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门前不栽竹,房后不栽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友君


"门前不栽竹,房后不栽树"可能是某地的风俗,不一定适应全国所有的农村,一乡一俗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是存在的。

总的来说,我国民间对民居的环境非常重视,一般情况是门前忌种大树,但并不是说,房屋的周围不能种树,也不能种竹。只是在树种的选择上有讲究,在所种的竹和树与房屋的距离上有讲究。

(民居)

门前不栽竹

要理解“门前不栽竹”,就要准确理解“门前”的概念。过去,人们从风水的角度来讲,“门前”和“屋前”在范围上来说是有区别的。“门前”一般仅指大门前,或者堂屋门前(无庭院大门的民居),“屋前”是指整个房屋的前方,两者所指的范围不是一回事。如《相宅经纂》卷四说:“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门庭前”种枣指的就是门前的空地,可以种枣树。“四畔有竹木青翠”,“四畔”就是房子的周围,当然就就包括房屋前面,也就是说,房屋前面还是可以有竹的存在,至于是栽种的竹,还是自然生的竹,皆可。

“门前不栽竹”与门前禁种大树,道理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不要遮挡大门的视线和光线,造成一种非常阴暗、阴森和压抑的感觉。过去,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大门忌有直的物体与门相对,如直路、直水(流水的溪、河、沟等)直杆、直墙、直角(拐角)等,认为这些如箭,把直路称路箭,把直水称水箭,把直墙角等建筑物称暗箭,把立物称立箭或立剑。民间大都以门前空旷,出门见天,视野开阔为好。因此,很多地方,门前忌种各种植物,也忌放大型物件,认为是“拦门”,也称“拦路虎”。这些说法虽然带有风水迷信色彩,但从房屋的布局结构来看,确实不合理。

(房后有树古民居)

房后不栽树

我国民间大多数地方都没有房后不栽树的禁忌,只是在树种的选择上非常讲究。比如,古代人在房屋四周种树的品种的选择上,有“东种桃柳,西种桅榆,南种梅枣,北种奈杏”之说,这四个方位,肯定有一个是房子后面。又如,民间有“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宅后就是房后,可以种榆树。

那么宅后为什么能种榆树呢?榆树属速生树种,长得快,枝繁叶茂,在北方有利于防风和御寒,据科学研究成果,榆树具有极强的吸附毒气和烟尖的性能,种在房后可净化空气和保护环境,看来民间所说的榆树“百鬼不近”也是有所指,具有一定的道理。

我国很多地方对房后种树没有禁忌,只是对树种有禁忌。如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地方就有这样的民谣:“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门前不栽鬼拍手。”桑与丧、散谐音,因而犯忌。柳,过去老人去世后,民间送殡多用柳枝作哀杖、招魂幡,因忌之。鬼拍手指杨树,其叶迎风作响,似有人拍手,故忌之。民间有“屋后不栽槐”之说,原因是古代人有尊槐的风俗,在古代,槐树代表吉祥、长寿和官职,栽于屋后认为是对槐树的不敬,其他没有多的说法,看来此种禁忌,纯粹出于古人对槐树的崇拜,出于一种礼,而不是对住宅有妨害。

(树林环绕的古民居)

古人虽然在房屋四周种树和竹没有禁忌,但的按民间的习惯,一般不种乔木树种,乔木长成后高大、有的树冠遮天蔽日,大风时易被吹倒,砸毁房屋,一些树木易空心,树上寄居蚊虫及一些小动物,易遭雷击,对房屋居住的不安全,另外树荫太大,雨季易寄生病毒,不利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古人不仅不在门前种大树,也不在房屋的周围种大树,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