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標榜“愛過”的客觀帝,郭德綱也許該重編一次《你要善良》

“愛過”不等於“見過”,更談不上“好過”,單身狗別給自己加戲。

“我是一個十幾年的老綱絲”在貼吧是流行多年的爛梗了。還有人拿來給自己貼金。一邊對郭德綱口誅筆伐,累月經年,一邊自稱“十幾年老綱絲,曾經愛過,如今失望至極。”引得番眾圍叫“客觀、客觀…”

客不客觀後面再說,首先咱得講理。

先說“愛過”這事兒,把對藝術、作品、明星偶像等等形容為“愛”,是將其實景化為“愛情關係”使人易於理解的一種手段。但是這對於對方是不公平的。愛情關係裡是經過雙方深入交往瞭解後再做出的選擇,而對於明星偶像的“愛與不愛”,卻完全是一出獨角戲。從頭到尾對方都不知道或者不在乎你的存在,有什麼責任要為你負責?一句“愛過”,就能把如今“不愛”的責任都推到對方頭上了?你點蠟燭彈吉他做法事被狗攆翻牆頭跨水溝摔斷腿遭車撞,都跟人家“樓上姑娘”沒有一毛錢關係的。

面對標榜“愛過”的客觀帝,郭德綱也許該重編一次《你要善良》


再說“愛過”後面不是應該“讓往事隨風”嗎?這咋還死纏爛打呢?跟蹤、窺視、偷拍、造謠詆譭,這怕不是一句“因愛生恨”就能解釋的吧?況且對方並不是“在共同經歷的感情生活中傷害了你”,而只是因為你單方面曾愛過但如今不愛了,就每天喋喋不休地抹黑攻訐對方,為這種行為鼓掌叫客觀的,不是變態是什麼?

所以什麼“愛過、不愛”都是藉口,欲求未滿才是根本原因。個別同行沒邀到好處“由愛生恨”,某些新人需要借腕養腕,某些寫手需要你做關鍵詞賺點流量,不就這點事兒嗎?罵完本主罵粉絲,裝什麼客觀大尾巴狼呢?

面對標榜“愛過”的客觀帝,郭德綱也許該重編一次《你要善良》


“客觀”不是標榜獨立思考,“客觀”起碼要尊重事實,看清本質,心懷善意。

舉個例子來說,當年侯耀文遺產案裡,郭德綱因為公開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與侯耀華鬧翻了。這件事情有沒有內情咱們外人不得而知。但從公開的事實來看,郭德綱有對師父身後事發表看法的自由,因言惹禍上身不說,更沒有得到一分錢好處,最後還出資買下了師父負債的別墅,了卻了師父遺孤的債務危機。這是公開的基本事實。、

但是這位標榜“愛過”的十幾年老綱絲,拋開這些基本事實,從個人揣測的角度出發,杜撰郭德綱炒作、打擊侯家當家人、穩固江湖地位等等莫須有的“罪名”。是不是獨立思考呢?的確夠“獨立”的,要不是迷了眼蒙了心,還真琢磨不出來這麼多彎彎繞。

面對標榜“愛過”的客觀帝,郭德綱也許該重編一次《你要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