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八条规则”助力餐企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情况下,面对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餐饮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把餐饮服务场所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近日,湖北省随州市市场监管局以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形式,印制《随州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八条规则》宣传画4000张,张贴于全市餐饮服务场所,用以指导餐饮服务单位做好疫情防控食品安全工作。八条规则分别是:


复工有准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餐饮服务单位复工须经所在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明确后再开业经营,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复工准备情况。复工前要及时组织从业人员开展防控知识技能专题培训,备好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防控物资。对餐饮服务场所的各功能区、加工用设施设备、工具容器、餐饮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团餐防聚集。疫情防控期间停止各类集体聚餐活动。倡导食堂类集中用餐场所实行分时、分区、隔座、打包等就餐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候餐时保持1.5米的距离。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临时开展团餐配送的,需经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同意。团餐供应单位应设置检测消毒点位,严格分餐、取餐、送餐管理,分餐、取餐、送餐人员不得相互接触。倡导采用网上订餐、打包带回等消费方式。鼓励团餐供应单位采用“无接触”配送向医疗机构、隔离点等重点场所提供集中配餐,并指定专人做好配餐交接查验。


人员严管控。严格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建立从业人员健康调查台帐,对复工从业人员,要认真调查春节前后行程,是否有疫区或确诊、疑似人员接触史,按防控相关要求实施登记、报告等制度,严防新冠疫情输入。上岗从业人员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实施动态监测和报告。餐饮服务场所入口处设置测温台,配备测温仪、登记表、消毒液等。每次对所有进入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顾客等进行健康监测,要求其佩戴口罩、体温正常才能进入场所。对体温超标的人员,应阻止其进入经营场所,做好登记并及时通知当地疫情防控部门妥善处置。严格落实每日晨检制度,每日至少2次对从业人员实施健康动态监测,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或咳嗽、发烧等疑似症状的,须按规定及时调离或就医。


场所勤消毒。规范经营场所清洁消毒。每日餐前餐后严格消毒,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酒精或84消毒液等按比例正确配置消毒液,前厅、后厨的墙壁、地面、排水沟、设施设备、工用具、卫生间、餐桌等按操作规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严格餐厨废弃物管理。使用加盖垃圾桶回收废弃物,每日餐厨垃圾及时处置登记,防止交叉污染。


原料妥贮存。餐饮企业复工前应及时查验食品库存情况,对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原料及时清理处置,防止不符合食品安全的原料及食品流向餐桌。严格索证索票。采购食品及原料应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严格索证索票,建立出入库台账,按照离地隔墙、分类放置、先进先出的原则,妥善贮存食品。不得采购票证不全、未经检疫合格的畜禽肉及制品。餐饮服务场所禁止经营野生动物、圈养及宰杀活禽。


操作须规范。餐饮从业人员操作过程应全程佩戴口罩、帽子和清洁的工作服。各区域人员不得混岗混用,减少人员相互接触。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做好食品清洗、加工、烹饪、备餐、洗消、留样等工作。食品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到70度以上。严格控制生冷食品、自制果蔬饮品等高风险餐食制作销售。


洗消要合格。提倡餐饮服务单位采用蒸煮、红外线等物理消毒方法。使用化学清毒法时,必须用流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避免洗涤剂残留超标。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应保持干燥,放入密闭保洁柜存放,避免与未消毒用品混放导致交叉污染。


外卖控风险。鼓励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在经营场所设立外卖取餐专区,采取体温监测、酒精消毒、登记等措施,加强对外卖骑手的防控管理。鼓励网络订餐平台推行“无接触”配送,做好外卖骑手卫生防护管理,加强送餐人员手、送餐箱包、车辆的清洗消毒。鼓励入网餐饮服务单位提供者使用“食安封签”或外卖“安心卡”,对外卖餐品进行封口,记录餐食制作者、配送者健康信息,保障外卖食品安全。


复工复产 | 随州:“八条规则”助力餐企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该市除保障一线医疗救护人员、集中隔离点等定点供餐单位,部分复工复产企业食堂及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展“无接触”外卖送餐开门营业外,其他堂食服务的餐饮服务单位继续暂停营业,待疫情解除后按要求再营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