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教體局嚴抓校園防疫!2020年這10項工作也不鬆懈~

變“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進一步培養學生強烈的國家認同感;因地制宜建立小學“彈性離校”制度,有效解決“三點半”問題;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3月18日,昆明舉行全市教育體育工作會議,在回顧總結2019年工作的基礎上,安排部署2020年重點工作。

昆明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穆仁早表示,202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大會精神,組織實施教育現代化“一規劃、一方案和11個配套文件”的開局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辦好公平而有質量教育,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為昆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全市學校嚴抓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教育體育系統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機構、細化責任分工,認真做好排查統計、專項檢查、開學預案等防控工作。發揮教育體育工作優勢,組織實施了健康科普宣傳、居家體育鍛煉、推廣眼球操、開通心理諮詢熱線、組織線上教學、舉辦思政公益講座等教育防控工作,變“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進一步培養學生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民族休慼與共的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

開學在即,師生返程將迎來高峰,學校和體育場館作為人員密集場所,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挑戰更加艱鉅。各級教育體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落實好學校的主體責任,學校黨政負責人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校疫情防控工作負總責。學校要建立疫情防控制度,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構建學校、年級、班級三級防控網絡工作體系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開學前,各縣(市)區、各學校要按照“一校一策”“一校一案”要求,制定本地、本校防控工作方案,在學生返校前,組織所有教職工進行培訓和演練。要全面排查師生員工健康狀況並建立風險評估檔案、做好疫情防控物資儲備、設置留觀室、做好校園環境的清潔與消毒工作、指導師生員工做好返校途中的自我防控工作。

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落實消毒工作措施,落實每天早、中、晚三次消毒制度。

強化實行校檢和家檢“雙檢測”,堅持晨檢、午檢和出、入校園體溫檢測,並做好登記、管理。

同時,要求學生家長進行體溫檢測,做好記錄,並執行好報告制度。要嚴格門衛值班工作,對校園出入口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嚴格校園安全管理。要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在開學第一週,上好健康教育第一課,集中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

2020年的重點工作

實施智慧黨建行動計劃

昆明市將全面實施“智慧黨建”行動計劃,深入開展黨建示範點建設,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中外合作辦學、民辦學校、“兩新”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的建設。

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深入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突出學校辦學主體地位,賦予校長充分的辦學自主權,切實把教師選聘、資源配置、績效分配、考評管理等權限放給學校、放給校長,讓校長成為學校行政事務最終決策者。

因地制宜建立小學“彈性離校”制度,科學合理安排課後服務內容,有效解決“三點半”問題。不要把“三點半”課後服務搞成課堂教學的延伸。

發揮學區優質學校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整合共享學區內的教育科研、師資培訓、質量監測和學段銜接,促進學區內各所學校的共同發展;鼓勵支持依託優質學校組建教育集團化,實現教育集團內成員學校在品牌塑造、辦學理念、文化建設、隊伍建設、質量提升、評價考核等方面實現深度融合,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依託友好城市、校際友好關係和華文學校,積極開展教師交流、學生互訪和文化交流活動,充分發揮市教育對外合作交流中心的平臺和橋樑作用,擴大教育對外交流合作。

“五育並舉”促學生成長

以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五育並舉”工作。

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和文明城市創建緊密結合,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德育主題活動。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勞動教育,按要求開設勞動技術課程,不斷豐富勞動教育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

制訂昆明市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標準和管理辦法,年內評選認定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40所。加快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實現全市中小學心理輔導室覆蓋率達50%,所需設施設備100%達標。

堅持把普通話作為學校工作語言,對未堅持將普通話作為學校工作語言的教師,在年度考核、評先晉級等方面要有懲戒。

持續推進“三名”工程

繼續深入推進“三名”工程,年內培育和引進名師150名,積極吸引全國優質資源不斷向昆明聚集。充分發揮“三名”效應,依託名師工作室和名校長基地,深入實施“十百千名師工程”,加快名師和名校長隊伍培養。

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深入推進“一村一幼”“一鄉兩公辦”項目建設,新建或利用閒置校舍、村公所改擴建,補齊農村學前教育短板,全面實現“一村一幼”全覆蓋。

確保到2022年,20%以上縣(市)區義務教育通過優質均衡評估。2020年,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5%以上。

在優質普通高中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初高中課程銜接實驗班”“特長生班”“民族班”“優扶班”等改革試點,評估命名一批普高特色學校。

深入研究和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補齊職教短板,積極推進“1+X”證書試點工作,探索“3+4”中本貫通試點,拓寬中職學生學歷晉升通道,促進高職院校內涵特色化發展,啟動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和昆明幼兒師專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新增專業3個,力爭辦學和培訓規模突破萬人。

推進人口超過30萬人未建特教學校的縣(市)建立特殊教育學校,加快市縣兩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5%以上。

鍛造“四有”好老師

繼續實施“雙一流”大學和教育部直屬師範院校優秀畢業生專項招聘工作,盤活教師隊伍資源,加大特崗教師招聘力度,加快補足、配齊中小學教師。

深化教師評聘制度改革,爭取適當提高中小學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並向農村學校和一線教師傾斜。

堅持“教育家辦學”導向,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建立校長職級評定製度,科學設定和評聘校長職級,堅持公開程序、公開競爭、公開工作目標、公開評價,提升職級制下的校長綜合素質。

年內集中培訓校園長、骨幹教師2000名以上。

全面清理和規範針對學校和教師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等活動,把教師從與教育教學科研無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切實減少對中小學校和教師不必要的“負擔”。

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規範全市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建設,確保新建改擴建小區學校幼兒園配建全覆蓋。

實施教育基礎薄弱縣普通高中建設項目,全市新建(改擴建)高(完)中5所以上。

深入推進義務教育生活補助和營養改善計劃兩個“全覆蓋”,完善各級各類教育“獎、助、貸、勤、補、免”多元化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努力解決好貧困家庭學生就學的後顧之憂。

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完善勸返學生分類安置和補償教育措施,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戶子女不因貧失學輟學。

增設貧困地區定向招生計劃、適當放寬普高錄取最低控制線、辦好“阿詩瑪班”和“民族班”,著力擴大貧困地區學生接受優質教育機會。

落實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各類專項招生計劃,實施高職單招建檔立卡專項計劃。“國培計劃”堅持向貧困地區傾斜,繼續做好對口支援、結對幫扶等教育精準扶貧工作。

加快構建“區對縣、縣對鄉、校對校、學區對學區”的立體幫扶格局,形成“結網互動、優勢拉動、整體推動”教育對口幫扶模式。

打造“15分鐘體育健身圈”

繼續打造昆明城市社區“15分鐘體育健身圈”,完成50條全民健身路徑、50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的建設任務。

探索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工作。

開展學生體質監測和國民體質監測,切實加強學生近視防控,力爭實現近視率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

強化足球特色學校的創建和佈局工作,年內全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力爭達到170所。

維護校園安全穩定

切實加大掃黑除惡、防範校園欺凌等專項治理力度,繼續推進“平安校園”和校園安全智能管理建設。

健全完善維護學校穩定的預警預防、教育演練、排查整治、應急處置、責任追究等體制機制,及時防範化解風險隱患,確保學校穩定。推進學校食堂和學生公寓“六T”實務管理,提高規範化管理水平。

2019年昆明教育體育,用數字說話

“三名”工程:成功引進上海師大附中等省外名校4所,本地名校領辦分校9所,引進名師79名、名校長4名,新增優質學位1.1萬個。市直屬學校組建7個教育集團。

學前教育: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9.4%,省一級示範幼兒園達175所,佔全省的35.6%,其中省一級一等幼兒園38所,佔全省33.6%,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85%以上。

義務教育:全市戶籍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7%,初中三年完學率達96.9%。

普通高中:全市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2.9%,省一級高(完)中達34所,佔全省的22.5%,優質普高在校生佔比達75.2 %。2019年高考本科上線率和一本上線率分別達70.9%和28.1%,分別比2018年提升了6.8和3.4個百分點。

職業教育:將雲南省郵電學校整體劃入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構建四級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參加全省技能大賽獲中職組全省第一,參加國家級競賽取得突破性進展。省郵電學校成為國家首批“1+X”證書試點學校。

民辦教育:出臺規範民辦教育發展的實施方案,開發昆明市民辦教育管理系統,優化民辦學校年檢工作,繼續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年內評選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77所,全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達452所。

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全市義務教育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5%以上;“阿詩瑪班”“民族班”招收少數民族學生153名。開展3期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

校園足球:申報全國滿天星訓練營試點縣2個,年內獲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校22所,全市足球特色學校達到164所。

記者:蔡曉磊

審核:楊世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