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歷經一年的等待,《王國》第二季終於迴歸了。這部韓劇自上映以來,就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它將“美式喪屍”元素與“東方宮鬥”元素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種嶄新的雙重懸念,讓觀眾通過劇集走進歷史上的“李氏朝鮮”,一起感受世子李蒼命運的起伏跌宕。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王國》劇照

《王國》又名《李屍朝鮮》,它的故事背景,正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李氏朝鮮時期。

李氏朝鮮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公元1392年,高麗權臣李成桂在松京(今朝鮮開成)自立為王,遷都漢陽,更其名為漢城(今首爾),是為“李氏朝鮮”

這個王朝歷經500餘年,於1897年改名為“大韓帝國”,並最終在1910年因被日本吞併而滅亡。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李成桂

《王國》的故事主線,也正是李氏朝鮮和日本的另一場較量有關,那就是發生於16世紀末的“壬辰倭亂”,也即明朝第一次抗倭援朝戰爭。

一、《王國》背後的“壬辰倭亂”

公元1591年,壬辰年,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向當時的朝鮮國王李昖(也就是《王國》中喪屍國王的歷史原型)提出要求,允許他的大軍從朝鮮過境,入侵明朝。

李昖接到書信後十分疑懼,馬上將有關情況嚮明朝進行了通報,但他本人顯然對日本的侵略野心準備不足,沒有料到這只是豐臣秀吉出兵的藉口而已。

果然,在沒有獲得李昖答覆的情況下,豐臣秀吉找到了開戰的藉口,他於1592年動員了全國30餘萬兵力,悍然發動第一次侵略朝鮮的戰爭。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壬辰倭亂

1592年4月,倭寇九個軍團共計15萬多人渡海,他們先於釜山登陸並佔領之,接著又陸續發動東萊之戰、尚州之戰,並接連攻克。

由於朝鮮承平日久,不修武備,而朝廷又麻痺大意、疏於防範,在接連丟失忠州、稷山等重鎮後,國王李昖竟放棄抵抗,一路北逃,又致使漢城、平壤相繼陷落。

《王國》劇中將這位狼狽出逃的國王李昖寫成一具被人控制的行屍走肉,結合歷史背景來看,這是多麼辛辣的諷刺。

由於李昖的逃跑主義和朝鮮軍力的羸弱,倭寇在朝鮮幾乎沒有遇到太多抵抗,他們水陸齊頭並進,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幾乎佔領朝鮮全境。留給李昖的只有靠近遼東半島的義州一帶。

在《王國》第二季的開頭,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趙學州鼓動

安炫用“生死草”製造出了不怕刀砍斧剁的行屍,一舉扭轉了戰局。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王國》劇照

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幫助李氏朝鮮趕走倭寇、贏得勝利的,不是什麼喪屍,而是一支來自遼東的大明精銳之師。

二、萬曆皇帝抗倭援朝

在漢城、平壤相繼失陷後,儘管李昖一路倉皇北逃,但他仍然做了兩個重要的決定:第一是把朝廷一分為二,自己帶領一支,由世子李暉(劇中李蒼的歷史原型)作為備胎帶領另一支,以應付不測;第二則是立即向“老大”明朝求救。

而在此時,明神宗萬曆皇帝也在時刻觀察著朝鮮半島的戰況。

朝鮮竟然能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幾乎喪失全境,速度之快讓人大跌眼鏡。在明神宗看來,朝鮮的“不抵抗”,其中可能有通敵放水之嫌,於是他派出使者到朝鮮觀察。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李昖

面對明神宗的使者,李昖不顧一國之王的體面,率領他的滿朝文武痛哭流涕,懇請明朝速速派出兵馬相救。

對於出兵援助朝鮮,明朝朝堂上已然達成共識。而明神宗在消除了對李昖的誤會後,也馬上拍板決定出兵朝鮮,他在安慰李昖的敕書中說:“當念爾祖宗世傳基業,何忍一朝輕棄,亟宜雪恥除兇,力圖匡復!”

隨後,他下令詔名將李如松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軍,剋期東征朝鮮。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李如松

三、李如松東征

李如松,今遼寧鐵嶺人,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長子。1592年,李如松參與平定了“哱拜叛亂”,因而獲得明神宗的賞識。

在平定“壬辰倭亂”中,隨李如松入朝的兵力並不多,只有3萬餘人,而倭寇兵力卻多達15萬餘人。

在軍隊構成方面,雖然明軍大部分是其精銳王牌部隊——遼東鐵騎,但可惜的是,朝鮮乃一多山丘、水田的小國,而遼東鐵騎的特長是在平原地區縱橫闔捭,與他們相比,擅長陸地步戰的倭寇反而更佔優勢。

在軍事裝備方面,明軍和倭寇各有千秋。明軍火器以“大將軍炮”最為兇悍,其威力巨大在實戰中讓倭寇聞風喪膽,而倭寇則以鳥銃、打刀見長,更加善於單兵作戰。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倭寇

1、首戰告捷

公元1593年1月底,李如松率軍渡江進入朝鮮。2月初,明軍抵達平壤城下,開始用火炮攻城。

史料記載:“俄而發大炮一號,各陣繼而齊發,音如萬雷,山嶽震搖。亂放火箭,煙焰彌數十里,咫尺不分。”

在明軍猛烈的炮擊下,平壤城防很快崩潰,李如松率軍攻入城內,一戰“斬倭首一千二百八十五級”,取得入朝後的首次大勝。

攻克平壤後,李如松又派其弟李如柏率八千精兵攻打開城,迫使倭寇焚城而走。

明軍入朝不到半個月,就相繼收復平壤、開城和朝鮮北方四道。面對明軍的犀利攻勢,倭寇不得不收縮防線,用重兵守衛漢城,伺機與明軍決戰。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壬辰倭亂

2、碧蹄館之敗

收復平壤、開城後,李如松乘勝追擊,一路南下,公元1593年正月底,明軍抵達離漢城只有三十里的碧蹄館,在這裡,他們與倭寇發生了一場遭遇戰,史稱“碧蹄館之戰”,也是明軍入朝以後的首次大敗。

對於這一場失利,《明史》中的記載是:

“官軍既連勝,有輕敵心。二十七日再進師。朝鮮人以賊棄王京告。如松信之,將輕騎趨碧蹄館。”

入朝以後,由於明軍連戰連捷,李如鬆開始輕敵。再加上這時倭寇用計,派朝鮮人向他提供了假情報,說:倭寇已棄城而走,漢城城內空虛。

這讓李如松更加放鬆了警惕,結果導致以輕騎兵為主的明軍在碧蹄館“猝遇倭,圍數重”,被倭寇的伏兵團團包圍。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王國》劇照

混戰中,倭寇發起“斬首行動”,直取李如松本人(“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揮李有聲殊死救,被殺”),李如松的部將趕來相救,被倭寇殺死。幸好他的弟弟李如柏、李如梅及時出手,“射金甲樓墜馬”,才讓李如松化險為夷。

碧蹄館之敗,《明史》多有隱晦,並未交代明軍傷亡的具體人數,只說“官軍喪失甚多”。

而在日方的史料中,明軍的傷亡數字是一萬餘人,甚至“江水為之不流”,這多少有些誇張了。

3、收復漢城

碧蹄館之戰後,明軍與倭寇進入僵持階段,由於當時已到朝鮮雨季,明軍的重型火炮無法運輸,因此李如松便分兵據守平壤、開城等地,對漢城圍而不打。

而戰機說來就來,3月初,倭寇分兵攻打幸州,李如松則趁機派出敢死隊,潛入倭寇屯糧的龍山,將這裡的糧草付之一炬。

《王國》背後的歷史:擊退倭寇的不是喪屍,而是一支大明精銳之師

壬辰倭亂

失去了龍山大倉,盤踞在漢城附近的數萬倭寇陷入無糧下飯的艱難境地,他們只能放棄漢城,退守釜山,並嚮明軍提出議和。

而李如松得以兵不血刃收復了漢城,李昖成功車駕還都,重為朝鮮之主。

不過,由於此前倭寇的破壞,漢城已經斷糧,城內竟發生了“人相食,有死者,頃刻屠割,血肉狼藉”的慘劇,而這一幕,也像極了《王國》第二季末尾,喪屍在王宮內爭相食人的場面。

明神宗派李如松入朝後,在天時、地理都不利於的情況下,明軍很快收復了朝鮮三都,平定了“壬辰倭亂”,這種功績對於李氏朝鮮來說,如同再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