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敦煌菩薩”竺法護


說起敦煌地區的佛教文化,幾乎每個人都會想到莫高窟和千佛洞,想起石窟裡豐富多彩的雕塑和壁畫,還有藏經洞中的數以萬計的佛經。它們是敦煌佛教文化的一張名片。


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說起敦煌佛教的成就,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這些石窟中的佛造像,我們今天介紹的是敦煌佛教的另一個成就:譯經,而其中的關鍵人物叫做竺法護,當時人把他稱為“敦煌菩薩”。在鳩摩羅什以前,竺法護是最好的譯經僧。


■ 竺法護西行取經


據《高僧傳》記載,竺法護的先祖來自月氏,後遷居到了敦煌郡。竺法護八歲出家,跟隨外國法師竺高座修行,博覽六經,遊心七籍。


在晉武帝時期(公元235年-公元290年),京城中雖依然修建了寺廟、佛像等,而大乘方等經典似乎被帕米爾高原所阻,還沒有傳播到西晉的都城中來。因此,竺法護髮下宏願,立志宣廣大乘之道。


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帕米爾高原


後來,他跟隨師父西行取經。不知過了多少年,他遊歷了西域三十六國,學遍三十六國語言,帶回大乘經典百餘部。


根據《古今譯經圖記》的記載,竺法護譯經的時長將近半個世紀,起於公元265年,止於公元308年。其中,公元284年到公元291年之間無一年間斷,《正法華經》《光贊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等就是這一時期翻譯出來的。


而公元271年到283年期間長達十三年的時間裡,沒有譯經記錄。有學者推斷,竺法護西行遊歷三十六國,收集百餘部經書回國,或許就發生在這十三年間。


■ 竺法護東行譯經


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回到中國後,竺法護從敦煌出發,前往長安。途中,他一直孜孜不倦地翻譯經書,將西域帶回來的經典翻譯成西晉時期通行的語言文字。《高僧傳》的作者慧皎和尚,評價說:“經法能在中國廣為流傳,是竺法護的願力啊!”


到達長安之後,竺法護在長安青門外修建寺院,精進行道,他的德名傳播在外,有非常高的聲望,有數以千計的僧徒願意追隨著他,跟隨竺法護修行佛法。因為他來自敦煌,所以當時的人都稱竺法護為“敦煌菩薩”。


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竺法護的弟子中有一位在家居士聶承遠,他和他的兒子道真也曾學習梵語,此外還有虞世雅、竺法首、孫伯虎等,他們都是竺法護的弟子,大家跟隨竺法護一同翻譯經書,通常是竺法護口譯,他們來執筆。


■ 感應溪流


晉武帝末年,天下紛亂,竺法護隱居在山林中。山中有一條清澈的溪流,竺法護常常取用溪水來洗淨自身。


有一回,樵夫上山採薪時將溪邊的水弄髒了,小溪很生氣,它收起水流,露出乾涸的溪底。竺法護徘徊在小溪邊上,不禁感慨:“因為做人缺少品德,導致溪水停流。可如果溪水永遠乾涸,我就沒有辦法在這裡生活,只好搬家了。”


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聽到竺法護這樣說,乾涸的小溪立刻湧出清澈的水流。彷彿山水有靈,也希望大德能夠留在自己身邊。


東晉時期的名僧支道林為竺法護寫過一首《贊像詩》:“護公澄寂,道德淵美,微吟穹谷,枯泉澈水。邈矣護公,天挺弘懿,濯足流沙,領拔玄致。”說的就是這件事,竺法護澄澈靜寂,他卓越的品德感動天地,當他在天地間,在山谷中微吟,乾枯的泉水即刻流出清澈的水流!

在鳩摩羅什以前,他是中國最好的譯經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