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條,我又來了”,詳談微物釣法-路亞白條

白條是所有水域中最常見的魚種,並且它也也是所有水域中密度最大的魚種,隨著溫度的日漸升高,受困於寒冷冬季的白條,再次出現在釣魚人的視野,它的出現對於釣魚人來說,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使用臺釣、傳統釣的釣友愁,被白條圍攻堵截的餌料,還沒有到位就被搶劫一空,完全沒法正常到底作釣目標魚,甚至還會因為它的不斷干擾,放棄作釣;可對於微物路亞愛好者來說,卻是喜,白條的瘋狂搶食加上數量巨大,不用長途跋涉的去找釣點,隨意的一條小河溝,都能路的過癮。

“白條,我又來了”,詳談微物釣法-路亞白條

不過,對於很多新手路亞釣友來說,路亞白條並不簡單,帶著裝備滿是白條的河面,一頓操作,結果卻是不盡人意一條不中,本文就圍繞“路亞白條”為核心從白條的特性、路亞擬餌的選擇及使用、誘釣過程3個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熟悉白條的特點,是決定路亞收穫的基礎

白條作為自然水域中個體最多的魚種,之所以數量眾多,離不開它獨特的身體結構、覓食習性,嘴小身子細的特點,能夠讓他快速的在水的中上層自由穿梭,捕食水面的浮游生物及昆蟲水藻。

當然,這種特殊的身體結構,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它覓食,當遇到天敵攻擊的時候,它也能夠藉助這個特點,快速的穿梭雨水中,躲避天敵攻擊。

“白條,我又來了”,詳談微物釣法-路亞白條

不過,它能躲避天敵的流線型身體構造,對我們路亞白條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幫助,我們只需要知道,白條的嘴巴小、遊動速度快、經常活動在水的中上層及愛捕食遊動的食物,這四個特點,對於路亞白條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路亞白條的擬餌選擇

白條的嘴巴小、遊動速度快且喜歡在水域上層覓食的特點,這就導致在選擇擬餌的時候,需要參考這幾個特點進行,那什麼樣的擬餌才適合路亞白條呢?

水下螺旋槳-瓜子亮片

瓜子亮片是路亞白條的最佳選擇,想要瓜子亮片發揮出它的路亞效果,僅僅是瓜子亮片是不夠的,因為它的個體太小,即使我們使用ul調性的路亞竿,也很難將它拋投出去,所以,在使用瓜子亮片的時候,我們需要藉助緩沉型助投器。

“白條,我又來了”,詳談微物釣法-路亞白條

當然,除了助力拋投的助投器外,瓜子亮片的作用僅僅是誘魚,並不是用來釣魚,所以在瓜子亮片的下方我們還要自己綁制魚鉤,一般選擇2號的金色袖鉤最佳,並且在魚鉤的上方傳入一粒太空豆,保證亮片與魚鉤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越小越好,一般幾毫米即可),防止魚鉤距離亮片過近,導致亮片在水下不旋轉的情況,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效果。

延伸:有很多釣友反饋,瓜子亮片的路亞效果不好,其實大都是因為太空豆位置放置不正確導致的。如果太空豆距離魚鉤距離過遠,白條只會追著亮片吃,碰不到魚鉤;如果距離過近,就會導致亮片覆蓋魚鉤,擋住魚口而發生只有吃口動作不中魚

浮水系擬餌-飛蠅鉤

飛蠅鉤是一種浮水系擬餌,它是通過在水面的運動,吸引白條攻擊,與瓜子亮片的使用方法雷同,因為它本身的重量太小,也需要藉助重量稍大的助投器幫助,只是,在助投器的選擇區別於瓜子亮片,飛蠅鉤應該搭配具有浮水效果的助投器,畢竟,使用飛蠅鉤是讓它在水面作釣白條。

“白條,我又來了”,詳談微物釣法-路亞白條

在選擇飛蠅鉤的時候,魚鉤也要儘量放小且不要帶毛的飛蠅,白條的嘴巴太小,如果使用帶毛的飛蠅鉤,很容易導致白條不能順利入嘴,導致我們能感受到,白條攻擊擬餌,但,就是釣不上來的窘況。

小總結:瓜子亮片和飛蠅鉤,是路亞白條最經常使用的擬餌,其中瓜子亮片的動態效果要比飛蠅好很多,也是大咖最為常用的路亞擬餌之一,不過,有的時候大咖也會使用,

它倆的結合體,將亮片下方的袖鉤替換為飛蠅鉤,效果也非常不錯

路亞白條的操作方法

路亞白條其實與臺釣白條一樣,也是分為兩個部分:誘魚和釣魚,只不過它倆在誘釣上實現的方式不同,但是這種不同並不影響它們的本質相似,所以路亞白條想要好的收穫,也需要誘釣結合。

路亞白條的誘魚階段

多數釣友使用臺釣白條的時候,應該都知道,想要保證白條的持續不斷,首先是要保證前期餌料的投放量,藉助餌料的霧化和味型,把附近的白條聚集到窩點附近,但是,路亞白條使用的是無色無味的擬餌,它並不具備粉狀餌料的味型和霧化誘魚效果,又如何才能實現誘魚呢?很簡單,直接找到白條的位置,這種方法要比誘魚來的更快

“白條,我又來了”,詳談微物釣法-路亞白條

白條屬於上層覓食性魚種,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通過肉眼就能輕鬆察覺到它們的位置,譬如常見的入水口位置,這裡由於食物豐富,站在岸邊就能看到,成群結隊的白條在附近來回遊動。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即使不是入水口,在廣闊的水面,我們也能看到水面下,一條條類似黑線的小魚,那就是白條,我們只需要將擬餌拋投過去,藉助擬餌的水下或水上擺動動作,就能快速的釣到它。

路亞白條的釣魚階段

路亞白條對於新手來說,最難的就是釣的階段,因為,它不同於臺釣用餌思路,路亞講究的是擬餌的運動軌跡釣魚,所以,在使用路亞白條的時候,我們要根據魚情的變化,選擇合適的擬餌運動軌跡。

  • 1.勻速運動軌跡

勻速運動是指擬餌在水下保持平穩的速度運行,這種勻速特別適合使用在魚情較好的情況下,譬如找到的白條標點數量較多,當擬餌入水後,平穩的收線就能夠輕鬆的把它們釣上來,因為,數量較多,它們會出現搶食,平穩的收線形成的勻速運動,就能夠讓它們緊追不捨的搶食。

  • 2.動停結合運動軌跡

動聽結合是指擬餌在運動過程中,會出現一個短暫的停頓,為魚口不活躍的白條,提供一個吃鉤的機會,譬如我們能看到水面上聚集了一定比例的白條,但是,通過擬餌勻速運動收線過程中,沒有白條吃鉤的動作發生,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立即改變擬餌的運動軌跡,往往這種時候,白條的覓食性不積極,需要我們通過竿稍的下點加速或短暫的停滯,刺激它們開口吃鉤。

“白條,我又來了”,詳談微物釣法-路亞白條

延伸:除了勻速和動停結合外,加速、上跳的運動軌跡,在路亞白條的時候,也經常被使用,這兩種略顯誇張的運動軌跡,更能刺激覓食不積極的白條開口

寫在最後

白條對於多數釣友來說,是討厭的魚種之一,主要是它的搶食能力太強大,經常會導致沒法正常作釣,其實,這種時候,大家不妨試試路亞白條,同樣能夠讓你體會到中魚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