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有情人終成兄妹更狗血的是,你拿動物當寵物,它卻把你當同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情愛一事,或許許多人皆秉持著,如若一切如初,不經由歲月的沖刷而消逝該有多麼美好。一切一如最初,沒有悲傷,便只有填不滿的喜悅。

但時間流轉,一切都不會因一時的幸福而停留,類似《雷雨》中的“狗血劇情”,亦偶有發生,這世上,依舊有人為了情愛而痛,其中之一,便是有情人終成兄妹。除此之外,更加狗血的便是人把動物作為愛寵,愛寵卻視你如同類。

比有情人終成兄妹更狗血的是,你拿動物當寵物,它卻把你當同類?

有情人終成兄妹

有情人終成兄妹,並不是什麼創世之舉了。中國有話劇《雷雨》,周萍和四鳳的不倫之戀令許多人感慨命運的捉弄和無情,同母異父的兄妹互相吸引,互相喜愛,甚至懷孕,是如此不倫之事。但這樣的不倫之事,並非偶然,是有依據的。

這種依據的提出者,本身便是一個遭受了“有情人終成母子”痛苦的當事人——芭芭拉·岡尼婭。她在年輕時誕下一個兒子,但因各種原因最終選擇拋棄了這個孩子。

而二十六年之後,她和已經成年的兒子重逢,本應該是母團圓的美好結局,但芭芭拉·岡尼婭腦海中浮現的是淫慾,這樣的狀況,令她十分震驚。

當然,這種本不該存在的慾望最後都未能付諸行動,並且在結婚之後,她的慾望便消失了。為了合理的解釋這一現象的產生和分析原因,她特意出書,並且第一次提出了“遺傳性性吸引”的概念。

芭芭拉·岡尼婭在書中解釋,她之所以會對自己的兒子有這種不該有的遐想,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二人之間早期母子親密關係上的缺失,這種缺失亦可能存在於兄弟姐妹之中。

比有情人終成兄妹更狗血的是,你拿動物當寵物,它卻把你當同類?

但凡兩個血緣親近之人在早期不一起生活,便很容易造成後期為了彌補這種缺失所發生的不該有遐想。這種感情的缺失,很有可能令兩個人發生性行為。

所以,遺傳性性吸引亦解答了有情人終成兄妹的荒謬。縱然在世俗眼中離經叛道,但所有的發生,都絕非純屬的巧合。

例如《雷雨》中的周萍和四鳳,互為兄妹,卻一無所知,彼此之間的血脈牽引,互生情愫,最終釀成悲劇。或許有人會譏笑這不過是話劇,不能當真,但現實中,“有情人終成兄妹”是真有其事的。

在2007年2月的英國某報上面,刊登過一則“有情人終成兄妹”的驚世駭俗報導,其主人公便是定居於德國的帕特里克和蘇珊兄妹。

他們彼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知道對方和自己的關係,故二人很快互相吸引,相愛並誕有四個孩子。最終一切被揭露之時,二人都不曾後悔彼此當初的選擇,並且蘇珊更是表示希望和帕特里克一直生活下去。

比有情人終成兄妹更狗血的是,你拿動物當寵物,它卻把你當同類?

關於遺傳性性吸引,實則是基因中決定的。通常而言,人的擇偶標準無形之中更趨向於和自己相似的人,不論是長相,還是興趣、個性。有血緣關係的人之間互相的性格、相貌會有更大的相似性。

當然,這樣的吸引並不需要有太大的恐慌,如若父母兄妹一起長大,這樣的性吸引便不會產生,這便是“韋斯特馬克效應”

。而這種與遺傳性性吸引不同的效應,產生的原因是自我認知的完善和不斷的社會壓力造成的他們心理上的極度排斥,這是本能的排斥感和厭惡感。

而比有情人終成兄妹更加狗血的,想來便是“我把你當寵物,你把我當同類”的動物和人之間跨越種族的“愛情事故”了。

動物和人的“愛情”

遺傳性性吸引是源於彼此屬於同一物種之下的長久缺失的情況,而克服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烙印現象”。

比有情人終成兄妹更狗血的是,你拿動物當寵物,它卻把你當同類?

何謂烙印現象,便是剛獲得生命不久的小動物追逐最初看到的能動生物,併產生依賴情況。為了驗證這一現象,曾獲得過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奧地利動物學家拉德·勞倫茲就從事過一項研究,並取得了肯定的結論。

勞倫茲將一批即將孵化的鵝蛋分成兩份,一份由鵝媽媽親自孵化,一份放入孵化器中孵化,目的便是確保孵化器中的鵝蛋破殼而出之時,最先看到的便是他。結果顯而易見,孵化器中的鵝將勞倫茲視作母親,即便是勞倫茲將這批鵝送回鵝媽媽身邊,它們亦選擇跟隨他。

後來勞倫茲將兩批分開的鵝混在一起,它們都會自覺跟隨自我認知中屬於自己的“母親”,而這份自我認知,便是“烙印現象”

在這個實驗當中,鵝還只是將勞倫茲視作“母親”,但通過烙印現象,是能夠影響生物成年之後的擇偶偏好的,這種偏好,被稱為“性印記”,亦是造成動物對人產生“愛情”現象的本質原因和生理衝動,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上世紀末的美國獵鷹。

比有情人終成兄妹更狗血的是,你拿動物當寵物,它卻把你當同類?

上世紀末,美國獵鷹由於殺蟲劑的廣泛運用,慘遭滅頂之災。僅存的獵鷹被終點圈養保護起來,但由於人工孵化的雛鳥長時間和飼養者一起生活,它們對自我的認知不夠清晰,它們視飼養者為母,並且擇偶被同化為人類,對於同類不存在交配的興趣。

於是,為了獵鷹的繁殖,名叫萊斯·博伊德的美國人設計了一款“愛情頭盔”用於收集獵鷹的精子。所以,便有了看似荒誕不羈的

人類和獵鷹的“交配”,最終,亦是這種荒誕不羈令瀕危的獵鷹種群得以拯救。

而在1967年9月,倫敦動物園的雌性大熊貓姬姬亦有過這樣的表現,它對於同種族雄性的求偶表示了拒絕,卻向動物管理員表現了一次完整的性展示。

時間流轉,在歲月的長河中好似發生了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最初的人,缺乏思考和認知,便都將其歸於靈異和鬼神,但當不斷的發展和研究,人的認知不斷提高,便能夠明白一切的發生都是有據可依,包括一直不容於世的許多“特殊情況”。

比有情人終成兄妹更狗血的是,你拿動物當寵物,它卻把你當同類?

有情人成為兄妹是因為“遺傳性性吸引”,這種衝動源於基因和長時間的親情相處確實,生物的本能便是被相似者互相吸引,只是清醒的血緣關係認知令人在心理上產生了極大的牴觸和反抗,所以有了“韋斯特馬克效應”。

而為了打破遺傳性性吸引,便是要重視“烙印現象”,一個物種在生命之初就需要不斷的加強彼此的認知,這也便是“你那動物當寵物,它卻把你當同類”的根本原因。

歸根究底,一切都並非偶然,對於親情,對於寵物和人類之間的關係,所有人都需要有一個準確的認知,而非選擇逃避或者寵溺。理性面對,正確處理,才是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