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零死亡,是很大的成績嗎?

huashuo1


武漢這次新冠肺炎戰役,方艙醫院功績很大,但不是零死亡。

方艙醫院如果死了人,就不是功而是過了。

因為方艙醫院只是接受不會死亡的輕症患者,一旦有輕症轉為重症,就很快轉到有條件接受重症的醫院繼續治療。

方艙醫院的最大功績是減輕了醫療資源的壓力、使全部患者能夠得到收治、最終堵住了病毒的傳播途徑,為戰勝這場疫情起到了關鍵時刻的關鍵轉折作用。

在沒有建立方艙醫院前,武漢醫療資源嚴重不足,許多應收應治的患者得不到收治,造成了患者家庭和社會的恐慌。

看到一些網絡消息,許多患者為了能夠看到病,在寒風中排隊一整天都無法拿到號,有的患者跑遍了武漢醫院也無法得到一張床位。

許多患者就只能居家聽天由命,輕症還好,重症就只能在絕望中祈求一線生機。

即便是輕症患者居家自療也有幾個弊端:一是難以隔斷家人交叉感染;二是病人心理負擔重,對病情恢復不利。

而醫院得到救治的一些患者,並非都是重症,一些較輕症狀者,又佔據了本來應該給重症的寶貴醫療資源。

如何解決這個令人令社會心焦的矛盾?

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以王辰院士為代表的一些科學家們網民們,提出了建設方艙醫院的建議,做到對患者應收盡收,改變“人等床”(等病床)的狀況。

政府終於出手了,採取措施在短期內徵集社會場館資源,迅速高效的建立起16家“方艙醫院”(也有說是13、14家),增加了大通鋪病床13000個。

這是疫情戰役的一個轉折點。

方艙醫院的建立,實現了對患者的應收盡收,為武漢全部醫療資源實行分級管理、輕重分離創造了條件,徹底解決了尋醫通道堵塞的現象,切斷了傳播途徑,最大的控制了疫情發展。

因為方艙醫院是專門接受輕症患者的醫院,其最大的功績是減少了傳播途徑、心理上給輕症患者以信心,同時最大程度的節約了醫護資源。

方艙醫院接受的宗旨就是輕症患者,把這些患者集中起來,最少起到了這樣幾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1、實現了應收盡收,堵住了輕症患者得不到隔離收治,導致家人社會更大感染風險的後果;

2、徹底解決了尋醫通道堵塞的現象,為實現醫療資源實行分級管理,患者輕重分離創造了條件,很快緩解了醫院“人等床”的困境,最終實現了“床等人”;

3、輕症患者在醫院得到治療,對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明確的瞭解,與醫護人員和病友有了良好互動,緊張心情得到緩解,恢復得更快。

4、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方艙醫院的建立,緩解了社會和全國人民的擔憂和壓力,給武漢人民和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希望和信念!

嚴格意義上來說,武漢方艙醫院並不是教科書上的方艙醫院。

教科書的方艙醫院是用於戰時和救災時的一種野外移動醫院,是以方艙為載體,醫療和醫技保障功能綜合集成式野外移動醫療平臺,能夠快速部署。(上圖)

方艙醫院的要求為: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方面功能。

嚴格說來,教科書方艙醫院的設施和配置更規範完備,但規模遠遠沒有武漢方艙醫院規模大。

而武漢方艙醫院只是借用了這個概念,在緊急情況下的一個創舉。

3月10日,武漢全部方艙醫院送走了最後的患者,進行了消殺,實行了封艙。

人們揮了揮手:後會無期。

這似乎是一種吉利話。但我說不,作為方艙醫院、方艙醫院的精神還會後會有期。

武漢方艙醫院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標記,僅僅35天的短暫一生,留下了許多美好而永恆的真情故事,將在人世間永遠流傳。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不會全都是福氣,一路都會有災難相伴,我們不必忌諱這些。當新的災難來臨時,武漢方艙醫院的經驗和教訓將會起到更及時更好作用,挽救更多的人類。

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時空通訊


嚴重的都轉院了好吧,光我那個單元都有幾個轉院的。而且方艙的病人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前期到各個醫院的發熱門診打過針開關藥的,難道你們真以為肺炎可以奇蹟般的自愈嗎?我們大部分人其實是屬於中西藥結合治療,不然你們因為當初發熱門診每天從早排到晚是在做什麼?


pj285628836


正確認知這個問題,建議大家看新華社對王辰院士的專訪,百度就可以搜到,有專業的對方艙醫院及病人的介紹。

方艙醫院的主要作用是隔離,住院病人都是輕症患者,自愈為主,適當輔助醫學看護。所以沒有人員死亡是正常的。重症病人主要在火神山等醫院,那裡才是主要救治病人的場所。

要正確認知這個病毒,及其防治的科學方式,不要被一些刻意或無知而製造恐慌者影響,更不要被一些利益相關者的虛假信息影響。


自媒體打假


方艙醫院這一詞是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時,中國政府為治療病人,臨時改建的醫院,到現在已基本上完成了她的使命,在這次疫情中,方艙醫院病人零死亡,可見成績顯著,但這隻一個小的方面,更主要的是,方艙醫院在這次突發疫情期,分擔了治療很多病人的任務,緩解了病疫期的很大壓力,而且,方艙醫院裡的醫者病人,在方艙醫院裡還建立了很親密的關係,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體現了中國醫生在戰勝病魔的戰鬥中,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偉大精神情懷,雖然,方艙醫院使命已完成,但方艙醫院這一詞,卻永遠消失不了,方艙醫院作為重大疫情時,作為模式已被其他國家應用,而且,還將被永久應用,並將寫進史冊。


東方流星8888


方艙醫院在此次疫情的防控和救治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馬曉偉介紹,目前,武漢市已經建成16家方艙醫院,實際開放床位13000多張,累計收治患者12000人,武漢的新冠肺炎患者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在方艙醫院治療的。方艙醫院做到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目前,方艙醫院還有7600多名患者,空餘床位5600張,實現了“床等人”。


達文西彩繪工作室


方艙醫院的零死亡,比急救的高拯救率的意義還大。

其意味著,這個醫學是真治病,而不是聽任疾病發展,而僅僅在跳大神。

例如,西醫就是聽任疾病發展,跳大神,和古代和中醫競爭的巫醫屬性一模一樣。


楓林沙洲


方艙醫院解決了,當時役情大暴發時候,醫院己人滿為患。還有很多病人。真是入院無門治療無地,輕症轉成重症。我國抗役中發明的方艙醫院,解決了大問題,始輕症病人得到了及時醫治。提高了治療效率。提控了防疫速度,這是我們的驕傲。並不是一個醫種的大功績。中醫這次和西醫並肩戰鬥促進了,治療速度。


手機用戶5822974951


會死的都不在方倉醫院,但不能說方倉就沒功績。方倉的功績一是集中隔離發病者與正常人,另一個是及早干預降低輕症變成重症的概率。


深藍122911237


方艙醫院收留的都是輕微感染患者,而且不會產生交叉感染風險。根據自限性疾病特點,輕度感染者完全可以自愈,所以零死亡是正常的。但對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來講,功績仍然是很大的〈現代化中醫〉


用戶8077005654304


這需要了解火神山雷神山和方艙醫院建立的目的。

集中優勢兵力攻克一點是中國軍事思想的精華,武漢疫情攻克哪個難點?其實主要是重症患者,減少死亡,盡力挽救生命,這是火神山雷神山的歷史使命。

而應收盡收,盡力不讓任何一個患者掉隊,都能得到國家救治,這就是方艙醫院建立的目的。方艙醫院主要收治的是一般患者和輕症患者。不讓他們病情加重。

雖然是一般和輕症患者,但是幾萬人的方艙醫院能夠零死亡我認為可能是醫學史上和人類防疫史上可以大書特書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