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大家更願意買保險?完全相反!大家不信任,保險亂象多

受疫情影響,3·15晚會推遲,但消費者維權的聲音不會出現延期,保險類產品依然是投訴維權的熱門話題。

特殊時期大家更願意買保險?完全相反!大家不信任,保險亂象多

據中消協統計,2019年涉及中國汽車保險類投訴共計594件,買車捆綁銷售車險和誘導消費者貸款成為客戶投訴的熱點,今年3·15前後,圍繞我國保險服務產品的聲討再次掀起了高潮。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今年保險業日子真的不好過。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家上市保險公司近日公佈了今年1月和2月保費收入,前兩個月保費總收入6719.74億元,同比增長4.3%;而2月保費總收入卻只有1435.3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2.8%。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險消費者的權益有人來保護嗎?保險市場的市場預期還會有什麼?

每年的一月份都是保險業傳統銷售旺季,俗稱“開門紅”。大多數保險公司都將這個月作為中國全年的工作重點。為完成保費收入,會集中推出優惠的保險服務產品。第一季度保費收入尤其是1月和 2月份的保費,往往佔據了保險公司全年保費的很大比例。

今年前兩個月,中國人壽保費收入為2280億元,同比增長20.5%;中國太保保費收入為909.23億元,同比增長1.6%;中國保險保費收入為395.6億元,同比增長44.2%;中國保險保費收入為1241.61億元,同比下降5.13%;中國平安保險保費收入為1893億元,同比下降8.6%.,五家上市保險公司三家保費上漲,兩家下跌。

北京一家大型保險公司在《中國新聞週刊》上表示,今年保險業主要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股炎疫情在春節爆發的影響,保險公司自身面臨復工延誤,銀保等產品銷售渠道受阻,而汽車市場又非常低迷,這些因素都大幅拖累了保險費收入。

業內分析師表示,由於今年二月份是國內的疫情的爆發期,閉門造車蔓延,全國人民宅在家裡,保險公司也不得不選擇在線辦公,二月份的保險收入大幅下滑也就不奇怪了。

按照正常邏輯,每一次重大疫情,災害,都會極大提升消費者保險意識,保險收入應有對市場大幅上漲的預期。

假設今年保險公司的“開門紅”沒紅起來是因為疫情,但媒體記者經調查卻發現,保險公司在開年期間的銷售遇冷並不是今年首度出現。

分析人士稱,無論在什麼時間,國家對保險業的嚴監管是不會放鬆的,它終將成為常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