见犹太人,这就让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有了“替天行道”的味道。

相比于欧洲其他国家,德国和犹太人矛盾更尖锐,因为犹太人自称是“上帝的选民”,而德国曾经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一度控制西欧大陆,皇帝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这使得德国人对不合作的犹太人极度痛恨。

作为欧洲十字路口的国家,一战后德国的崛起承受着四面八方的压力,如何能在实现自己野心的同时又不受到周边英法苏等国的干涉,成为希特勒首要考虑的问题,犹太人毫无疑问是非常好的选择。

作为二战最大的战犯,很多人认为希特勒有精神疾病,特别是在对待犹太人问题上。很多人甚至指出希特勒和犹太人存在过节,比如犹太医生没有救活希特勒的母亲,使希特勒对犹太人恨之入骨。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论调,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希特勒不会将自己的儿女情长用在治国理政上,这不利于他称霸欧洲甚至世界的梦想。

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最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的抑制第三帝国。

屠杀犹太人,一方面可以佐证希特勒的日耳曼种族优秀论调,消灭劣等民族犹太人乃是大势所趋,这尽可能团结了德国民众。

因为在一战期间,有教无国的犹太人趁德国深陷战争泥潭大发战争财,甚至垄断了欧洲的经济命脉;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德国失业人口高达800多万,而很多犹太人优哉游哉地攫取财富,这让死亡线上挣扎的德国民众对犹太人恨之入骨。

而屠杀犹太人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夺取犹太人的巨额财富。1932年上台的希特勒,想要建造第三帝国大厦,需要海量资金。除了向容克大资本家借贷,掠夺犹太人是最高效的生财之道。通过掠夺犹太人的财富,希特勒修建大型工程,同时疯狂扩军备战,成为二战的欧洲策源地。

整个二战期间,纳粹铁蹄下的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己的身家,而且失去了生命,而且更残忍的是,他们的尸体也和随身携带的金银一样,成为纳粹德国的“战略资源”,比如尸体的油脂可以做香皂。

不过,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屠杀犹太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大开杀戒的,他们的屠杀随着德国在苏德战场的失利逐渐扩大,并最终杀死了600多万犹太人。在二战后期,屠杀犹太人不仅是纳粹德国凝聚人心、获取资源的重要方式,更是希特勒发泄不满的重要途径。

所以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某种程度上说并不是偶然。

愿这样的灾难永不重演。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实际上,在欧洲的历史上,并不只有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对犹太人怀有仇恨,自中世纪以来,犹太人便一直为欧洲人所唾弃。英国著名戏剧学家莎士比亚有一部堪称经典的作品《威尼斯商人》,其中的大反派夏洛克便是犹太人。然而,读过《威尼斯商人》的读者会发现,夏洛克似乎并么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夏洛克在之前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被安东尼奥等威尼斯商人所歧视,后来安东尼奥在夏洛克处贷款,结果无力偿还,需要履行割肉的协议,但又被鲍西娅的“巧舌如簧”所反杀,没有能够拿回属于自己的钱。可以说,倒是安东尼奥等威尼斯人对犹太人处处刁难,而作为威尼斯管理者的威尼斯公爵,在司法上也对犹太人大加歧视。

喜剧来源于生活,莎士比亚笔下夏洛克的来源,便是千千万万流落欧洲的犹太人的真实写照。而犹太人在欧洲人眼中,也是“奸商”的形象。因为犹太人善于经商,且思维活跃,其在欧洲多从事与商业有关的行业,如商品买卖和高利贷的投放,因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遭到欧洲人的嫉妒,因而欧洲社会对犹太人非常排斥。再者,欧洲人信仰的基督教,其《圣经》乃是新约,主要以耶稣信仰为主;而犹太教的《旧约》则信奉耶和华本人的启示,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而言,基督教和犹太教存在冲突,因而基督徒对犹太教徒也具有宗教思想上的仇恨。

随着时间的推移,排斥,歧视犹太人的思想,已经成为了欧洲社会的一种社会意识。希特勒的排犹主义思想,源头在于此处。

二战爆发之前,犹太人在德国的社会中,占据着大量的财富,这是希特勒排犹主义产生的现实因素。一方面,通过宣扬对于犹太人的仇恨,来转移因为德国经济不景气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打击犹太人,夺取其钱财,可以增强纳粹自身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排斥犹太人,有利于其宣扬雅利安人优越论,为希特勒“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提供所谓的理论依据。

因而,纳粹德国在希特勒的动员下,从官方到民间,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排犹主义运动,给犹太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制造了人类文明历史上最为惨无人道的悲剧。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同盟国是绝对正义的一方,因为反对纳粹的军事行动,代表了人类的良知,体现了人类的纯良,维护了人类最为崇高的正义。


庭州行者


说起德国为什么要仇恨和屠杀犹太人时,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希特勒读书的时候,曾经遭受过一个犹太学生的长期欺辱,因此他内心非常讨厌犹太人,所以等到他执政德国后,就开始残酷的报复犹太人。

虽然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它显然是典型的民间故事而已。因为,如果没有广大群众对犹太人长久以来的不满和讨厌,希特勒就算要要屠杀犹太人,也很难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

从这层意义上说,与其说是希特勒想屠杀犹太人,还不如说他顺应了当时德国大多数民众的潮流。 那么,为什么德国的大多数人会如此讨厌犹太人呢?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就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末年,广大底层百姓对那些地主乡绅和官僚阶层的仇恨是一样的,甚至而言,就和我们现在很多人仇视某些有钱人和官员是一样的道理。

只不过,因为我们现在绝大对数人,都还能够很好的活下去,所以大家的不满,也就在口头上说一说而已,很少会有实质性的行动。

但问题是,当时的德国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末年,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不起来反抗就只能活活饿死,所以他们的不满,只要有人敢挑头,瞬间就会成为燎原之势。



回到当时的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那可谓是惨不忍睹。

首先,很多工业性城市成为废墟,还有40%的领土被战胜国们给瓜分;其次,德国要向战胜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相当于350亿美元的黄金),这相当于当时德国财政收入的20多倍,直接让德国政府长期出于负债状态。

为偿还这笔巨款,德国政府大量不得不发行国债,以至于国内通货膨胀,经济面临崩溃。据记载,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下,当时德国一个鸡蛋要8000万马克,一杯啤酒要1.5亿马克,原来一分钱一张的邮票变成了500万马克一张,整个德国可以说是民不聊生。

雪上加霜的是,后来法国和比利时又除尘机占据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于是掐住了德国的经济命脉,这直接让德国国内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搞到最后很多德国人来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维持不住。

更要命的是,在1929年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德国国内几十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农民破产,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几十万被活活饿死,至于活着的人,也只能每天靠捡垃圾吃野菜度日,毫不夸张的说,当时德国的广大底层百姓,都已经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线上。



但与此同时,因为德国信奉自由经济,国家不过分对经济进行干涉,所有那些有钱人,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他们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把粮食一把火烧掉,也不愿意降价销售,更不愿意拿来救济底层百姓,所以在很多底层百姓心目中,这些有钱人,恐怕没一个好东西。

在当时德国的有钱人中,犹太人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群体,他们在一战期间,通过倒卖军火,大发国难财,后来又借着经济危机,让很多中小企业破产,从而垄断了德国的不少行业。当然,还有其他有钱人也是这样做的,犹太人只是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而已。

只不过,因为犹太人属于是外来民族,背后又没有能够保护自己的国家,再加上他们所信奉的犹太教,和德国人信奉基督教,长期出于敌对状态,所以自然而然会成为很多人眼中的肥羊和软柿子。

于是,等到希特勒上台后,他承诺改善德国百姓的生活状况,让每个人每天都有牛奶和面包。当然,大家知道这需要钱,对于政府来说,发展经济也需要第一桶金,除了找其他国家借款外,最快最要有效的办法,就是将那些有钱人和资本家的私人财产,变成国家的财产。

只不过,希特勒所代表的也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是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他不可能搞出针对所有资本家们的革命运动,在这种背景下,他只能挑选这其中的部分有钱人和资本家进行打击,于是乎,犹太人作为这个群体中的“肥羊和软柿子”,很荣幸的被希特勒选中。

接着,在希特勒政府的舆论引导下,德国广大底层百姓将对有钱人和资本家的痛恨和不满,都发泄到犹太人身上,于是犹太人很快成为过街老鼠,遭到德国的残酷屠杀。至于这些犹太人的财富,自然就转移到希特勒政府的手中。


我是赵帅锅


德国对犹太人的仇恨心理,是被希特勒极端偏执的反犹太情绪给扩大了,极端仇恨犹太人的是希特勒


说起犹太人,很多人会想到富豪、财团,毕竟连今天的华尔街也是犹太人的天下,这些只占美国总人口2%的犹太人,却拥有美国70%以上的财富。

一战后,德国受到了重创,经济下滑,民众的生活水平变低,每年还要赔款。民众的情绪十分不稳。而德国境内的犹太人却凭借他们的勤奋和聪明,生活要比一般的德国居民要优质。激起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对犹太人的仇恨。激起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对犹太人的仇恨。之所以厌烦他们是不是就是因为他们很富有呢?在二战的期间,德国有很多的集中营,这些集中营就是犹太人的地狱,抓到的犹太人都在这里被杀死,被希特勒彻底洗脑的德国人,完全丧失以理性著称的民族禀性,陷入人性的疯狂当中,德国对犹太人的仇恨心理,是被希特勒极端偏执的反犹太情绪给扩大了,极端仇恨犹太人的是希特勒


历史自由学


一、历史原因

在历史上,犹太人在很长时期内是没有国家的,犹太人分散在欧洲各地,被迫从事商业活动,遭到封建地主的排挤和仇视。犹太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虽然历经磨难,但也造成犹太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因而更加遭到其他民族的仇视。

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居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代代遗传,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二、宗教原因

宗教原因是希特勒乃至欧洲人自古对犹太人反感的根源。中世纪主流反犹的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犹太教不承认新约,不认可耶稣是上帝的儿子。

虽然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是从犹太教中延伸出来的。但在天主教和基督教看来,正是犹太人犹大出卖了耶稣基督。基督教跟犹太教之间的根本冲突是双方教义不同,再加上按照基督教的教义,犹太教是不应该存在的,所以他们便对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憎恶之至。

三、经济原因

犹太人在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时候,在经济领域已经崛起,欧洲银行业的30%-40%都是掌握在犹太人手里,希特勒为了掠夺财富要反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国内的犹太人掌控了国家的主要财富,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希特勒贪婪地伸向了犹太人,企图掠夺犹太人的财富,从而摆脱经济危机,于是出现了“水晶之夜”等抢劫犹太人的事件。

四、文化原因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者,希特勒坚信日耳曼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而犹太人是最“卑劣的民族”,为了保证纯种的日耳曼血统,禁止双方通婚,最后更是发展成犹太人集中营,大量屠杀犹太人。

当这四方面的原因聚合为一体时,从而在德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反犹太运动,最后竟然演变成了对犹太人民的屠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