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殺死一隻知更鳥》是美國女作家哈珀·李於196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本書於1961年榮獲年度普利策獎,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內銷售3000萬冊。而由該書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了第25屆奧斯卡三項大獎。

20世紀30年代,妹妹斯庫特、哥哥傑姆與律師父親阿蒂克斯三個人相依為命,生活在美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上。小鎮生活平靜而單調,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冤案打破了一家人平靜的生活。黑人湯姆·魯濱遜被指控強姦白人女子,而阿蒂克斯則成為了他的辯護律師。在黑人毫無地位可言的當時,無論真相如何,這都是一場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的辯護……

黑人湯姆·魯濱遜的遭遇取材於歷史上著名的“斯科茨博羅案件”。1931年,9名年輕的黑人被指控在美國亞拉巴馬州的斯科茨博羅附近,強姦了2名白人女性。經過漫長的審訊,4名黑人年輕人最終被判有罪。但是律師和市民都認為白人婦女說了謊,法院判決過程經不起推敲。這是一個受種族歧視影響、顯而易見的錯誤判決。

在那個時代,黑人的膚色就是他們的“社會標籤”,他們因此毫無反抗的餘地。

可是不僅僅是黑人,也不僅僅是90年前。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也都曾被貼上過“社會標籤”,比如“高帥富”、“富二代”、“拜金女”等等。

我們每天都在用各種標籤定義別人,或者被別人定義。

本書最大的亮點是從小孩子的視角出發,以小女孩斯庫特的成長為主線,用童真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有關種族歧視、社會標籤、人權、平等和尊重的故事。

下面,本文將從“社會標籤陰影下的三隻知更鳥”、“社會標籤下施暴者與自我的合謀”以及“怎樣打破社會標籤,成為離經叛道的‘知更鳥’”等三個方面,來說說這隻死於“社會標籤”的知更鳥的故事。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豆瓣9.2高分


一、站在社會標籤陰影下的三隻知更鳥


“知更鳥只唱歌給我們聽,什麼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們園子裡的花果蔬菜,不在玉米倉裡做窩,他們只是衷心地為我們唱歌。這就是為什麼說殺死知更鳥就是一樁罪惡。”


書中反覆出現的知更鳥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奄奄一息的時候,知更鳥飛了過來,它在耶酥的耳旁唱歌,以減輕耶穌的痛苦。它的羽毛也因此被耶穌的血染成了紅色。

從此,知更鳥就成為了善良的代名詞,象徵著善良的人們。他們不做壞事,默默為別人提供幫助,卻從不邀功,不求回報。

書中描寫的知更鳥主要有三種:善良的被害者、少數的反叛者以及沉默的大多數。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1.第一隻知更鳥:善良的被害者——以阿瑟•拉德利和湯姆•魯濱遜為代表的不會唱歌的知更鳥

文中的第一隻知更鳥,是整本書中最明顯的“知更鳥”,他們善良,樂於助人,卻被“社會標籤”殺害,這一類知更鳥主要代表是阿瑟•拉德利和湯姆•魯濱遜。

阿瑟因為少年時期犯事被偏執的父親關了起來, 15年都沒踏出房門一步。因為他很神秘,鄰居們便肆意猜測,將他描繪成了一個“殺人如麻”的怪物。從此,他被貼上了“怪人拉德力”的社會標籤。

但其實,在當時汙濁的社會現實下,他只是一個不願同流合汙的隱居者。他從不害人,默默助人,從暗處給小孩子們送禮物。

縱使鄰居對他百般誤解和羞辱,他依然選擇緘默。他不是不會唱歌,不是不願發聲,他只是不忍心去傷害這個曾經傷害他的世界,便默默承擔了所有的惡語。

黑人湯姆也是善良的知更鳥。當他看到馬耶拉·尤厄爾一個人做家務十分辛苦,便想要幫助她,不收取一分酬勞地幫她幹活。可他卻因為馬耶拉的誹謗,被認定為是暴力強姦犯。被貼上“黑人強姦者”的標籤。

面對社會的質疑和法庭的錯誤判決,湯姆不能表達任何不滿,只能以身赴死進行無聲的抗議。他不是不願意表達,而是政府、法律、社會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面,用社會標籤困住了他。他就這樣站在社會標籤的陰影下,被命運扼住了咽喉。

阿瑟•拉德利和湯姆•魯濱遜都站在社會標籤的陰影下,是那隻不會唱歌的知更鳥。他們善良卻無助,面對社會中的壓迫,卻毫無抵抗的能力。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殺死一隻知更鳥》電影劇照

2.第二隻知更鳥:正義的反叛者——以阿蒂克斯為代表勇敢發聲的知更鳥

書中的第二隻知更鳥是以律師阿蒂克斯為代表的正義的知更鳥。

阿蒂克斯被法官指派為黑人湯姆的辯護律師,卻因此遭到其他白人的詬病,被貼上“給黑鬼幫腔”的標籤。

鄰居的武力威脅,家人的不理解,黑人群體的懷疑,都將他放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但即便如此,他也從未猶豫,堅定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他說:“一個人手握槍支不叫勇敢。勇敢的是:當你還未開始就已知道自己會輸,可你依舊去做,而且無論如何都要把它堅持到底。”

面對世界的不公正,他勇敢發聲,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著他的孩子以及其他人。

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革命家都是這樣的反叛者,歷史的車輪每每碾過他們的身軀。他們的屍骨鋪就了歷史前進的道路。

歷史的進程需要這樣正義的知更鳥,殺死他們也是罪惡的。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律師阿蒂克斯


3.第三隻知更鳥:沉默的從眾者——心甘情願被社會標籤殺死的普通人

除了被害者和反叛者,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是沉默的大多數人,他們即使知道真相,只要事不關己,便選擇充耳不聞。

主角一家人和住在鎮上其他人是梅科姆小鎮的主流,他們住在這個小鎮上的最核心的地帶,享受著較好的生活和核心的城市資源。

除了主流人群以外,小鎮上還生活著另外兩種白人——坎寧安家族和尤厄爾家族。

坎寧安家族住在梅科姆縣北部,生活在林子裡,主要以務農為生,被主街上的人稱為“鄉下人”。比較貧窮。但他們從來不接受別人的施捨和幫助,如果誰幫助了他們,必定要用其他方式償還。

尤厄爾家族的人住在垃圾場旁邊,他們從來不做正經事,不接受政府的免費教育,把政府的救濟支票用於喝酒。懶惰、自私、善妒,一系列醜陋的詞語都是他們的代名詞,他們被認為是梅科姆縣的敗類。

黑人是小鎮上最底層的人,他們為白人打工,領著微薄的薪水,十分貧窮。他們不能上學,不會寫字,更不受到政府和法律的保護。他們雖生活在小鎮上,卻從來沒被當成“人”看過。

在梅科姆小鎮上有一個鄙視鏈條,主流人士不喜歡坎寧安家族的人,坎寧安家族的人不喜歡尤厄爾家的人,尤厄爾家的人又鄙視黑人。但只要受害的不是自己,大多數人便永遠不會對這條鄙視鏈說“不”。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猶太人,我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馬丁·尼莫拉(刻於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

因為被貼上的標籤是“主流”、“大多數”,人們便可以肆意地享受著從眾帶來的便利,享受著結群帶來的滿足感。

可是你怎麼知道,有一天你不會被貼上“被害者”的標籤,成為那隻被殺死的知更鳥呢?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湯姆在法庭

二、三聲殺死知更鳥的喪鐘:社會標籤下群體、他人與自我的合謀


當喪鐘聲響徹雲霄,知更鳥已死。知更鳥是怎麼死的?

1.第一聲鐘響:群體敲響的社會壓迫之聲

小說中,殺死湯姆的罪魁禍首其實不是某個個人,根源是那個不公平的社會。

如果沒有那個處處偏袒白人的輿論和媒體,沒有偏向於白人的法律,我相信湯姆的案子一定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所謂的群體,其實就是這個社會上的法庭、機構、團體,如果他們合起夥來對某一類"標籤"的人群施暴,後果不堪設想。

在湯姆的案件中,陪審團都是白人,他們以"優等人"的標籤自居,最終不顧事實真相如何,用最不公平的方式作出了錯誤的判決。

"在我們的法庭上,當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打官司時,白人總是贏。這些很醜惡,但他們是現實。"


《烏合之眾》曾經提到過,專橫和偏執是一切類型的群體的共性。群體的疊加只是愚蠢的疊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沒。

對於群體來說,真相不是判決的依據,標籤才是。

在群體中,事實、人性都不再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群體的規則。他們追求的從來不是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

像希特勒、像殖民者、像小說中的3K黨,他們追求的從來都是簡單而極端的感情,用社會壓迫侵蝕被害者的骨髓。

在群體敲響的喪鐘聲中,知更鳥走出了邁向死亡的第一步。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阿蒂克斯與女兒斯庫特


2.第二聲鐘響:他人敲響的嘲諷之聲

世俗的智慧教導我們:對於我們的名聲來說,因循守舊的失敗仍要好過離經叛道的成功。

——凱恩斯

群體為我們帶來社會的壓迫,而群體中的個人卻是對知更鳥直接做出傷害的人。他們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約束的一面。

在小說中,小鎮中的常駐居民利維、坎寧安一行人都曾經因為黑人湯姆的事情威脅過阿蒂克斯。杜博斯太太也指責阿蒂克斯是為黑鬼幫腔。更別說對於真正的黑鬼,他們是如何看待的了。內森拉德利甚至會對路過園子的黑鬼直接開槍。在白人眼中,黑人命如草芥,一文不值。

為何原本善良的人類會成為施暴者?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從眾傾向:人類已演化成了社會性的動物,從眾已經潛移默化地成了我們的本能,並藉由我們在嬰幼兒時期習得的社交技能得到強化。我們選擇相信他人並與他人合作,甚至明知是錯誤時也會如此。

(2)確認偏誤:先有了猜想或觀點,然後人們就會去盡力尋找各種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偏好和猜想。比如,人們一旦相信了拉德利是“怪人”,殺人如麻還很兇惡,所有的線索都會傾向於證明這一點。

(3)認知失調:指的是一個人如果有兩種不一致的認知,就會產生失調的感覺,這種感覺會驅使一個人去尋找合理化的解釋,讓自己的認知達到一致。

書中的蓋茨小姐在看了納粹的新聞後,狠狠地批判希特勒歧視猶太人的行徑,說他“不應該迫害任何人”;但一方面卻明確表示痛恨黑人,認為需要教訓他們。

斯庫特疑惑:“一個那麼痛恨希特勒的人,怎麼轉過臉來就對家鄉人這麼惡毒呢?”


蓋茨小姐知道不能迫害任何人,但她固有的認知是痛恨黑人,所以她會試圖找到各種黑人不是“任何人”的例子,來使得自己的良心沒那麼痛。

認知失調使人們在權威還是事實之間搖擺不定,但大數人,最終還是選擇了“權威”。

他人因為從眾傾向、確認偏誤及認知失調等心理慣性,為“知更鳥”貼上了標籤。這個標籤讓尤厄爾發瘋,讓湯姆慘死,讓阿蒂克斯聲名狼藉,讓拉德利永不能見天日。

在他人敲響的嘲諷聲中,知更鳥走出了邁向死亡的第二步。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痛苦流淚的湯姆

3.第三聲鐘響:自己敲響的自我否定之聲

黑人湯姆崩潰了,明知越獄的機會渺茫,他還是在上訴期間從獄中出逃,被看守的獄警射殺17槍喪命。

他本可以不用死,或者可以不那麼快死。律師阿蒂克斯還在為他的案子斡旋,可是他卻先一步被自己打敗了。在群體施暴者和個體施暴者的合力打壓下,人們傾向於懷疑自己、否定自己。

明明法庭上的事實已經十分清楚,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判斷湯姆無罪。但判決與他的想象背道而馳,他面對的將是死刑。這給湯姆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創傷。

在經歷了巨大的心理創傷以後,人們往往對自己的認知發生相當消極的改變,感覺絕望、無助和自我否定。

因為這樣痛苦的記憶儲存在海馬體當中,它不斷的被喚起,讓人們剋制不住的去回憶起那樣痛苦的經歷,耳邊也不斷響起內心深處自我否定的聲音,終讓人陷入癲狂。

自己對自己的否定,成為了這致命的一刀,殺死了知更鳥。

“咚……咚……咚……”

三聲鐘響,在群體、他人和自我的合謀之下,善良的知更鳥已死。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電影劇照


三、撕下社會標籤,成為離經叛道的“知更鳥”

如前文所述,知更鳥在群體、他人、自我的合謀之下喪生,因標籤而死。

如何才能撕下標籤,減少悲劇,讓其他的知更鳥倖免於難呢?

1.擁有批判性思維,成為標新立異者

標新立異者可以為世界帶來外部收益性,他們獨立思考,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時這種思維的獨立性是能夠與群體的需要和選擇和睦共處的。

像愛迪生這樣的發明家就是標新立異的典型,在電燈發明之前,人們習慣了用蠟燭的生活。用不是蠟燭的東西來照明,大概是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要想成為標新立異者,首先要有批判性思維,想別人所不敢想。獨立的思考是標新立異者最大的特質。

世界上需要這樣的標新立異者,他們發出不一樣的聲音,讓世界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如果可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培養這種辯證思維的方式,成為標新立異者。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怪人拉德利


2.培養成長性思維,成為揭發者

你當然不可能永遠是對的。

當事情的發展並沒有與你的想法相匹配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要去否定別人,而是要來檢討自己。我之前的想法是否有誤?

這一點上,我們都應該向傑姆學習,他曾經很懼怕也很討厭怪人拉德利。但他在發現了怪人拉德利其實並不不壞以後,馬上說出了實情,為怪人正名。

約定俗成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這一點上,我們要像書中的林克·迪斯先生學習,身為白人的他在法庭上大聲應援黑人湯姆:"我現在只想告訴大家一件事。那小夥子為我工作了八年,從沒給我惹過一丁點麻煩。沒惹過一丁點麻煩。"

雖然身邊的人沒有一個敢支持黑人的,他卻勇敢地站了起來,為正義發聲。

作惡者怪罪所有人,卻從不悔過。

——《人性的弱點》

很難承認自己的錯誤,因此才更顯得認錯可貴。

因此,學會培養成長思維,隨時準備承認自己的錯誤,揭掉已經貼上的社會標籤。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哥哥傑姆


3..“尊重”比“理解”更重要,成為傾聽者

“除非你穿上一個人的鞋子,像他一樣走來走去,否則你永遠無法真正瞭解一個人。”

我們很難真正地瞭解他人,每個人都會受到固有思維的禁錮。我們出生的家庭不同,生長的環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任何一點不同都會造就完全不同思想的兩個人,這世上不可能三觀完全相合的人。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

千萬不要試圖去解釋他人、影響他人、改造他人,你可以問問題並提出自己的建議,但別人有權不接受。

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他人,好過一切指責和批評。

《殺死一隻知更鳥》:社會標籤陰影下的知更鳥,喪鐘為你而鳴

幸福的一家三口


最後的話:

知更鳥是怎麼死的?它站在"社會化標籤"的陰影之下,死於群體施暴者、個體施暴者和自我的合謀。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標籤”的受害者,也是“社會標籤”的施暴者。

我們都可能成為知更鳥,也可能殺死知更鳥。無論如何,鐘聲已然敲響……

成為標新立異者、揭發者和傾聽者,不去給別人貼標籤,是對別人的善意,也是對自己的善意。

希望這個世上能有更多的知更鳥,也能有更多保護知更鳥的人。

作者:「倩倩的黃金屋」,註冊會計師,南開大學碩士,不斷擴大能力圈的學習達人。愛學習,愛生活,關注 ,讓倩倩陪你一路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