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三灣改編”紅色基因 加強新時代基層黨支部高質量建設

一、 新時代基層黨支部建設必須賡續紅色基因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一切階級政黨的鮮明標識和政治優勢。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基層黨支部建設。1927年9月,毛澤東同志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退往井岡山,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時,原有5000多人的部隊僅剩不到1000人。當時部隊思想混亂,瀰漫著恐慌、失望和迷茫的情緒。士兵逃亡不斷,士氣非常低落。加上部隊裡舊軍閥、土匪、僱傭兵、流寇的習氣嚴重,人見人躲,不受歡迎。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同志在這裡領導了著名的“三灣改編”。

“支部建在連上”,強化黨的領導這一政治紀律。毛澤東總結分析秋收起義受挫的教訓,認為根本原因是黨的基層組織比較薄弱,因而工農革命軍政治上不鞏固,思想上不堅定,戰鬥力不強。他認為,沒有黨的堅強領導和富有戰鬥力的基層黨組織,部隊是抓不住、帶不好、經不起考驗的。毛澤東對部隊進行了改編,把原來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縮編為一個團,並實行“支部建在連上”,在連隊設黨支部,在優秀士兵中發展黨員,在班排設黨小組,在連以上設黨代表並擔任黨組織書記,規定部隊的一切重大問題都要通過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

“士兵委員會”,探索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完善黨的組織紀律。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三灣時,由於不少官兵來自舊軍隊,官僚主義習氣和軍閥作風比較嚴重,軍官打罵、體罰士兵現象普遍,官兵之間矛盾尖銳。為清除軍閥作風餘毒,毛澤東決定在部隊中逐級設立士兵委員會,集體推選1名主席、若干名執行委員,在黨代表的指導下進行工作。士兵委員會主要有五項職責:參加軍隊管理、鞏固紅軍紀律、監督軍隊的經濟、組織群眾運動、開展政治教育。

“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拿群眾一個紅薯”,開創黨的群眾紀律建設先河。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三灣時,出現了官兵對當地群眾態度粗暴,甚至打罵群眾,隨意入戶,隨手偷拿群眾東西,強買強賣物品等現象,引發了群眾不滿。毛澤東召集改編後的部隊在三灣村楓樹坪集中,宣佈了三條紀律: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拿群眾一個紅薯。這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雛形,開創了黨的群眾紀律建設先河,從此“鐵的紀律”成為了黨領導下的革命隊伍鮮明特徵。

二、 當前基層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弱化。個別基層黨支部支委基本到屆,甚至超期服役;個別單位黨支部書記或者支委由於退休、調動等原因空缺,一直沒有補充健全;個別單位由於體制改革原因,領導班子不健全,支部“空設”,支部活動開展棚架。一些黨員不像黨員、不在組織、不起作用、不守規矩,一些黨支部活動不經常、不嚴肅、不認真,一些黨支部軟弱渙散、功能不強的問題。

(二)淡化。個別單位對黨建工作不過問、不研究,或者只是對上級文件依樣照抄、照葫蘆畫瓢制定黨建方案、計劃,對本單位存在的黨建實際工作不深入思考,重業務輕黨建、重形式輕實效、組織生活不規範、黨員教育形式單一、監督管理乏力,對工作滿足於轉轉推推,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特別是“三會一課”制度落實不夠好,不能定期召開會議、積極參加黨課教育,個別黨小組黨內組織生活不嚴肅,黨建制度堅持不充分,黨務公開、政務公開不及時。黨員學習教育方式單一、思想政治教育不深、學習知識拓寬面狹小,“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作用體現不明顯,黨員工作安排沒有針對性,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不明顯。

(三)虛化。個別單位看似對黨建工作很重視,開會、發文件、弄檔案、建活動室,一檢查一溜整齊劃一,活動室、會議室、閱覽室樣樣齊備,檔案資料厚厚的幾十盒,一聽彙報花裡胡哨,落不到實處。深入一看資料很齊全,形式主義、痕跡主義盛行,一丁點工作也聲勢浩大,有計劃、有過程、有總結、有影像圖片,人造的“盆景”多,實際的工作少。或者這邊搞著黨建,那邊廉政出著問題,黨建工作成了“政績工程”、“亮點工程”。

(四)邊緣化。個別單位重業務輕黨建的思想存在,把黨建工作當成沒有效益和政績的軟任務,黨建工作沒有放在應有的位置上來切實做好。大部分基層黨支部缺少專業的黨務幹部,大部分的黨務幹部都是兼職人員,人手不足,疲於應付各種日常工作。

三、 堅持高質量建設基層黨支部

黨支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具體要做到“四高一好”:高站位、高起點、高標準、高精細、好效果。

(一)高站位對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新要求,首要的就是堅持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定位不能偏,政治功能不能弱,戰鬥堡壘不能垮。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黨支部建設規範化全過程,嚴明政治紀律,強化政治引領。教育黨員幹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不懈學黨章用黨章,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為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基層黨支部高質量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對標中央要求,領會實質精神,精心謀劃基層黨支部高質量建設工作。

(二)高起點選配。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堅持以選優、訓強、管好基層黨支部書記為重點,按照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敢於擔當、作用突出的標準,選好配強基層黨支部班子,特別是把那些優秀黨員選拔到黨支部書記崗位上來。注重突出領域特色,堅持分類指導,農村重點從黨性強、作風好的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官黨員中選拔村黨支部書記;社區重點從政治素質好、熟悉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熱心服務群眾的黨員社區工作者中選拔黨支部書記;國有企業重點從講政治顧大局、講原則守規矩、懂經營善管理的黨員中選拔黨支部書記;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重點從思想素質好、熟悉基層黨建工作的出資人和經營管理骨幹黨員中選拔黨支部書記;機關、事業單位重點從政治堅定、業務過硬、廉潔奉公、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黨員中選拔黨支部書記。豐富培訓載體,通過現場觀摩、案例分析、典型宣講等方式,每年對基層黨支部書記進行重點培訓。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落實報酬待遇,打通晉升渠道,讓基層黨支部書記有幹頭、有盼頭、有奔頭,著力打造一批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發展的基層骨幹力量。

(三)高標準融合。將現代管理學中的“標準化”理論,創造性地應用到黨建工作之中,對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現有的“組織建設、班子配備、黨員教育、黨內生活、制度保障、議事規則、主題實踐、日常管理、作用發揮”等等,從形式到內容重新“設置流程、明確措施、定標立杆”,以“標準化目錄、規範化流程、精細化運作”的黨建帶動業務工作上水平。採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分層級制定明確、具體、操作性強的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任務清單,基層黨組織逐項參照標準落實,加快建設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戰鬥堡壘。

(四)高精細管控。按照“總體有安排、操作有指引、考評有辦法、推進有載體”的黨建思路,堅持“清單式”與痕跡化管理相結合,推行支部工作痕跡化管理,建立分類齊全、對口歸檔、有據可查的工作臺賬。從基礎保障上看,進一步制定和出臺人、財、物保障黨建工作的制度規定,尤其是黨支部重大活動、黨員教育培訓等事項,必須從經費、場所、資源、載體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從考核評價上看,健全和規範黨支部建設考核評價機制,明確考核主體,細化考核指標,量化考核權重,規範考核程序,嚴格考核要求,做到日常考評與年度考評相結合、自我評價與組織考評相對照、業務考評和黨建考評相銜接,真正使黨建工作的考評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推動黨支部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五)好效果彰顯。堅持效果導向,注重強化陣地意識、堡壘意識,努力使每個黨支部都成為堅強戰鬥堡壘,使每個黨員都成為戰鬥員。注重引導黨支部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衝鋒在前、勇於奉獻,築牢第一道防線,確保基層黨支部帶頭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堅決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上作表率,確保圓滿或超額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四、辯證把握好“三種關係

既要緊扣基本,又要緊盯中心。黨組織規範化化是一項基礎性、根本性、全局性工作。要緊扣基層黨建基本制度、基本任務的規範落實,把班子建強、隊伍建強、群眾帶動好、作用發揮好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服務功能有效發揮。要跳出黨建抓黨建,在緊貼中心、服務發展中找準定位,用工作成效檢驗創建成果,防止“自我空轉”“兩張皮”,切實以標準化建設促進中心工作上臺階。

既要做好形式,又要做實內容。黨組織規範化最終目的是黨建工作質量提升。工作中,既要重視基礎設施、活動場所等硬件設施的規範統一,又要重視領導班子、黨員隊伍、運行機制等軟件建設的高效有力,堅決防止片面裝點“門面”,而忽視日常作用發揮。要善於運用做減法的思路,防止偏離方向,搞成標籤化、標識化、標牌化。通過做實“面子規範達標,裡子殷實豐厚”,實現形式和內容互相印證、高度統一,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既要對標達標,又要創新創優。黨組織規範化化為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全新視角和路徑選擇。要把握基本方法,規範實施流程,把標準化融入日常、融進經常,不打“閃電炮”,不下“雷陣雨”,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通過創建達標形成規範高效的工作體系。要以開放的心態、創新的思維,探索總結標準化建設的內在規律,找準抓手,創新載體,靈活方法,在拓展外延中豐富內涵,在開放創新中增添活力,充分體現規範化的“底色”與特色。(作者單位:中國華能集團)

賡續“三灣改編”紅色基因 加強新時代基層黨支部高質量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