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改是否會影響樓市格局?

近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核心內容有兩條:一是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權限全部授權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二是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准土地徵收審批事項委託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新土改是否會影響樓市格局?

那麼有人會問,18億畝耕地能否守得住?

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認為,第一已經下放的是非永久性基本農田,第二個是永久性基本農田的轉為建設用地只是試點,且國家嚴格把關,18億畝耕地是守得住的。

非洲、東南亞、南亞地區受到了蝗災的影響,國際市場糧食供應大概率會偏緊張,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動盪,從中國戰略角度考慮,保障14億人糧食供應是非常重要的。近期在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春耕成為了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點工作,今年農業生產也將會是豐收的一年。

胡景暉分析表示:下放土地的審批權,在八個試點城市推行,涵蓋了中國目前最發達的三個地區,京津、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些地區的土地市場管理比較成熟,增加土地供應,在緩解這些地區的人地矛盾、抑制地價、房價上漲過快,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新土改是否會影響樓市格局?

長期來看,我國房地產市場在如此嚴密的調控之下,房價整體保持平穩,甚至很多地方還在上漲、微張,政策稍微放鬆還可能帶來房價的上漲,所以房價崩盤論是不存在的。

未來農村集體用地入市,以低地價拉高投資回報率,吸引社會資金進入,長租公寓還是大有可為。土地終將會賣光,未來隨著房產稅的出臺,將替代土地出讓金成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更加推進土地改革的進行。

此次土地改革如果配合未來房產稅改革、財稅改革、金融市場改革,最終能夠讓中國走出土地財政的怪圈,既能增加供應平抑房價,滿足老百姓的居住需求,改善老百姓居住環境,實現農村人口進城的人口遷移,又能夠利用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帶動經濟發展,將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