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船舞和端公腔

旱船舞和端公腔

《旱船舞》是集多種行船動作、表演、說唱、鑼鼓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表演藝術。

城關鎮東與兩省三縣交界(即安徽省、江蘇省、五河縣、泗洪縣、嘉山縣),西鄰頭鋪鎮,南靠淮河接朱頂鎮,北與雙忠廟鎮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營造了城關鎮獨特的環境優勢,四通八達的水路旱路,帶來了南北不同的文化。正因為如此,城關鎮衡臺社區的旱船舞經過幾代藝人的精心加工,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旱船舞成為民間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五河及周邊地區廣為流傳。旱船舞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人物性格鮮明,語言活潑生動,表演者通過撐船、划船、順風行船、逆風行船、掌舵、晃船、數碼頭、耍戧等細膩的表演動作和詼諧幽默的語言,使旱船舞的表演活靈活現,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旱船舞》是漢族的民間表現藝術,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不斷創新,豐富了旱船舞的表演形式,在本地區民間藝術形式中佔有主要的位置,它是淮河流域優秀的民間表演藝術之一。

旱船舞和端公腔

端公腔是以說唱為主要構成部分的曲藝藝術形式,其中又夾雜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剪紙、雜技、武術等表現形式。

端公腔源於道教,由悼念亡魂、驅鬼避邪的祭祀活動演變而成,開初只唱宣揚輪迴迷信的神鬼故事,後來受戲曲的影響,不斷增加一些娛人的民間故事或流傳的戲文,逐漸變成了一種酬神賽會的表現形式。

懷遠端公腔的演唱,大都選擇在傳統或喜慶節日,如年頭歲尾、端午中秋、婚嫁喜慶等。一般安排在夜晚,場地選擇在十字街口或較大的場院。端公在中間坐唱聽眾依牆圍坐四周,因之,唱端公腔俗稱“靠壁”。演唱者手持直徑三十多釐米的圓形單面鼓,鐵圈做框,鼓面蒙以狗皮,鼓柄下端配以鐵環,左手握鼓柄,右手執條擊鼓,邊打邊唱。擊鼓時有節奏地搖動鼓柄,鐵環叮噹有聲,和諧悅耳。端公腔興盛時期,每逢冬閒取暖,夏夜納涼之時,男女老幼相聚一處,通宵達旦,盡興方散。

安徽不少地方戲曲,如黃梅戲、泗州戲、廬劇、淮北花鼓戲

等一些唱腔,都吸取端公腔中的一些成分。

據老藝人推算,懷遠端公腔從清代中期已經形成,清末至民初為鼎盛時期。近百年來,名噪一時的端公腔老藝人有大羊子、小羊子、小鐵匠、小林子、小尾巴、小咬子、老嗓子、唐二、高毛、周長江等數十入。此外,還有不少酷愛端公腔的玩友,平時也能單獨演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