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旧八景——“小山丛竹”完成复建

“小山丛竹”是泉州旧八景之一,也是古城生态修复城市“七个一示范项目”。“小山丛竹”复建项目2019年3月正式开工,现已建设完工。


“小山丛竹”地处泉州城北,面积不大,却因唐代欧阳詹、宋代朱熹和近代弘一法师等名家大儒曾在此活动而闻名。此次复建,市城管局通过寻访文史专家,同时查阅历史文献和部分照片,尽可能还原了“不二祠”、“过化亭”、“诚正堂”、小山书院等建筑,并对原有的“晚晴室”进行了修缮。为了保持建筑风貌,还成立了园林古建筑专家组,对建筑工艺、材料等全程把控,采用旧料,按传统工艺建设。

泉州旧八景——“小山丛竹”完成复建


泉州旧八景——“小山丛竹”完成复建

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规划建设科科长 洪海港

“在古建施工方面,坚持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像对原有的建筑“晚晴室”,我们专门委托了文管部门制定了修缮保护方案,在施工工艺方面,我们聘请了泉州古建非遗传承人来承担施工,采用传统施工工艺,精雕细琢,确保做到修旧如旧。”

泉州旧八景——“小山丛竹”完成复建

据史料记载,园内原有低矮山丘,翠竹环绕、古木参天,环境极为幽雅。为了尽可能还原环境,市城管局成立了绿化技术组,从苗木选择、配置、树型等方面层层把关,在保留园内原有乔木的基础上,打造了以竹为主的核心景观。

泉州旧八景——“小山丛竹”完成复建

泉州旧八景——“小山丛竹”完成复建

泉州市公园管理中心规划建设科科长 洪海港

“在苗木配置方面,主要突出了小山丛竹的竹文化,种植了黄皮刚竹等十来个品种的竹子,并点种了朴树、红果冬青、刺桐等乡土树种,尽力营造清幽雅致的意境。”

泉州旧八景——“小山丛竹”完成复建

据悉,在项目验收移交后,相关部门将根据小山丛竹“历史文化公园”的定位,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业态,重现“小山丛竹”昔日风貌。该项目还将于周边的莲同寺、城隍庙等形成一定规模的多元宗教文化休闲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