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020年這個春天,疫情籠罩大地。封城,封市,封村……一道道封令,讓人倍感疫情的嚴峻性。

這個時候,足不出戶,居家閉門是最安全的。每天,打開手機,刷著新聞,關注著疫情的發展,成了大家最重要的心事。疫情的每個數字,都牽動著億萬人的心。這個春節,大家都響應國家,響應政府的號令,不外出,不聚餐、不串門、勤洗手、戴口罩,自覺做好個人的防控工作,這也是對國家的一份貢獻。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春天,也是一個非常時期。作為一名普通百姓,我也能從每天的新聞中讀懂疫情有多嚴重。防控疫情是當前壓倒一切的工作重心。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我們看到一批批黨員幹部投入戰疫的第一線。排查、登記、走訪、宣傳、監督……成了他們每天的家常便飯。在城市的交通要道,在村鎮的交通路口,一個個戴著口罩,戴著工作袖套的工作人員24小時連續工作。一批批醫護人員、白衣天使,離開家,離開親人,投入抗擊疫情,與病毒較量,和生命賽跑的前線。我們看不清他們的臉,聽不清他們的聲音,但我們可以看到每天治癒出院的人數在一天天增長。作為疫情的重災區,更是牽動著全中國人的心。一批批骨幹醫護人員奮勇報名支援武漢,一支支部隊投入武漢,一批批捐助物資源源不斷運往武漢……武漢,因為疫情的嚴重封城了,但它沒有成為孤城。千萬個目光投向武漢,醫護人員來了,解放軍來了,志願者來了,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也來了。荊楚大地,因為一場疫情,成為了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也因為一場疫情,成為凝聚愛心的主陣地。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些日子,聽到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八十多歲、七十多歲的鐘南山、李蘭娟老院士,在抗疫第一線忘我工作。因救治病人一直沒有回家的醫生,在手機屏幕上,在醫院門口和親人孩子隔空隔路擁抱;堅守在各個卡點的交警、維護秩序的警察在路上向親人默默致敬揮別;不知名的流浪漢走到捐助點捐上千元不留名;將熱飯熱菜口罩悄悄送到執守點送到派出所而後轉身快速離開的陌生人……這些故事每天都在身邊,在他鄉,在每一個戰疫的前後方,一幕幕地發生著。這些感人的故事,像春天的小草一樣,悄悄地生長;像春天的花一樣,靜靜的綻放。武漢的市民無法出門,他們便相約打開窗戶,走近陽臺,九百多萬人同城同聲共唱國歌,高歌《我和我的祖國》。歌聲響徹武漢夜空,響徹荊楚大地。激動的淚水迅速飛濺,與飄落的春雨匯聚在荊楚大地,流向奔流的長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必勝!中國必勝!疫情面前,危急關頭,我們看到了民族的力量,看到了民族的信心。這股力量,像衝破嚴冬臨寒而開的春梅。這股信心,如衝破千山萬壑的春江水,流向廣闊的原野。中華大地上再一次上演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阻擊戰。所有的海陸空力量吹響了集結號,全國億萬人民以壯士斷腕的氣魄投入了一場空前的“浴血奮戰”。

危難當前,這個春天,我們的腳步不能走得很遠,去親近那些熟悉而又親切的花草樹木。也不能爬得很高,去看看詩意綿綿的長天落日。但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滿前戶”,春天的陽光穿越千山穿透叢林,照進我們的窗戶。我們可以聽到一聲聲“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像一股股暖流湧向我們的心口。我們離春天其實很近很近。伸手,便可以擁抱春風。舉頭,便可以仰望《春江花月夜》。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把武漢還給我們,把我們還給武漢”,“把平安中國還給我們,把我們還給平安中國”,這是我在2020的春天,聽到的最動人最美麗的詩句。“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沒有一個冬天不可以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在這個春寒料峭的日子裡,有你有我還有他,天涯咫尺皆是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