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庫爾斯克會戰,曼施坦因贏在戰術,而朱可夫贏在戰略上?

白楊樹下談歷史


發生在1943年7月份的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場上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在這場戰爭中,德國軍隊用於發動進攻性軍事行動的所有後備部隊消耗殆盡。從此再也無力發動大的戰略性進攻,也就奠定了蘇德戰爭最終的結局。而在這場戰役裡面,蘇德雙方都有自己的明星人物,德軍方面是著名的曼施坦帥,而蘇聯則是大名鼎鼎的朱可夫。

後人普遍認為,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兩邊最傑出的將帥其實是德國的曼施坦因元帥。在這場戰役裡,曼施坦因率領南方集團軍的進攻部隊,以較為劣勢的兵力和裝備,擊敗了當面數量和兵力更強的蘇聯沃羅涅日方面軍。持續7天的進攻,在蘇聯重兵防禦的地段打進了大約40公里,直接威脅庫爾斯克核心區域。直到後期蘇聯出動草原方面軍這支戰略預備隊,再加上德國調兵前往意大利,才使得曼施坦因的攻勢最終停頓並遭到蘇軍反擊。

縱觀整個戰役,曼施坦因的進攻根本找不出什麼大的問題,雖然最終的傷亡數字和損失各方有較大爭論,但是普遍認同的是曼施坦因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坦克損失和人員傷亡要遠小於對面的蘇軍。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在德軍進攻嚴密防禦的蘇聯陣地前提下,因此認為曼施坦因在戰術上的表現優於對面蘇聯將軍是有理由的。即使是戰後蘇軍將領的回憶錄同樣稱讚曼施坦因為難對付的對手。

但是從戰略上看,德軍在1943年7月份才發動對曼庫爾斯克區域的進攻完全就是一個戰略失誤。在1943年夏季,德國軍隊仍然在兵員素質和機動作戰能力上遠遠超過對面的蘇聯同行,如果在野外打機動作戰,蘇聯軍隊獲勝的把握要少得多。而正如古德里安所說,把一支精銳的裝甲兵團消滅掉了,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去攻擊堅固的築壘地段。尤其是蘇聯早就獲知德軍要進攻庫爾斯克突出部,因此在這裡構建了天羅地網般的密集工事,德國軍隊的進攻實際上就是應證了古德里安的那句悲哀的預言。而朱可夫決定在庫爾斯克區域固守,等待德軍進攻矛頭消耗之後再進行反擊的策略,實在是戰略上的上佳。

可以說庫爾斯克戰役之時,擁有較好兵員素質和機動作戰能力的德國裝甲部隊會輸得如此之慘,實在是由於採用了錯誤的戰略決策。不管作為接下來的戰鬥如何進行,指揮官的戰術水平如何高超都不能扭轉戰略失誤帶來的劣勢。事實上,曼施坦因是主張在5月份對庫爾斯克突出部進行閃電攻擊,但是由於希特勒的一再拖延,才使得這個戰機逐漸流失。到了7月份,曼施坦因自己也反對主動進攻嚴密設防的蘇軍區域了,還是希特勒頑固不化,才導致最終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