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妲己:加速商朝滅亡的妖后?實為古今第一怨女

前些時間,流量大劇《封神演義》非常熱播,劇中混亂的劇情設定與五毛特效令大家吐槽的同時,大家對於妲己的人物設定也有很大興趣。

蘇妲己:加速商朝滅亡的妖后?實為古今第一怨女

《封神演義》中妲己為冀州候蘇護之女,被其父獻給商紂王做妃子,因被狐妖附體,唆使商紂王做出一些慘無人道的事情,諸如炮烙之刑、挖比干心、剖孕婦腹觀察嬰兒性別。周滅商後,將妲己五花大綁,押往刑場斬首示眾。在殺死妲己時,連劊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願替其死。浩哥其實是很喜歡飾演蘇妲己的王麗坤,可惜,對這部劇實在沒有好感。

閒話少敘,切入正題,讓浩哥聊一聊妲己在歷史中的真實形象吧。

蘇妲己:加速商朝滅亡的妖后?實為古今第一怨女

據《國語·卷七晉語一》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這就是說妲己是紂王征戰得勝的“戰利品”。商紂王發動大軍,攻擊有蘇部落,部落首領選擇投降,進獻牛羊馬匹,還有美女妲己。

《史記•殷本紀》記載,殷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如果按《史記•殷本紀》裡的說法,紂王可謂殘暴之極,但若按民間《封神演義》裡的演繹,妲己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的,所以紂王才變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會有《封神演義》這般附會。

蘇妲己:加速商朝滅亡的妖后?實為古今第一怨女

商紂王天資聰穎,才力過人,繼位後,他發動戰爭,開疆擴土,也算是一位勇武皇帝,不過他更多被的被人稱為暴君,他剛愎自用,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朝堂頻發矛盾,而先前不斷挑起戰火導致的國內兵力空虛,牧野之戰中被一舉擊潰,身死國滅。

 《列女傳》曰:妲己者,殷紂之妃也。紂伐有蘇,有蘇女以妲己。美而辯,用心邪僻,誇比於體,戚施於貌。紂好酒淫樂,不離妲己,所譽者貴之,所憎者誅之。

但妲己真的憑一己之力覆滅整個國家嗎?當時周武王立誓要滅掉商朝,是基於政治發展與私人仇恨所產生的態度,商朝的滅亡是因為大力經營東南,重心已經轉往長江下游地區,使得中原一帶空虛,周人才得以乘機蹈隙。

蘇妲己:加速商朝滅亡的妖后?實為古今第一怨女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周朝建立後,抹黑商朝是必然的,可以從醜化妲己作為切入點以達到抹黑紂王的目的。因為在現有的甲骨文文獻中,並沒有記載妲己惡行的篇章,只有紂王惡行的記錄,而那些正史記載,全都是後世所作。

大家都知道,紂王有個罪名是殺死忠臣比干。

而在春秋時期,關於紂王的罪狀還只限於“比干諫而死”,到了戰國時期,比干的死法就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呂不韋的門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漢朝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有了更生動的演繹,說是紂王剖開他的心是為了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而在晉朝,皇甫謐因為職業是醫生的緣故,寫些文史文章的時候,也不免會犯些職業病,又演繹出紂王在妲己的慫恿下,還解剖了懷孕的婦女,要看看胎兒形狀。紂王縱是不好,也不至於如此之壞。後世書生們根據個人好惡,紛紛加工演繹,以訛傳訛,其謬豈不大哉?

而關於紂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傳說,周時的文獻沒有記載,春秋時也沒有,可到了戰國末期,韓非子突然很生動地描繪起來:“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臺。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

蘇妲己:加速商朝滅亡的妖后?實為古今第一怨女

據說韓非子口吃,可文章非常雄辯,這樣充滿想象力的文字便是明證。但那時諸子百家個個口才了得,為了推銷個人的主張,論證自己的觀點,不免只顧激揚文字,“強”詞奪理了。很多論據,也多是“想當然耳”。便是“不虛美,不隱惡”的司馬遷,有時也會潤潤筆。譬如他在韓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礎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間”的合理想象。當然,在他之前,已經有人在酒池面積上大做文章,說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飲者三千餘人為輩。” 這樣的想象力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蘇妲己:加速商朝滅亡的妖后?實為古今第一怨女

也許,在他們看來,反正紂王形容得再荒唐也無妨。歷史的另一個目的便是警示後人嘛,於是,他們的想象和潤色,便常常顯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馬遷之後的史學大家劉向,就把紂王鹿臺的面積升級為“大三里,高千尺”,而晉朝的皇甫謐覺得還不過癮,一咬牙,把鹿臺的建築面積提高了十倍,達到“高千丈”的地步。

蘇妲己:加速商朝滅亡的妖后?實為古今第一怨女

同時,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級。從《尚書》裡討伐紂王的一句“聽信婦言”開始,到《國語•晉語》:“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呂氏春秋•先識》:“商王大亂,沈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都還是不太離譜的合理推斷,再到後來,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濃厚,寫出來的史料也就愈生動,直到後世的《封神演義》,因為沒有史家的顧慮,加上歷代文人提供的諸多素材,演繹起來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惡女的罪名,也終非她莫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