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少城鄉居民在交養老保險時會交低檔的而不交高檔的?應該如何選擇?

好運165843037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時,選擇低檔次而不選擇高檔次,你會錯過什麼待遇?

現在不少城鄉居民在參加養老保險的時候,往往選擇最低檔次繳費。最低檔次繳費是多少呢?100元一年。當然各個地方並不相同,有的地方是200元,有的地方是1000元。很多參保居民覺得錢還是放自己手裡實在,又不虧本,是這樣嗎?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什麼?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2014年國家合併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而建立的統一城鄉的養老保險新體制。

它的建立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有也有一份養老金待遇。我們要建立一個覆蓋全民的養老保險大體系。

2018年,被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數已經達到了9.4億,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是4.19億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是5.24億人。


繳費檔次低的會失去什麼?

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是這樣的,每年繳費100元檔次,待遇會是最低的。而且很多國家的福利政策,也不能夠享受得到。

第一,參保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跟職工養老保險並不一樣,個人繳費國家是有補貼的。比如個人按照100元檔次繳費,國家補貼30元,進入個人賬戶裡的錢數不是100元,而是130元。未來計算養老金的時候,我們就會按照相應的個人賬戶餘額計算。

國家補貼的標準是繳費檔次越高,補貼越高。一般補貼檔次是30元到100元,但是一些省市將有關檔次提高至300多元。比如寧夏自治區按照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20元,河南省按照5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40元,上海市按照33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575元。

第二,養老保險穩定、增值快。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理財方式都是將這筆錢存銀行。目前的銀行利率也就在3%~4%之間。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收益,也是有政府統一運作的,普遍在4%~5%以上。

國家正在推動各地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託中央財政代管。2017年中央財政代管的基金收益是5.3%,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受委託管理的養老保險基金收益是5.23%。目前,委託中央代管的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到位9000多億元。

實際上,存在自己手裡最大的問題是管不住自己,很有可能會拿去用掉。這樣就攢不到養老金了。

第三,養老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待遇。

基礎養老金是國家全額補貼的待遇。全國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是88元每月,各個地方會在中國家標準基礎之上進行額外補貼。不過受各地財力的影響很大。黑龍江省只有90元每月;河南、湖南、湖北、吉林、雲南是103元每月;北京市達到了800元每月,而上海市則是1010元每月。基礎養老金基本上人人相同,全國普遍的標準在100~120元之間。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它是關係參保人退休待遇高低的決定性因素。

很多人說參保居民每月領取500元的養老金就可以滿足了,但是僅憑每年100元的繳費是做不到的。想領取500元的養老金,差不多退休60歲的時候個人賬戶要有5.6萬元,這樣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400元,再加上100元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就能領取500元了。

差不多按照2500元檔次繳費,15年就可以領取這樣的養老金待遇。畢竟人生的勞動力階段有30到40年,相信絕大多數人是可以做到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如果我們去世的早,個人賬戶的餘額是家人可以繼承的,也就不存在虧本的可能。如果我們比較長壽,將個人賬戶的餘額領取完畢了,國家也不會降低我們的退休待遇,會有國家補貼個人賬戶養老金,保證我們的待遇不變。一般活到75歲以後,都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國家待遇了。

結論

所以,按照較高檔次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非常有好處的。

不過關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應對重大疾病和變故不強的問題,還是希望國家能夠創新方法允許在參保人群在迫切的時候提取個人賬戶的部分餘額,以做應急使用。這樣大家參保時可能會更放心,積極性也會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