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嗯,還是娘嗯

娘嗯,還是娘嗯有報道說,疫情期間,我國出動了200架客機去接我國僑民。看了後,我很感動。雖然,看文當時沒有潸然淚下,我的淚水也在眼圈裡滾動了幾個過兒。

娘嗯,還是娘嗯!

後來,微信有一個視頻,說一個女“外國人”(其實長得和中國人一模一樣),挺橫。來了接受隔離,可能有些意見,就要礦泉水喝。告訴她,隔離期間沒有這個配置。如果喝水,房間都配備了燒水壺,可以自己燒。外國女人說從來不喝自來水,只喝礦泉水而且現在必須喝。看視頻,這個外國女人根本不幹,聲嘶力竭還要往出闖。再後來看微博,又有幾個留學生,被隔離了,發微博說,吃不上飯,還讓警察過來示範一下怎麼吃飯。一開始我不明白,看一會兒明白了,其實都供應了飯,盒飯和方便麵(就是醫護人員也是吃這些)。這些“外國人”(為了不混淆,還是稱他們外國人吧)受不了。也許他們成為外國人後,已經習慣了外國的美麗生活。但我有一點不明白,他們這些“外國人”,沒病時,不要娘了。有病時,又想娘了。娘又把他們接上。沒娘時,是孫子。有娘了,裝大爺。

其實,這些“外國人”,當了外國人後,我覺得,他們生活方面沒有什麼問題,精神方面則不一定就有多好。

有一段時間,老有人問我,出過國嗎?這樣問題,經常就有。就去過朝鮮,還去過俄羅斯布拉什維克什麼市。那叫什麼出國?問者不屑一顧。前年,我有幸又出了趟國。又有人聊出國,我此時就怕問我,儘管這次出了歐洲六國。但還是逃不過。我去了……。這次眼神不一樣了,哦,那不錯啊,歐洲值得去,特別西歐,還是六國。我知識貧乏,上學也不多。沒去西歐前,真的分不清楚西歐都是哪幾個國家,還有東歐有幾個國家?出了一次國,尤其到西歐,我感慨,真是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當然,不是說只有出國才長知識,祖國的山山水水,人情故里,不是也有許多未知嗎?有一年去西藏一個月,一路坐拉貨車,翻過喜馬拉雅山到聶拉木。快到時,進入一個谷底,竟然看到了巴蕉樹劍麻等熱帶植物。抬頭看,幾座著名的雪峰,傲然挺立,白雪皚皚。真是奇特,不知道是到了熱帶,還是寒帶?那次出國去了一趟阿爾卑斯山,固然也好。但回憶西藏連綿雪山和四季都在的獨特風光,我還是更喜歡祖國的景色。其實要看風景,根本不用非得出國。另外,不知道別人的感受,我那次在歐洲六國的十幾天裡,發現人家看我們的眼光都有鄙視你的意思。要不人家就乾脆不看你,中國人講話,根本就不肋你。儘管我們是一群一夥兒的,咋咋呼呼,一路高歌。也怪,也不怪。無論我們走到哪兒,都能碰到我們的人,和在國內旅遊差不多。比如吃飯,你這一群還在吃,另外一群又湧了進來。一箇中餐館老闆是浙江人,他說主要接待出國的國人,外國人吃中餐很少。

此次疫情,我更是感到生我養我的祖國好。感受完國外,再感受祖國,就和我的標題同樣感覺,還是娘好。

微信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討論,他們(僑胞)來了,按規定需要隔離,要不要對他們照顧一下,區別於國內同胞待遇,給予免費。我看北京的做法就好,來了,來了好。甭管你是孫子還是大爺,隔離期間都需要收費。

當然,疫情期間,身在國外的華人華僑,心繫祖國,捐錢捐物,為祖國加油。他們沒忘祖國,祖國也沒有忘記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