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黃豆的價格能不能漲到八元一斤,大家說說自己的見解?

三農創始人


大豆原產於我國,既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油料作物。由大豆加工製作出來的東西很多,比如有豆腐、豆漿、豆粕等,當然還有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大豆油。

據瞭解,2019年全球大豆的產量達到了3.37億噸,而我國的大豆產量是1810萬噸。與此同時,由於國內的大豆需求量是非常的大,所以缺口也是非常的大。2019年,我國進口大豆達到了8851萬噸,由此可見,我國的大豆產量其實是非常不足的。

我國的大豆產量嚴重的不足,這是一個非常突出的總是。以前主要是從美國等國進口,但是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發起了貿易戰,作為回應,我國就停止了從美國進口大豆。同時為了擴大國內的生產量,在北方地區,特別是東北大量的增加大豆的種植量,減少玉米的種植量。

其實,大豆除了榨油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來做豬飼料。而在2019年,我國生豬的存欄量相比218年降低了27.5%,而出欄量也是一樣的降低了21.6%。由此也引起了大豆需求量的降低。但是在2020年的今年,情況會有一些不一樣了。

因為從去年開始我國的豬肉價格就一路的飆升,到現在豬肉的價格依舊是在30元一斤以上。為了解決豬肉價格過高的總是,這就需要提高生豬的存欄量。所以,現在國家也是在支持農民養豬,而且也有相關部門出了政策,要求在2021年前儘快的恢復生豬產能,而到2022年前全面恢復生豬產能。

得益於生豬存欄量的提升,大豆的需求量肯定會有更進一步的提升。但是目前國內大豆產能依舊還是沒有上來,距離滿足國內的需求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國內大豆的收購價格是在2元上下一斤。為了滿足國內需求,肯定需要大量的從國外進口。我們都知道,國外,特別是像俄羅斯、巴西等國的大豆,他們這裡的價格更低更實惠。據瞭解,目前進口大豆價格基本上是在3000元左右一噸,合到1.5元一斤。所以,要想國內的大豆價格提高到好幾塊錢一斤確實是有些不現實的。


洞庭清水塘


黃豆又稱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東北為主產區,亦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

大豆是一種其種子含有豐富植物蛋白質的農作物,最常用來做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和提取蛋白質。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大豆價格下跌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我國已經全面放開對俄羅斯大豆等農產品進口區域限制,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俄羅斯大豆、豆粕、油渣進口至中國,並且和咱們的東北大豆爭奪非轉基因大豆市場,並且中國政府已全面取消針對俄羅斯大豆生產地區的限制,並允許進口俄羅斯豆粕和油渣。到2024年,中國進口俄羅斯豆油粕總量將達到270萬噸。

根據這一情況,未來幾年大豆的行情不會上漲,更不會上漲到8元一斤。








陝南阿超


儘管現在的黃豆確實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但中國的市場經濟就是需要市場來調節。現在黃豆幾塊一斤,如果2020年黃豆漲到8塊一斤。如果是通貨膨脹導致,那麼平時兩塊的豆腐漲到5塊錢,平時2塊一把的小菜漲到一把5塊。但是顯然,目前國內央行的管控下,很難出現這麼大的通貨膨脹問題。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黃豆在2020年漲到8塊一斤,應該是不可能的。


雲南阿坤


這需要看大趨勢黃豆走向,如果黃豆產量少了,需求量高,那肯定會因為供需問題而漲價或者降價。

你又問的明年的價格,這物價現在變化太快,農村糧食的收益價格應該不會有明顯的起落!希望對我的回答滿意


皓軒玉姝


國內豆製品和飼料雖然對黃豆需求量大,但在全球自由貿易時代,大宗貨物進口起到抑制物價漲幅,八元一斤的黃豆概率很小


微觀察說實話


難說哦!雖然有貿易戰,但國內價格過高,也有巴西、俄羅斯的黃豆進來


斌哥1593


黃豆不會有那麼高的價吧,最多在二元至三元一斤左右,就我所在地一般農戶不會種黃豆,因為它的經濟價值太底了,而且國外市場也很多!


墨跡時景認證攝影者


幾乎不太可能,糧食就像火車票一樣,基本上是不會變的,大差不差。


歌文詩說


如果形成壟斷,且被國外控制,黃豆價格漲到8元一斤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形成壟斷了,也就意味著一切與大豆相關的成品、半成品都會漲價。

影響糧食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供需、種植成本、品種改良等,這都會影響糧食價格的波動,此外自然災害、人工干預等措施也會影響糧食價格。

如果黃豆的價格漲到八元一斤,那就意味著國內的大豆減產,幾乎要到了顆粒無收的地地步,在不進口大豆的情況下,供小於需幾倍才有可能出現大豆價格暴漲。

除此之外,如果大豆的採收被壟斷也是有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先大量收購導致市場供需失衡,之後囤貨居奇,低價囤貨高價銷售,這樣有可能會導致大豆的價格達到8元,之間國家打擊投機倒把就是防止這種情況出現。

不過以中國大豆市場的供需來看,主要來源依然是國內,再加上少量的進口,幾乎可以維持大豆在一個平穩的價格區間內。當然了,這是建立在國內種植與需求比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一旦出現自然災害、種植成本降低、認為干預產量增加、國際大豆價格變動,很可能就會出現大豆價格驟然升高或下降,但想要達到8元每斤的價格有些不現實。

此外,不知道各位注意過沒有,國外的大豆價格永遠低於國內,國家一直卡著進口數量,原因就是對國內的大豆種植戶的一種變相保護。如果國家不限制,大豆直接全部進口,別說8元,就是8毛錢可能都維持不住。

因為國外種植都是規範化、規模化、數據化、科學化種植,大多都以平原為主,且都是機械化作業,種、培、收、銷都建立完善的機制,無論是從技術、渠道、成本上分析,都低於國內,人家的種植成本、種植技術都比國內的高很多,種植出來的大豆產量、營養價值、成本就會非常低,可以說如果國內的糧食沒有國家照付,老百姓種地的收入會更低,所以哪怕國內的大豆真的到了8元,那很可能會造成有價無市,因為國外的大豆會更便宜,這也會間接導致國內大豆迅速回落,甚至會低於之前的正常價格。


新農志


雖然我也是農民,也期望價格越高越好,但可以跟負責任的告訴你,大豆價格突破八元的可能性為零。這是由於多種因素造成的。

首先和它的農產品特性有關。我們都知道,大宗農產品通常涉及到國計民生的問題,最容易理解的一句話就是:穀賤傷農,谷貴傷民。所以通常情況下,包括大豆在內的大宗農產品出現大漲大跌的概率不是很大。那麼農民利益誰來保護呢?目前全球通用的做法就是對糧食種植者實行補貼,這兩年,受國家種植結構調整政策影響,大豆的補貼也還算不錯,去年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就把大豆生產者補貼調高到320元一畝,而玉米種植戶每畝補貼不足80元。雖然今年大豆價格曾掉到3300元一噸的10年低位,但是在高額補貼的刺激下,大豆種植面積仍有所增加。

廉價進口大豆的衝擊,是國產大豆價格難以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或許讓很多人難以想象,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不僅是全球第一大豆生產國、消費國,還是最大的出口國。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快速提高,對植物油脂和動物蛋白的消費量呈井噴式增加,大豆不僅能提高油脂,而豆粕又是非常優質的動物飼料。由於國內耕地面積有限,一些美國人看到了商機,他們通過對黑龍江大豆的品種的改良(或許就是通常說的轉基因),通過美國現代化作業,不僅產量大大增加,生產出來的大豆出油率也高出很多,這就是進口廉價大豆的最初來源。

2003年之後,面對大量廉價大豆的衝擊,國產大豆漸漸失去競爭力。消費提高之後,有限的耕地又不足以保證所有農產品自給自足,經過幾年的糾結,我們最終也就不得不選擇放開國內大豆市場。如此一來,美國大豆產量節節攀升,長期成為中國第一大豆進口來源國。受我國日益增長的龐大消費影響,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國不斷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幾年前,巴西已取代美國成為國內進口大豆第一來源國。美國、巴西等國土地廣袤,前些年種植機械化程度相對較高,再加上大豆品種本身的產量優勢,在價格上對國產大豆就有了絕對性優勢,即使國產大豆仍然高出進口大豆300-500元一噸,因為產量遠低於進口大豆,如果刨開種植補貼的話,種大豆不賺錢不說,甚至還是虧本的交易。

國產大豆消費段供應狹窄,也是難以上漲的一個因素。雖然我國每年有1億多噸龐大的消費,但基本都是用於壓榨的進口大豆,據相關機構調查統計,2018年全國大豆壓榨總量共8860.1852萬噸(出粕69995463.08噸,出油16834351噸),受貿易摩擦和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較2017年的8994.242萬噸減少134.0568萬噸,降幅1.49%。前面已經說過,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價格高而出油率又低,基本被排除在壓榨行業之外,主要用來食用。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大豆壓榨量為83%,食用大豆為14%左右。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我們國產大豆產量只有1600餘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85%,但是從消費途徑來看,刨開壓榨環節之後,國產大豆就沒有多少供應缺口了。

這就是大豆為啥總不見漲或漲幅一般的幾個原因,或許在未來幾年內,國內大豆消費主要依賴進口的狀況仍然不能根本改變,但是在種植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之後,這一扭曲程度將會逐漸改善。對於國產大豆來說,價格也並非完全沒有突圍的地方,就如拿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和進口大量拼壓榨利潤,無異於以自己的劣勢攻擊別人的強項,如果以國產有機大豆開拓食用、保健品加工、消費,或許會另有一片天地。

不做庸人不自擾的庸人

三農領域創作者

602粉絲 · 562贊

搜索

2019大豆補貼公佈

2019黑龍江大豆補貼

2019黃豆補貼

大豆價格暴漲

大豆多錢一斤

大豆畝產800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