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MG42机枪?

古月0905


MG42机枪是二战时性能最优秀的通用机枪,至今还无法被取代,仍然在世界各国军队服役。

1、通用性好。MG42型机枪即为德国1942年研制生产的通用机枪,何为通用机枪?因为一战后的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限制》,无法制造像马克沁这样的水冷重型机枪,于是德国人另辟蹊径,研制了气冷式的MG42机枪。当该机枪配备轻机枪三脚架,搭配使用75发弹鼓时,可以当作轻机枪用;当该枪配备重机枪三脚架,采用300发弹箱时,又摇身一变成为重型机枪。

MG42机枪作为德国的主力机枪,不仅步兵大量配备,就是坦克装甲车上也大量装备,比如著名的虎式和豹式坦克上面就装备了一挺MG42。该型机枪还可以双枪并排联动使用,成为一种有效的低空防御武器。MG42通用性不仅体现在作战功能上,还体现在弹药通用性上,该型机枪是以7.92MM子弹研发的武器,而德国陆军的K98步枪通用使用7.92MM子弹,也就是说,该型枪可以在战场上迅速找到子弹,保持火力的持续性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后勤的保障难度。

2、射速高。MG42机枪结构上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并且采用了新型的闭锁结构,使得该型机枪最高射速高达1200发/分,远高于同时期其他机枪的射速,比如美国的M60只能达到600发/分。另一个不同于同时期机枪的一个特点是,MG42机枪射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是通常的“哒哒声”,而是犹如“撕裂布匹”。由于独特的声音及高射速,MG42机枪在美军中有着一个响亮的绰号“希特勒电锯”,曾经在诺曼底登陆时,有一名德国士兵海恩.塞夫罗就是使用该型机枪,在9个小时的作战中,打出了12000发子弹,杀死了大约4000名美军士兵,相当于一个人消灭了一个登陆团!

3、结构简单。MG42机枪是在MG34型机枪的基础上研制改进而来,最主要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从MG34的机械加工工艺转变为金属冲压工艺,在当时的年代,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机枪是十分超前的理念,以致于盟国情报人员发回来的MG42机枪资料,认为该枪就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但正因为该枪结构简单,十分节省材料,又减少了制作工时,使得该枪可以快速的制造生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MG42式机枪枪管的更换装置结构特殊且更换迅速。该更换装置由盖环和卡笋组成,只要扳动一根连接杠杆,倾斜枪身,枪管就会自动脱离跳出,并不需要用手触摸炽热得枪。更换一支枪管只需要几秒钟时间。这种结构,日后也被美国的M60吸收继承。

4、可靠性好。MG42机枪结构简单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环境适用能力好,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东线苏联战场,还是在酷热难当的北非战场,MG42机枪从不掉链子,很少出故障,赢得了德国士兵的一致喜爱。特别是在零下40°的东线战场,在俄罗斯极度严寒的状况下,很多武器频繁的出现故障,但MG42机枪却极少出现问题。在寒冷的情况下,反而使气冷式的MG42机枪有效的减少了更换枪管的时间。由常温状态下的300发便要更换,延长至500-600发才更换。

总结:MG42机枪,可以说是近现代通用机枪之母了,无论是以德国为首使用的MG3机枪,还是美国的M60机枪,都可以看做是MG42机枪的优化改进版本。可以说,MG42机枪是二战性能最好的机枪,直到现在都还在深深的影响着现代武器。


龙行军武



德国MG42通用机枪,被誉为二战时期最好的机枪。德国人称它为“德意志军魂之利刃”,盟军战士视它为“步兵的噩梦”。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两挺MG42就差点干掉抢滩登陆的盟军三个连队,那么我们如何评价这款机枪呢?它又有哪些优缺点?


1.高射速。MG42通用机枪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射速,它的射速达到了每分钟1000-1500发,超高的射速也使其射击时的声单音,类似于“嗤嗤嗤”的声音,这与其它类型的重机枪的“哒哒哒”的声音完全不同,它的声音令无数盟军战士终生难忘,因为有点儿像电锯的声音,因此,有人给它起了个绰号叫“希特勒的电锯”,还有人说它的声音像是用手撕亚麻布,所以叫它“撕布机”。


2.可靠性强。二战中,德国步兵的战术主要是以机枪为核心,步兵班由机枪小组跟步枪小组组成。攻击时由机枪小组负责压制敌据点,再由步枪小组以利用地形接近地方据点,然后在近战中用冲锋枪或者手榴弹把敌人歼灭。实战证明,MG42通用机枪是德军最值得信赖的武器,它非常的可靠,不论是在零下40度的苏联,还是在北非沙漠中,它都能稳定发挥。因此,德军在二战期间曾大量生产该型武器,据有关资料记载,MG42在战时共生产了100万挺左右。


3.当然,MG42通用机枪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射速过高,每分钟高达1200-1500发,既是此枪的优点,火力密度大,杀伤威力大,培养一名凭手感将射速控制在每分钟600左右的机枪射手也非常困难,弹药消耗过快的问题,也给后勤补给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此外,射速过快也导致MG42通用机枪枪管容易过热,战时德军的MG42通用机枪往往是在更换枪管时,由于火力锐减,而被对手乘机摧毁。

综上所述,MG42通用机枪凭借其高射速、稳定性高,一度成为班组的有效支援和压制性武器的最佳选择,但是射速快的优点也成为了一个弊端,导致子弹消耗过快和枪管易发热的问题,也使得这款机枪在二战后就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米曹说事


MG42是纳粹德国于1942年研发并服役的机枪,作为通用机枪可以兼顾轻重机枪的统一话,这是这款枪最大的意义,而且这款机枪简单实用,可靠性强,火力猛,特别是对于后勤供应和维护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不需要准备多种子弹,也减少了各种复杂的零部件!MG42的理论射速达到了1500发/分,为了赢得了“希特勒的撕布机”这样的额绰号,也就证实了他在盟军士兵眼里的分量!

MG42作为通用机枪兼顾了轻重机枪的范畴,全枪重量也就11公斤,比其他国家重机枪高达40~50公斤的重量来说就轻便太多了,轻就方便转移,轻就能节省人力。MG42大多数作为班用轻机枪使用,安装三脚架和换用300发弹链后,就变成重机枪。而这款非常轻便的重机枪在机动性上有着绝对的机动性优势。

再看射速,MG42的射速能达到1500发每分钟,被称为电锯就是因为射速,由于射速很高,MG-42的机枪手精确瞄准敌人士兵后,射出一个二三连发就将其打成马蜂窝,敌人很难幸存,而且因为射速高,射出的子弹偏差很小,绝对的保证消灭敌人,杀伤力极强。这是那些慢速机枪无法做到的,而很多重机枪的射速仅仅只有450~600发左右,实际战场上射速也就200发左右。MG42高射速带来的火力密度,以及300发的弹链保证的持续性火力输出,盟军恐怕要复出2挺以上的机枪才能对抗!


第三,MG42的重机枪小组仅仅需要三个人就能直接投入战斗了,一个观察员,一个主射手,一个副射手。而作为轻机枪使用仅仅2人就能轻松的驾驭,这是其他重机枪根本无法达到的,像日本的92式重机枪转移阵地往往需要10多人协同配合,但是在火力上却还赶不上MG42!


第三,制造简单,生产高速。mg42机枪都是冲压出来的,生产难度很低,速度极快,价格也便宜,这种性能优异的机枪,还特别容易生产,还便宜,自然在战场上超级受欢迎了!

MG42机枪能让其轻松的在火力上碾压盟军火力,很快变得名声大噪,当然他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MG42射速太快,远超其他机枪,对机枪手的要求非常高,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机枪手战死后,其他士兵往往无法有效操控机枪。

还有因为射速太高,子弹消耗也是惊人的,战斗时的后勤补给麻烦很多,如果火力压制得节奏掌控不好,很快就会导致弹药消耗殆尽。另外这款枪由于射速太快,也无法持续做面扫射,因为机枪火力不能持续封锁,对需要持续火力压制得战术非常不利。


狼烟火燎


MG—42是被协约国逼出来的通用机枪!



一战之后,德国的军工发展能力被协约国阉割:水冷式重机枪也被迫停止!德国军队忍受了协约国的压迫,它以德国民族的严谨和精明,绕开条约的限制,德国毛瑟兵工厂整出了世界上首款通用机枪:MG—34机枪!

MG—34机枪采用弹链/弹鼓供弹,理论射速为 800-900发/分,最快时可达1500发/分,达到了单管机枪的巅峰。它有两根备份枪管,一旦枪管过热可迅速更换。作为两脚架轻机枪使用时,配备75发弹鼓,有效射程为800米;作三脚架重机枪使用时,配备300发弹链左右供弹,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



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MG34的结构复杂,它的生产需时很长,成本亦很高,每挺MG—34须用49公斤(108磅)的钢铁以钻削方式才能制造出重12.1公斤的MG34,由于机枪的射速很高,枪管较易过热,也较易出现故障。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纳粹德军实战需要的是可以大量制造和装备部队的机枪——根据MG34的生产能力,即使所有德国的兵工厂开足全部马力,也没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依据纳粹德军的要求,毛瑟兵工厂将目光放到了MG—30气冷式机枪的身上。格鲁诺夫博士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由于纳粹德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原有工艺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坚定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确实,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在MG—42诞生初期,盟国对它却不屑一顾:几块铁片、一根铁管拼凑的机枪能够带来战场优势嘛?事实却把盟军打得屁滚尿流:这款机枪射速每分钟最低1200发,最高1500发,它是二战射速最快的机枪!它也是更换枪管最方便的机枪:几秒钟就可以更换完毕;




无论在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还是在火焰山般的沙漠,它都一如既往的把盟军步兵分队火力牢牢压制!MG42的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射,就可以射出12到15发子弹,如果一个不幸的士兵被MG42射击,那么他一瞬间就会中弹数发,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实战中,MG42因为其高射速,不但对付小股目标游刃有余,对付集团目标的也是非常有效的。由此衍生出‘’希特勒电锯‘’的外号:



由于它的高可靠性、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它成为纳粹德军的步兵分队支柱,产量高达100万支!它也成为盟军的噩梦!

二战之后,MG—42的概念广为美苏接受:通用机枪成为各国军界的挚爱!包括纳粹德国死对头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积极装备、仿制它:SIG 710-3,MG42/59,以及5.56毫米西班牙CETME(Centro de Estudios Técnicos de Materiales Especiales)机枪,都是MG42机枪的翻版;美国人的M60机枪也甩不掉MG42的影子;欧洲受害颇深的南斯拉夫人民军也是它的忠实粉丝!




它的使用寿命之长横跨半个多世纪: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阿富汗战争也频频出现它和其后代的身影,使用人员对它的评价很高!


熊style


MG42机枪是二战中最优秀的机枪,采用了先进的通用机枪设计理念,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持续射击时间长的优点,也具备轻机枪质量较轻、携带方便灵活的优点,可以紧紧伴随步兵实施机动作战。MG42通用机枪是MG34通用机枪的替代型,主要出于大批量生产的考虑,由于采用冲压技术,MG42的用材只有MG34的一半,造价只有MG34的70%。而MG42的性能几乎和MG34一致,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射速。



MG42/MG34通用机枪的出现给德军步兵战术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得德军步兵在行进中可以得到持续的机枪掩护,步兵不必冒着敌军的机枪火力实施冒险的进攻,步兵的作战灵活性大大增加。简单来说就是以往步兵在实施进攻等机动作战时,只能得到轻机枪的掩护,而传统的水冷重机枪由于太过笨重无法紧跟步兵前进,而轻机枪显然无法有效压制敌军阵地上的重机枪火力。这样己方步兵不得不冒着敌军重机枪火力打击实施进攻,至少在己方重机枪没有重新部署完毕前,步兵将始终处于被敌军火力压制的状态,步兵的进攻连续性被大大削弱,无法实施真正的机动作战。



MG42/MG34通用机枪在轻重机枪之间的切换非常方便,当作轻机枪使用时,采用两脚架机枪枪管的套筒前箍上,使用弹鼓(75发)供弹,有效射程800米;当作重机枪使用时,机枪安装在轻型(铝制)高射三脚架或高射支柱上,使用弹链供弹,有效射程1800米。也就是说只要携带不同的配件,就可以MG42/MG34在轻重机枪间来回切换,而机枪和配件都可以有单兵进行携带,这样就使得步兵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立刻得到重机枪的掩护,大大提高步兵在机动中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步兵的进攻能力。



MG42/MG34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射速很高,MG34的理论射速为每分钟800-900发,而MG42的最低射速就达到1200发,最高可达1500发每分钟,高射速则意味着凶猛的火力,几乎没有任何一挺盟军机枪可以和德军MG系列机枪在对射中取得优势,德军机枪往往可以轻易的压制住盟军的机枪。尤其是在防御战中,德军数挺MG机枪可以轻易的持续封锁某一地段,使得盟军的进攻行动无法继续,甚至连撤退也无法行动,除非用火炮摧毁这些机枪阵地。不过高射速也对后勤补给带来很大的压力,子弹消耗太快了,尤其是MG42,其子弹消耗速度是MG34的两倍,这一问题在西线战场变得非常严重,由于盟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德军的后勤补给线经常被空袭所阻断,德军步兵不得不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作战,这样MG42机枪就无法得到充足的弹药供应,德军不得不越来越强调限制机枪火力的作用,只有在确定目标的情况下才会准许机枪射击。当时西线德军都非常想装备射速较低的MG34机枪,MG42实在是射速太快了,降低了德军持续作战的能力。


战略论


简单来说吧,MG42的优点是射速快,可靠性和压制能力非常高,可以快速更换枪管。无论是寒冷的苏联还是炎热的北非沙漠,MG42都能正常使用,射速每分钟最低1200发,最高1500发,堪称盟军的噩梦,是二战最好的机枪。

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射速快所以消耗弹药也就快,耗弹量自然也就很大了。熟练的机枪手连续扫射5秒,就能打光125发子弹了。德军为了节省弹药,就必须使用3到5发的点射的方式。


将校呢


了解二战的朋友们一定会或多或少的对MG42机枪有所了解,因为其用料极简,且作战方式多样,曾经在战场上让许多国家吃了不少亏!

  作为一款打算取代MG34的机枪,MG42服役于1942年,但是自从它上了战场的那一刻,MG42就毫无疑问的成了整个战场的主力,幸运通道(零三零九九七点抗)一直到二战结束!那么为什么MG42会让德国的士兵如此钟爱呢?笔者认为以下两点才是关键!

  第一、其强大的射速。和其他的机枪相比,MG42的射速简直就是神话。MG42的理论射速在1200/分钟。在实际作战中,它的正常表现在500-600发/分钟。所以只要在战场上被MG-42击中,那么几乎都是连续中了几发子弹。想象一下,如此大的威力,一下子还中了几发子弹,就算没有打到重要部位,也会被打残!

  第二、MG42的双向作战性能。如果给它配备一个两脚架,那么它就是一款实实在在的轻机枪,携带方便,作战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战场做出不同的战略布局。但要是给它配备一个三脚架,那么这款MG42就狠了,可以说这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重机枪。射程可达到1000米,在战场的表现更可以称之为火力重心!

  在突尼斯战役,德军与美军相遇,MG42机枪高效的作战效率让当时的美军一下子慌了神,而且因为MG42高效的射速与空气所发出来的声音和撕破布匹的声音相仿,国际社会上更是给MG42起了一个名称叫做“撕布机”!


苏昂


二战时,德军装备的MG42通用机枪被公认为同时期最优秀的机枪。1943年,德军在突尼斯战役中首次投入该枪,从此以其可怕的射速和独特的枪声给盟军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盟军士兵甚至对其产生了恐惧心理。

这是这一特点为它赢得了多个绰号,比如英国士兵习惯称其为“收割机”或“施潘道”(Spandaus),美国士兵称其为“希特勒的电锯”,苏联士兵则为该枪取了一个文雅的外号——“亚麻布剪刀”。

MG42机枪发射7.92毫米口径子弹,全枪长1.22米,重11.57千克,最低射速为每分钟1200发,最高射速为每分钟1500发,有效射程800米。该枪采短枪管后坐工作原理,使用机械瞄准具。






千骑营卍首席司号员


MG-42通用机枪,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缩写,意即为“机枪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就是“步枪”)。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MG-42通用机枪为纳粹德国于1942年研发并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 毫米子弹的武器作为开发依据,并且准备取代MG34通用机枪,不过最后是两款机枪一起沿用到战争结束。

伞兵的噩梦


格里芬扛把子


MG42通用机枪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机枪,7.92毫米子弹威力巨大打中人体上半部人基本没救了,盟军是谈MG42就色变遇到她就非常头疼加上她射速极快发出类似电锯的声音,所以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