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裡有6個“部長”職務的姑娘,沒有被錄用

最近公司在招新媒體編輯,面試了許久都沒有找到一個特別合適的,不過前兩天有一個面試者A姑娘在面試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嗯,主要是在她遞給我的簡歷上:

大一時是班級的宣傳委員,大二時,擔任校內某雜誌副主編、主編;大三時,擔任校學生會新聞部部長,負責新媒體管理,期間該校的微信公眾號獲得了全國高校微信前三,大四還成為某市高校聯盟的宣傳部長……

1

我認真數了數,類似的“部長”官職總共有六個。乍一看這姑娘的簡歷,金光閃閃的,各種相關任職履歷和經驗讓人覺得這姑娘能力過人,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聽著她如數家珍的自我介紹,至少第一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簡歷裡有6個“部長”職務的姑娘,沒有被錄用

我興致勃勃地開始問她專業問題,沒想到一下子她就露了怯,雖然擔任了眾多新聞宣傳類的幹部職位,但是她連最基本的新聞採寫知識都不怎麼了解,不僅不清楚新聞寫作的基礎規範,連新聞六要素是什麼也搞不清。

問到最滿意的一件新聞作品時,她想了半天說,學校裡的採訪都是小事情,都讓下面的人去做了,她只需要負責統籌;問到微信公眾號獲得全國高校微信前三的經驗總結,她說是下面的同學做的,她只是負責審核,微信排版這類的小事,也不需要她親自去做;問到擔任某市高校聯盟宣傳部長時的具體工作,她則說主要是跟各高校聯絡開會,具體宣傳策劃活動的執行,也由下面的人去完成。

在我們一再的追問下,姑娘失去了一開始時的淡定從容,除了強調自己的履歷過硬,溝通能力超強以外,基本沒法應對相關專業的提問,對於自己未來的規劃也不清晰,甚至沒有搞清楚眼前面試這份工作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她除了會簡單的PS之外,其他的基本都不太會。

從自信到心慌,前後不過十分鐘的事情。面試結束,結果也很顯然:不予錄用。

我跟一同面試的HR同事意見相同:這姑娘求學期間,過於沉溺於學生幹部職位的追求,忽視了自己基礎專業能力的夯實和提升。在跟她溝通的過程中,她提到最多的是擅長溝通統籌,不親自負責具體工作,儼然是一副領導做派。用通俗的話說,實踐太少,官癮太大

然而她沒有意識到,被各類官職光環照耀下的她,其實還是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應屆畢業生。

簡歷裡有6個“部長”職務的姑娘,沒有被錄用

2

A姑娘的簡歷讓我想到了前兩年曾經引起廣泛熱議的中山大學的幹部任免名單,這份長達200多人的名單,按照秘書機構、組成部門、辦事機構分成三個層級,各種名目的“官位”呈現。特別在“秘書機構”和“組成部門”兩層級中,還標明瞭職位是“正部長級”還是“副部長級”。

在高校裡有很多組織和部門的工作需要學生來承擔,必不可少的會出現學生幹部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作為接觸社會的試驗田,很多學生樂於參與其中,以擔任相關職務為榮,畢竟,這會給他們帶來學習以外的特殊榮光與成就感。

“學生幹部”在任職期間不僅能夠掌握一定的權力,比其他普通學生獲得更多的人脈資源,難免會導致官僚作風在學生幹部中滋生和蔓延。但有“學生幹部”履歷的畢業生未來就更能適應職場嗎?

一般來說,“學生幹部”會得到更多的鍛鍊機會,如果能夠認真實踐和學習,聚焦在個人能力提升上,他的收穫一定比其他同學要多得多,在未來職場的競爭裡,也容易取得優勢。

B姑娘是我曾經的實習生,來實習的時候,她們一個班的同學一共來了8個人,其中她和另外一個同學小C被分配跟我實習。

B和C來實習時,我在社會新聞部工作,需要通過接熱線電話找新聞線索,然後進行採訪。每天,我會讓她們倆分時段接熱線,每接到一個熱線電話,都需要記錄下來。

實習第一天,B和C之間的差別就出來了,在B姑娘的記錄裡,每一條熱線電話的內容簡短清晰,敘述要點明確,並備註上個人的建議,特別重要的內容還用五角星標記。小C則相對邏輯凌亂,有幾個記錄甚至連最重要的聯繫電話都沒有記錄。

根據新聞線索,我帶著B姑娘和小C外採,採訪前,B姑娘主動幫著規劃交通線路,到達後聯繫爆料人、採訪記錄等工作,她也一併完成。小C則跟在後面,一言不發,當我讓她去當事人家敲門時,她竟然紅著臉站在門口猶豫了好幾分鐘。

第一篇稿件的採寫,兩人完成的質量差距也很大,B姑娘熟知新聞寫作規範,稿件寫作邏輯清晰,簡明扼要,基本上我沒有太大改動,小C的稿件明顯生澀混亂許多,跟她溝通幾個回合,感覺她也沒有完全領悟,一篇稿件修改下來,我累得半死,她依然一副茫然不懂的樣子。

幾次下來,B姑娘已經能夠獨立採寫了,小C的新聞稿幾乎每篇都要“回爐”數次,漸漸的,兩個人的實習成果有了差別,B在三個月的實習裡,光頭條新聞就發了10多篇,其中有兩篇稿件還被評為報社當期的優秀稿件,C除了幾篇幾百字的快訊之外,幾乎沒有寫過什麼像樣的稿子。

兩個人在實習上的投入上也明顯不同,B姑娘幾乎每天都泡在報社裡,比我們正式記者走得還晚。遇到一些來投訴的讀者,她會熱情接待,問清楚他們的訴求,並一一記錄下來。好的內容,便會成為她第二天的新聞外採線索。小C則一到下班時間,就背起書包離開單位,有的時候甚至連招呼也不打一聲。

B姑娘除了寫稿之外,會幫著打掃值班室,清理桌面,對於同期實習的同學,她還經常拉著一起開會討論實習內容,給基礎較差的同學出謀劃策,看得出來,同學對於她的能力都很服氣。

後來,我得知,B姑娘在學校裡,就是風雲人物,她不僅是學校記者團的骨幹,也是所在系的學生會主席,此外,還曾先後擔任過班級的宣傳委員和班長。

實習快結束的時候,我曾跟B姑娘有過一次深談,她說自己一直對新聞行業有著特別的熱愛,上大學時就立志未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所以她在學校的時候,積極參加各類與新聞相關的活動,包括競爭系學生會主席的職位,也是為了鍛鍊自己的溝通和統籌能力。

她不覺得學生幹部這個標籤讓自己有多麼的閃光,只不過是提升個人能力的一次鍛鍊而已,後來她發現,無論是在校記者團還是系學生會的相關經歷,在她新聞實習的時候,都派上了用場,想想還挺有成就感的。

她跟班裡的同學相處都挺好的,因為她從來也沒拿所謂的什麼幹部當回事,更別說擺譜了:“我簡直就是保姆,每次都給他們做牛做馬,哈哈”。說到這裡,B姑娘聳了聳肩,忍不住笑了起來。

在說到她的幾個同學時,B姑娘特別解釋了小C的情況:老師,小C她其實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姑娘,不太擅長跟人溝通打交道,在採訪這塊弱了一些,另外,她準備考研了,所以在實習上花的精力少了一些,你別介意啊。

看來她已經發現小C的實習表現令我不太滿意,實習結束在即,實習報告上實習老師的評價對於每一個實習生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她情商很高,在合適的時間,幫同學做善意的請求。

後來,B姑娘去了北京,憑藉她的能力,順利獲得了一份心儀已久的工作,這些年一直髮展得不錯。

3

同樣是身係數職的學生幹部,A姑娘和B姑娘都擁有一份金光閃閃的簡歷,但無論是能力還是情商,差別頗大。在閱人無數的HR那裡,幾個問題一問就會讓你的能力水平暴露無疑,高低立判。

所以,擁有一份光鮮亮麗的簡歷內容,僅僅是面試需要準備的第一步。簡歷只是你初入職場的一張名片,但不是全部職場。

A姑娘在面試的時候,對於自己的簡歷過於自信,卻沒有意識到,她的那些職務只有片刻的粉飾作用,並不持久。面試失敗也是情理之中。

B姑娘將她在學生幹部崗位上學到的乾貨和經驗,用在未來的職場上,比普通的同學擁有更多的優勢和主動權。獲得成功也在情理之中。

再來說說面試的問題,如何能夠面試成功,獲得心儀的職位?

簡歷裡有6個“部長”職務的姑娘,沒有被錄用

得到CEO脫不花曾給到面試者十多條建議,非常有借鑑性,這裡選幾條送給每一位正在尋找工作的畢業生們:

1.我不會海量投遞簡歷。我會把所有目標單位,按照自己的評價體系,分出梯隊,一次只給特定的三四家公司投簡歷。一批如果失敗,再啟動下一批。

2.在投出簡歷之前,做足功課。研究這家公司的官網或者官微;認真閱讀媒體動態,特別是創始人的講話;體驗這家公司的產品,尤其是非主力產品;上論壇或者貼吧看看相關評論,但不盡信。

3.如果我極其渴望一份特定的工作,我會努力在投遞簡歷前,做一些外圍的示好。比如,結合自己的專業,幫這家公司做一些建設性的事情。

4.面試時,我會用簡潔的表達方式。有問,必有答。回答中經常引用和提及在做功課時獲得的公司信息,表現出對公司的熟悉度。

5.表現出願意學習的態度,但要表達能為公司做的貢獻,而不是表達自己是來學習的。

6.當面試官讓我發問時,絕對不問五險一金和年假制度(這種有的是機會私下問HR)。我會問幾個好問題,比如:我會和誰一起工作?如果我遇到問題,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得指導?公司鼓勵什麼樣的溝通方式?公司希望我在三個月左右能達到什麼水平?在我以前,公司裡最優秀的新人是什麼樣的?

作為職場裡的傳奇女性,作為閱人無數的CEO,脫不花的建議或許能給正在找工作的你,帶來最有效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