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釆摘食用?

寧意誠


我的家鄉在北京懷柔深山裡,距離縣城70公里,那裡遠離都市,空氣清新。野菜絕對是綠色無汙染。在過去吃不飽飯的年代裡,野菜可是香餑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我父輩到了春天還是要挖野菜吃。

首先是蒲公英,母親每年春天都會挖一些,鮮嫩的可以用來涼拌,做餡,老—點的連根曬乾留著煮水喝,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其次是苦麻子,可以蘸醬生吃,略帶苦味,在北方的農村,五一之前自己種的菜還沒成熟前,父輩山裡人捨不得買菜,挖一點野菜吃笑稱這些菜可以去火。年青人投來不屑的目光。我是70後,小時候經常挖野菜,挖多了可以喂家裡的雞。

家鄉還有一種野菜土話叫木了芽,是一種長在樹上的類似香椿的一種。是苦的,用開水燙—下再用冷水泡幾天才可以吃,可以涼拌和做餡,非常美味。

還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野菜,突然好懷念我的童年時光,雖然那時候物質貧窮,但精神相當富有!




奶酪媽媽


我的家鄉在膠東半島,這裡冬暖夏涼,氣候溫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大自然孕育了許多山珍海味,其中就有很多營養豐富、口感鮮美的野菜。我們這裡可以食用的野菜基本上都是中藥材,採摘食用對人體有相當多的益處。下面為大家介紹最常見的幾種野菜。

一是可以食用葉莖類的野菜。

大體上有馬齒筧、灰灰菜、奶醬菜、車前菜、紫蘇葉等,這部分野菜採摘後擇挑乾淨,去除枯葉爛葉,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去毒消除異味,可以包包子、餃子,也可以用蒜泥、辣椒油、芥末油涼拌。其通用的功效是殺菌消炎、健脾養胃、解毒明目等,每年春天來了之後,我家幾乎隔兩天就吃一頓野菜,感覺總是吃不夠。

二是可以根葉同吃的野菜。

根和葉均可以吃的野菜第一首選就是薺菜,在我們這裡,薺菜是初春第一名來報到的,只要是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都會結伴到山野田間,尋覓薺菜,連根帶葉一塊兒挖回來,涼水浸泡半天即可食用,可以直接蘸醬生吃,也可以做成雞蛋薺菜湯,最好吃的就是包餃子,在開春的時候,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能吃上幾頓薺菜餃子。然後是苦菜,苦菜挖回來後也是清水浸泡乾淨,將其根葉蘸醬吃,苦中帶鮮,看見了就會食慾大增。薺菜和苦菜的通用功效是清熱解毒、健脾和胃、降壓降糖等,特別是苦菜,對於我們抽菸的,還有降低尼古丁的作用。

三是可以食用根部的野菜。

在我們這裡丘陵地形的一些地堰邊,生長著一種野菜,我們叫薊肉肉,學名"大薊",挖出它的根部,將外皮剝掉,吃起來甜中帶苦,根部肉質成絲,與雞肉不無二樣,口感特別好,不過現在已不多見,有一年春天我轉了大半個山頭,也沒發現一顆。根部可以食用的還有野蒜,大多數地方都有,就不詳細介紹了。根部可以食用的野菜其功效是消腫止痛、祛溼散寒、促進新陳代謝等。

四是可以食用花部的野菜。

像黃花菜和蒲公英等都是可以食用花部,從花骨朵到花朵盛開,都可以採摘回來,一般是在陰涼處涼透曬乾,當成乾貨保存,在一年當中隨時拿出來食用。不過食用花部的野菜只有在秋天才能採摘,在春天是沒有的,因此不能算是春天的野菜。

野菜好吃但是要適量食用,一次都不能多吃,否則對身體有害,我們這裡經常發生食用過量的野菜而中毒的事例,這一點需要人人注意。好了,關於春季野菜就介紹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留言。


天潤土元帥


春天來了,我居住的日本也有很多好吃的野菜發芽了,每年都去河邊摘野菜。

油菜薹


油菜薹是河邊最多的野菜了,現在已經開滿了河堤。 芥菜類的炒著吃實在太苦,日本人會拿來用開水燙過,再用棍子打出辣味後,醃上。幾天就發酵變酸,味道還保留著衝勁,吃起來很上癮,非常美味。但這個衝勁只有幾天的期限,跑了衝勁的泡菜沒有了靈魂,失去魅力。十字花類的菜薹,沒有苦辣味,直接炒著吃也還是衝,需要焯水後再炒。前天和一樣喜好拈花惹草的朋友聊天,她告訴我她在用油菜薹做她們家鄉的梅乾菜,說是需要醃、曬、蒸、曬、再蒸、再曬的多道工序,怪不得梅乾菜那麼好吃,都是辛苦換來的,現在舌尖上還殘留著去年在杭州吃的梅乾菜鍋盔的味道。

水芹菜


在野菜中水芹菜是大愛,每年都要跑老遠採摘它,附近的河水雖然清澈透底,可一直沒有找到。其實也有沒去的地方,因為夏季幾次在在那附近碰到過蛇,自然更不敢往蛇喜歡的水邊走。今年疫情不能遠行,只好在家附近尋。於是以驚蟄未至為安慰理由,穿上登山用的長厚靴子,在一個寒冷的雨天,實現了那一帶的“探險”。那是一片原生林,有的地方已被整理,成為市民散步用的公園(我就是在這個公園看到的蛇)。河邊仍然是茅草叢生,有很多野鳥生棲,在這一帶是觀察野鳥的有名場所,每次到公園都能看到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走在河邊能聽到不同鳥兒清脆的叫聲。 果然這一帶是寶地,終於在清流中採到了肥嫩的水芹,長在有流水地方的水芹是最嫩,味道最好的。



水芹菜怎麼吃都鮮,可以包包子餃子,最簡單的就是洗乾淨和肉絲一起炒。

枸杞頭


這一帶河邊枸杞相當多,這個冬天暖和,一月到河邊散步的時候看到綠幽幽一片片的枸杞樹叢,只是二月遲遲到來的霜凍把枸杞的嫩葉打拈,這陣子暖和的春風又吹綠了樹枝。


廣東人喜歡吃枸杞頭,用它煲湯,認為可以補血清目。家裡有人嫌枸杞頭苦,這次借鑑了山西人做野菜的方法,先用麵粉裹一下上鍋蒸熟,再和蔥末一起油炒,不錯,枸杞頭的苦味幾乎沒有,感覺到的就是它的清香。

西洋菜


河邊的西洋菜,日本的超市也有賣,大多是拿來做色拉,用的人不多,價格也貴,人工種植,一點都沒有我手裡的這些肥壯。

廣東人拿來煲湯,我喜歡蒜炒,附近的一個咖啡店用它做三明治,生著吃也很好。


京夜聊


大家好,我是食言素語,是一個喜歡吃吃吃並且喜歡研究怎麼吃的人。關於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採摘食用這個問題,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個雲南人,可以說自小就是吃著野菜長大的。雖然現在因為生活好了,不需要用野菜來作為食物的補充,但是野菜現在又成為了健康食材,更是嚐鮮的美味。每年一到春天,菜市場上都會出現野菜的身影,價格也比一般的菜貴多了。

只說今年,最近正是雲南各種野菜上市的時候。讓人意外的是今年最貴的野菜居然是金雀花,達到了120元每公斤,簡直讓人有點望而卻步。

不過總體來說,大部分野菜還是大家都能夠接受的。而且能出去踏青採摘野菜,也是大家嚮往的一件事。下面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曾經採摘過的野菜吧。

苦刺花

這是我家最常吃的一種野菜,在郊外很多山坡上都有。植株是一種灌木狀的綠色小葉子,每到清明前後就可以開出一串串的白色的小花。因為這種小花帶有苦味,植株上還有刺,所以得名苦刺花。摘的時候要很小心,最好帶個手套。

苦刺花需要先用清水浸泡,減輕苦味,然後可以搭配洋芋、蠶豆、韭菜等食材進行炒制,吃起來略有苦味,口感清香。

苦麻菜

這種菜也是帶一點苦味的,主要吃的是莖稈和葉子。可以整株的採摘下來,去掉根部和老葉子就可以吃了。我們用來煮湯或者炒。煮湯的話有點苦味,可以清火。炒的時候適合搭配大蒜,炒出來非常香,口感還有點脆。

灰條菜

這種菜一般長在田埂上,貌不起眼,葉子細細小小,顏色是灰綠色。但是這種菜的口感是很好的。我們喜歡用來煮花生湯。做法是花生搗碎後和灰條菜的嫩葉一起煮,煮出來是糊糊狀的濃湯,特別鮮甜,加上野菜的葉子,就像吃到了春天。

此外,我們能採摘到的野菜還有很多,比如薺薺菜、蕨菜、抽筋菜、螞蟻菜、苦丁丁等等。不僅可以直接吃,還能用來煮粥、蒸餅、包包子。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它們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回憶。相信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記憶。以上就是關於有什麼野菜可以採摘的回答。如果你有更多的建議,歡迎來留言分享。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請給我點贊並關注我吧。我是食言素語。頭條優質美食領域創作者和悟空答主。有很多好吃的要和你分享。


食言素語


春天來了,在我們農村,又到了吃野菜的時候了。

在我們這裡,春天可以吃的野菜很多,首選就是苦菜,在苦菜剛剛發芽的時候,我們都是連根一起挖回來,在水裡泡一夜,然後剁細,放上豆子面炒豆沫子,在我們這裡叫“渣腐”。吃起來有點苦味,吃了能去火,清熱解毒。

蒲公英,挖回來用開水淖一下,可以涼拌,也可以清炒,還可以把它炒成茶泡水喝,也能清熱解毒。

薄荷,把嫩葉掐回來炒雞蛋,煎餅子,還可以拌鹹菜吃。吃了有清神明目的作用。

還有樹上的也能吃,像榆錢,可以做成粥,也可以蒸飯糰子。鑽天楊樹上結的花,我們這裡叫“五十忙子”,放上豆子面炒豆沫子。洋槐花,可以煎餅子,炒雞蛋,蒸飯糰。都還可以有好多的吃法。

小時候,這些東西都是為了度饑荒才吃,吃的夠夠的了,有時候吃洋槐花和楊樹葉子把臉都吃腫了,老是盼著什麼時候才能不吃這些東西了。到了現在再吃,是為了嚐鮮,吃起來味道也比以前好了,感覺比以前好吃的多了。


我從山中來570328


春天來了。你的家鄉有什麼野菜可以採摘食用?

春天來了,又到了挖野菜的季節,中國這麼大野菜品種成千上萬,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野菜。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種野菜,在我們家鄉叫粘連子。

為什麼粘連子,主要還是它開花結籽的時候不小心碰到會粘在身上。這種植物全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尤其是農村的玉米地裡最多,它不但是一種美味的野菜,還是夏天很不錯的涼茶。

我一般春天都會去挖很多回家,把它切碎曬乾,夏天直接拿來泡茶喝,不但簡單還好喝,還解暑。

新鮮的嫩葉做菜也是味道鮮美,做法也簡單,直接把嫩葉採回家洗乾淨用開水燙一下,放適量的辣椒,醬油,味精拌一下就可以吃了,非常簡單,大家可以去試試。


啊申來了


老話說:春天容易上火!

那為了去火而生的野菜就最受歡迎了!以前特別多的時候不稀罕,大家都用這些喂家禽,現在卻是自己留著吃還不夠,還要寄給遠方親人,因為比較珍貴!

第一種叫苦碟子。叫這個名字就知道,相當苦了,尤其是根部,但是母親就喜歡那個根部,說效果好,還泡水喝什麼的~奇怪的是她受得了這個味道,卻受不了我買的紅參的苦,哎,我的銀子打水漂了……

第二種我們叫大頭菜。但很多地方叫野韭菜或者野蔥~這個我喜歡,就喜歡那個頭,脆脆的!

第三種大家都知道,蒲公英!我記得在韓國的時候,有的老師受不了地暖,我就帶領大家挖這個,韓語“民達萊”,都說有效果!





我的漢語


春天萬物復甦,各種野花野草遍佈田間地頭,一到三月,在我們江西德興許多人都會趁著好天氣到田隴地頭採摘嫩嫩的艾草,摻入糯米粉、米粉包艾果,軟軟糯糯,混著艾草的香氣,是一種特別好吃的小吃。還有馬蘭頭,嫩嫩的馬蘭頭用開水抄一遍水,再與豆腐乾涼拌,鮮美可口




雨菲152193541


春天來了,說起野菜,自然要說說我媽院子裡的枸杞頭了。這是我媽幾年前從野外移來的,栽在院子裡,每想到落下的籽兒又長出新的,幾年過去,竟成了一大片。

枸杞是多年生植物。春天,冒出嫩葉,即枸杞頭。枸杞頭是容易採到的。

汪曾祺曾這麼寫:枸杞頭可下油鹽炒食;或用開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醬油、醋,涼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說“極清香”。

春天吃枸杞頭,雲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蕒菜一樣。

我是 一個愛下廚的讀書寫作愛好者,夢想是回老家開農家樂,一邊讀書寫作,一邊種菜養魚,您覺得可行?歡迎關注,夢想在路上~





胡桐魚


春暖花開,萬物生長,漫山遍野都長出了野菜。野菜風味獨特,天然無汙染,安全無殘留,營養價值高等特點。為大家介紹下我們家鄉的野菜。

香椿

香椿又名香椿芽,是春天時令野菜的黃金代表。具有清肝明目,緩解視力下降,防止眼疲勞等功效。常見的做法有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等。

香椿拌豆腐,清新爽口,香椿洗乾淨,切成小段。嫩豆腐切塊,起鍋焯水,去掉豆腐的豆腥味,過涼後,加入香椿。加鹽、味精、白糖拌均勻。許多人喜歡香椿也焯水,實際沒必要,只要洗乾淨就行,可以保留香椿的本味。

薺菜

薺菜是最常見的野菜,具有清熱利溼,殺菌消毒的作用。常見的做法有薺菜炒雞蛋,薺菜雞蛋餅,薺菜雞蛋湯等。

我最喜愛吃薺菜雞蛋餅,薺菜洗乾淨,焯水後過涼。擠乾淨水分後剁碎,盆裡加麵粉,加雞蛋,加少許鹽,用水和開後加薺菜,攪拌均勻。起鍋烙餅即可。

馬齒筧

馬齒筧又名馬蜂菜,其營養豐富,可有效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可以煮粥、包餃子、涼拌等,我認為涼拌最為爽口。

起鍋燒水,到60至70度下入馬齒筧,馬齒筧很容易熟,在鍋中打一個滾就可以撈出來,過涼備用。加鹽、味精、白糖、生抽、陳醋、辣椒油、香油拌勻即可,酸辣味清爽又不失本味。

榆錢

榆錢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是菠菜的11倍,缺鐵貧血可以多吃。具有防止便秘,降低血糖的功效。因與餘錢諧音,經常種在宅子前後,討個好口彩。其做法多樣,我最喜愛吃榆錢蒸的窩窩頭。

榆錢洗乾淨,加少許鹽,加麵粉拌均勻,不用放水,直接拌均勻即可。然後把面 團成團,放蒸鍋中,上汽八分鐘即可。配上蒜泥更美味。

洋槐花

洋槐花具有健脾益氣,潤肺止咳等功效,對貧血和痔瘡也有幫助。在尚未綻放是口感最佳,可蒸可涼拌可烙餅。我最喜歡吃蒸槐花。

槐花洗乾淨,加少許鹽,加麵粉拌均勻,放入蒸鍋中蒸5分鐘即可。準備小碗加蔥沫、蒜末,澆熱油,加生抽、醋,拌均勻,蘸料吃味道更鮮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