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軍事大國需要裝備RPG嗎?

張淑苗


時至今日,俄羅斯步兵班都還是裝備RPG7V和RPG26的。下面這張圖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蘇聯軍隊以及俄羅斯軍隊中步兵班的火力配備,裡面都是包含一具RPG火箭筒的。

RPG這東西是早年間,一線步兵班在交火中,短兵相接的時候,摧毀敵方坦克用的,1949年蘇聯推出RPG2,1961年又推出了RPG7。現在俄羅斯步兵班裝備的是改進型的RPG7V2,以及傘兵型號的RPG7D3。現在俄羅斯又推出了RPG30以及最新型號的RPG32。

RPG這東西呢,是早期一線步兵班和坦克肉搏用的,但是現在呢,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了,RPG這東西根本就對付不了。但是現在俄羅斯的RPG30則是不同了,破甲能力也遠比老式的RPG7要好,長相也更加現代化了,而不是那個看上去就老掉牙的RPG7。下圖為RPG30。

這東西其實就是個單兵反坦克火箭筒,但是功能卻又不僅僅侷限於反坦克,他可以對付一些輕裝甲,也可以對付一些掩體什麼的,比如水泥牆、混凝土牆這類的東西,都可以解決掉。RPG僅僅是火箭筒中的一個,俄式火箭筒而已,提到RPG,人們意識裡可能就是海盜用的那個東西,而實際上不只是這個,全世界都有同類型的武器。

現在美軍裝備的是瑞典出品的AT4,你打個巷戰什麼的,這東西很有必要。如果對面一個皮卡架著一挺機槍,直接把火箭筒拿出來就可以摧毀了,打樓房內藏著的機槍手狙擊手,也是十分有效的。


軍武文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需要。

大家知道以色列吧,他的軍隊是24小時備戰的,因為隨時可能被阿拉伯人群毆。

以色列裝備的武器基本都是自己研發的,之前主要是美製,沒有蘇制武器。

然而,以色列國防軍包括特種部隊都是裝備一部分RPG的。

為啥?

就是因為因為RPG很實用。

它最大特點就是很輕,可以單兵隨身攜帶;操作簡單,老百姓訓練幾天也可以掌握;非常實用,可以對付裝甲武器、可以打工事,用殺傷榴彈還可以對付敵人士兵;價格低廉,火箭筒和火箭彈都非常便宜,不值幾個錢。

到了今天,世界大部分戰場還是可以看到RPG7火箭筒,未來至少15年仍然會保持這個現狀。

在最近的阿富汗圍剿塔利班的治安戰中,美軍的悍馬經常被RPG襲擊,一些悍馬還被擊毀。

對此,美軍其實沒有好的辦法。因為RPG在阿富汗就像AK47一樣,到處都是,防不勝防。

大家注意,美軍在阿富汗的悍馬是可以防彈的,還裝備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等武器。

如果塔利班沒有RPG,其實就無法對付悍馬,光捱打不能還手。

老古董RPG對於塔利班有著極大的意義。

如果說這是治安戰,游擊戰。

在車臣戰爭中,車臣武裝分子使用包括RPG火箭筒在內的輕型反坦克武器,將裝備精良的俄軍裝甲部隊打得落花流水。

參戰俄軍2200輛坦克和裝甲車輛,有225輛被徹底摧毀,受傷的不計其數。

而車臣武裝沒有重型反坦克武器,甚至沒有反坦克導彈,依靠的就是RPG這種武器,能夠將世界第二的軍事強國打的一塌糊塗。

如果車臣武裝沒有RPG,他們面對2200輛坦克裝甲車絕對是一籌莫展,只能舉手投降或者用人燒瓶對付了。


薩沙


軍事上一個為“RPG”的名字,他到底是什麼

說起RPG,大家肯定不陌生。幾乎每一場“治安戰”題材的好萊塢大片,都會有或多或少“RPG”的略帶恐懼的吼聲刺激著我們耳膜。而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RPG7/69式40火箭筒是RPG中的傑出代表,而這個RPG,並不是單指蘇聯的火箭筒,RPG其實是“Rocket-Propelled-Grenage”,也就是火箭推進榴彈。

RPG的概念源自納粹德國。“鐵拳30”到“鐵拳150”,這種或一次性或能重複裝填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盟軍坦克兵的腦海中。因為性能好且價格低廉,僅在1943年,“鐵拳”系列就生產了五百萬具,成百上千的坦克兵就這樣葬身火海。關於二戰的影片,極大部分都有“鐵拳”的出現。並且在德軍對地轟炸的“斯圖卡”和FW190也有攜帶“鐵拳”的能力。不僅德軍廣泛使用,蘇軍也熱衷於使用繳獲自德軍的“鐵拳”。

RPG的彈頭很多種,最典型的是破甲彈頭。破甲彈頭是超口徑型,內裝高能炸藥,並在炸藥前端放置銅製藥罩,並配置壓電引信。命中時,壓電引信產生電流引爆炸藥,爆炸產生的熱能將銅罩融化形成尖銳的金屬射流,從而擊穿目標部分裝甲體,並在擊穿後直接依靠射流引爆彈藥及燃料,達到完全摧毀目標的目的。

而美國也開發出了火箭推進榴彈,只不過不常用。但是最為影響全世界的火箭筒,非m72莫屬。打了就扔的超前思想,十分符合日益綜合化的現代戰爭。RPG7這類只能每個班1-2具,而攜帶彈藥的數量也不會超過6發。m72理論上不佔編制並且能人手一具,在日後我國自行研製製造了pf89式雲爆火箭筒,這也是我國曾經“一班8筒”的“火力不足恐懼症”的體現。

RPG靠著它價格低廉、綜合性能好的特點,幾乎成了國際性的單兵武器,替代了在50-60年代大規模使用的“無後坐力炮”。二戰是人類的災難,同時也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浩漢防務論壇


你好,我是冬雨AK ,說下我的看法

RPG是前蘇聯研發裝備的一種火箭助推榴彈,也比稱為火箭彈,火箭筒,裝備最廣泛的是RPG-7型,它那碩大的彈頭外漏也成為了其經典形象,自從問世以來,除裝備蘇聯之外,華約組織成員國也廣泛裝備,我國則以此為藍本仿製出69式40mm火箭筒!

(▲經典的RPG-7)

目前RPG-7的性能已經落伍,對於第三代主戰坦克已經無能為力,但對於裝甲車 直升機悍馬之類的輕裝甲目標還是有不錯的毀傷能力的,因此大量的中小國家 第三世界國家 游擊隊還有大量裝備,世界主要軍事大國中,也就只有俄中還少量裝備消耗庫存,但新型的大口徑火箭筒已經研發並裝備部隊目前RPG系列的最新型號為RPG30式火箭筒,它的破甲厚度達到了600mm以上,外型也和RPG-7有天壤之別!

(▲RPG-30火箭筒)

目前世界各軍事大國在步兵班都裝備了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為輕步兵提供一定的反坦克能力,雖然外型不同,其原理都和RPG一樣,本質上就是RPG,例如美國的AT-4火箭筒卡爾·古斯塔夫M3式84mm火箭筒 德國的鐵拳3火箭筒 我國的08式單兵火箭筒等等

(▲08式單兵火箭筒)

所以,世界各軍事強國現在仍然在大量裝備RPG這類的單兵火箭筒


冬雨AK


RPG-7,非常有名的一把火箭筒,是由蘇聯軍工研發,發射管口徑為40毫米,但發射的火箭彈口徑卻遠超40毫米。

配穿甲彈、高爆榴彈等彈種,用來打擊300米內的輕型裝甲目標,以及戰場上堅固的野戰工事等,必要時也能打擊集群目標,一定程度上也能反裝甲薄弱的坦克。
與蘇軍其他的AK-47步槍一樣,RPG-7火箭筒,也皮實耐用,作戰手法靈活,因此戰場適應性較強,一般國家軍隊的步兵班會配備一把RPG-7火箭筒。


RPG-7火箭筒,要比迫擊炮、無後坐力炮等,更適合步兵班裝備,除了對付輕型裝甲目標和野戰工事等以外,也能有效打擊其他重火力點,是步兵班非常給力的攻堅武器。

同時也非常適合打游擊,AK-47步槍、RPG-7火箭筒和107毫米火箭炮,被共同稱為“游擊戰三大神器”,在全球熱點衝突的地區,都能見到RPG-7火箭筒的影子。

但RPG-7火箭筒是彈體分離狀態的,光發射筒就有10餘公斤,加上一把火箭筒,實際上卻佔據了步兵班2個名額,副手攜帶4發彈藥,射手除了背火箭發射筒,也需背2發火箭彈。
因此,許多國家軍隊,已經捨棄了發射筒和火箭彈分離的沉重的RPG-7火箭筒,而是採用一體化的火箭發射器,也就是打掉了火箭彈,就直接扔了發射筒的那種多功能火箭發射器,似乎更適合戰場之需。


國平軍史


到現在RPG已經成為單兵火箭彈的代名詞,但是最早玩單兵火箭彈的國家還是美國,而直到現在美軍依然有著的單兵火箭筒裝備。其實RPG是蘇聯在德國“鐵拳”反坦克火箭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一款單兵火箭,和一次性使用的“鐵拳”不同,雖然工作原理和“鐵拳”相同,但RPG是可以重複裝填使用的。而單兵火箭這玩意無論是地區大國還是地區小國都有大量裝備,可謂是老少皆宜。

現在的火箭筒分成兩種,一種是源於美軍M-1“巴祖卡”等口徑火箭筒,另一種是以“鐵拳”和後來的RPG超口徑火箭筒兩種,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國都比較喜歡發展等口徑單兵火箭筒,因為這樣的體積可以做的更小,彈藥更輕,雖然不一定有超口徑火箭彈那樣的穿甲威力,但僅僅是用於人員殺傷的活威力還是十足的,畢竟無論是威力,射程、精度都要大於槍榴彈,而在體積、重量便攜性都要優於迫擊炮、榴彈發射器等。而對於前線的步兵來說這玩意可是實打實的重火力,在對付重機槍火力點或者掩體背後的目標單兵火箭筒可是有著不錯的打擊效果。

所以無論是有著絕火力對優勢的美軍還是在重火力越走越遠的中國以及其他大國,單兵火箭這玩意大家都有裝備,因為好用便宜。而且適用於任何地形、任何作戰環境,最重要的是可以單兵攜帶,所以對重火力有著極致追求的中國甚至玩出了08式這種一次性的單兵火箭,不佔編制,可以發放到班一級,那威力絕對是槓槓的。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關於這一點好像不需要什麼論證了吧,目前軍事大國都依然在裝備這類武器,所謂的RPG就是單兵反坦克火箭的意思,各國裝備的這類不一定都得稱為:RPG,但是原理等基本一樣,像美燥也裝備了單兵火箭像AT-4火箭,E3無後坐力炮等。

這類裝備在技術上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存在著射程短,也許只有幾百米,威力不足的問題,但是擁有著其他物體不能代替的優勢,簡單、實用、價格便宜。

這類武器可以就一個人就可以操作,攜帶很方便,對許多人來說,這就是難以取代的優勢,目前最輕的反坦克導彈可能還有20公斤左右呢,RPG只需要10公斤左右,自然要有很大的優勢,再加上成本的便宜。如今各國廣泛是綜合效能來決定的。


麥田軍事觀察


無論現代武器裝備怎麼發展,空天打擊方式如何先進,最基礎的地面戰還是不可避免。以1990年曆時42天的海灣戰爭為例,以美英為主的聯軍以絕對空中優勢先行攻擊轟炸,基本摧毀伊拉克有效反擊手段,但是想要一勞永逸解體問題還是得再派地面部隊進入,RPG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

再早一些從科索沃戰爭開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已經開創了非接觸式信息化對戰,以絕對空中優勢逼迫就範。雖然可以在戰略上達到目的,但對於摧毀對手戰爭潛力達到真正控制還是得靠地面戰爭——步兵的介入。

回到真實的地面戰場,RPG是發射火箭彈的便攜式反坦克武器,主要用於近距攻擊敵方坦克、裝甲車輛和摧毀工事等。最具代表性的是蘇聯時代的RPG-7,基本成了該型火箭彈的代表。

雖然RPG-7目前性能已經落伍,直接對抗三代主戰坦克顯得有些無能為力,但對於普通的裝甲車輛、直升機、工事等還是有很強的毀傷能力。真正的三代重裝甲目標有武裝直升機、反坦克導彈對付,RPG則通過換裝不同彈藥類型、各種改型來實現對抗新型目標,總得來說就是個戰場多面手打什麼都可以。

只要有戰爭衝突存在,RPG和坦克、步槍等的對決永不過時,再加上RPG又便宜攜帶又方便完全可以作為消耗品。大家翻開全球熱點衝突區域,游擊隊三大神器永遠是主角。


河東三叔


有,因為RPG對於一般步戰車,輕型機動車輛都還能夠直接擊穿,並且對於工事,建築等目標也可以摧毀。重量輕,是步兵很好的火力支援裝備。

而且俄羅斯最新式的RPG29在伊拉克戰爭中就還有直接擊穿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正面的記錄。


戎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