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妲己: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实为古今第一怨女

前些时间,流量大剧《封神演义》非常热播,剧中混乱的剧情设定与五毛特效令大家吐槽的同时,大家对于妲己的人物设定也有很大兴趣。

苏妲己: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实为古今第一怨女

《封神演义》中妲己为冀州候苏护之女,被其父献给商纣王做妃子,因被狐妖附体,唆使商纣王做出一些惨无人道的事情,诸如炮烙之刑、挖比干心、剖孕妇腹观察婴儿性别。周灭商后,将妲己五花大绑,押往刑场斩首示众。在杀死妲己时,连刽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浩哥其实是很喜欢饰演苏妲己的王丽坤,可惜,对这部剧实在没有好感。

闲话少叙,切入正题,让浩哥聊一聊妲己在历史中的真实形象吧。

苏妲己: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实为古今第一怨女

据《国语·卷七晋语一》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这就是说妲己是纣王征战得胜的“战利品”。商纣王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部落首领选择投降,进献牛羊马匹,还有美女妲己。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如果按《史记•殷本纪》里的说法,纣王可谓残暴之极,但若按民间《封神演义》里的演绎,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的,所以纣王才变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残忍的事来。据说有苏氏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所以才会有《封神演义》这般附会。

苏妲己: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实为古今第一怨女

商纣王天资聪颖,才力过人,继位后,他发动战争,开疆扩土,也算是一位勇武皇帝,不过他更多被的被人称为暴君,他刚愎自用,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朝堂频发矛盾,而先前不断挑起战火导致的国内兵力空虚,牧野之战中被一举击溃,身死国灭。

 《列女传》曰:妲己者,殷纣之妃也。纣伐有苏,有苏女以妲己。美而辩,用心邪僻,夸比於体,戚施於貌。纣好酒淫乐,不离妲己,所誉者贵之,所憎者诛之。

但妲己真的凭一己之力覆灭整个国家吗?当时周武王立誓要灭掉商朝,是基于政治发展与私人仇恨所产生的态度,商朝的灭亡是因为大力经营东南,重心已经转往长江下游地区,使得中原一带空虚,周人才得以乘机蹈隙。

苏妲己: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实为古今第一怨女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周朝建立后,抹黑商朝是必然的,可以从丑化妲己作为切入点以达到抹黑纣王的目的。因为在现有的甲骨文文献中,并没有记载妲己恶行的篇章,只有纣王恶行的记录,而那些正史记载,全都是后世所作。

大家都知道,纣王有个罪名是杀死忠臣比干。

而在春秋时期,关于纣王的罪状还只限于“比干谏而死”,到了战国时期,比干的死法就生动起来,屈原说他是被投水淹死,吕不韦的门客则说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汉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有了更生动的演绎,说是纣王剖开他的心是为了满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而在晋朝,皇甫谧因为职业是医生的缘故,写些文史文章的时候,也不免会犯些职业病,又演绎出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还解剖了怀孕的妇女,要看看胎儿形状。纣王纵是不好,也不至于如此之坏。后世书生们根据个人好恶,纷纷加工演绎,以讹传讹,其谬岂不大哉?

而关于纣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传说,周时的文献没有记载,春秋时也没有,可到了战国末期,韩非子突然很生动地描绘起来:“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苏妲己: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实为古今第一怨女

据说韩非子口吃,可文章非常雄辩,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文字便是明证。但那时诸子百家个个口才了得,为了推销个人的主张,论证自己的观点,不免只顾激扬文字,“强”词夺理了。很多论据,也多是“想当然耳”。便是“不虚美,不隐恶”的司马迁,有时也会润润笔。譬如他在韩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础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间”的合理想象。当然,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酒池面积上大做文章,说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 这样的想象力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苏妲己: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实为古今第一怨女

也许,在他们看来,反正纣王形容得再荒唐也无妨。历史的另一个目的便是警示后人嘛,于是,他们的想象和润色,便常常显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马迁之后的史学大家刘向,就把纣王鹿台的面积升级为“大三里,高千尺”,而晋朝的皇甫谧觉得还不过瘾,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筑面积提高了十倍,达到“高千丈”的地步。

苏妲己:加速商朝灭亡的妖后?实为古今第一怨女

同时,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从《尚书》里讨伐纣王的一句“听信妇言”开始,到《国语•晋语》:“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再到《吕氏春秋•先识》:“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都还是不太离谱的合理推断,再到后来,年代愈久,想象力就愈浓厚,写出来的史料也就愈生动,直到后世的《封神演义》,因为没有史家的顾虑,加上历代文人提供的诸多素材,演绎起来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恶女的罪名,也终非她莫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