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就是使劲夸小孩吗?大错特错!正确的“赏识教育”应这样

有一次,文文在小区里和别的小朋友起了冲突,别的小朋友轻轻地打了一下文文,文文立马就还手打回去了,把小朋友打的直哭,文文就得意地回家了。回到家中,文文很开心地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和奶奶说了,奶奶不仅没有责怪文文打了别的小朋友,还夸赞文文:"你真棒!在外面不要被别欺负!"于是文文就更加得意了。

这时候,妈妈听到了,就马上让文文过去和小朋友道歉,还批评了文文,让文文不能随意打人。奶奶就不明白,文文这样的表现不受欺负的表现,为什么还要去道歉。

妈妈认为,对方只是轻轻地打了一下文文,并且是孩子之间的玩笑,文文却把对方打哭了。但是奶奶不仅没有及时阻止孩子的这种思想,反而夸赞孩子。盲目的夸赞让孩子没有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自己做的很好,这以后会导致孩子总是在外面很凶地对别的小朋友。

确实,适当的夸赞孩子能够让孩子有更好的习惯,而错误地夸赞,却促成了孩子坏习惯的养成,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我们要懂得正确的"赏识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赏识教育就是使劲夸小孩吗?大错特错!正确的“赏识教育”应这样

关于"赏识教育",家长要懂得这些

1、 "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奥秘的总结。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赏识教育就是使劲夸小孩吗?大错特错!正确的“赏识教育”应这样

2、 "赏识教育"≠使劲夸孩子

有些父母对于"赏识教育"的认识就是要使劲夸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事情,都要夸一下孩子。当孩子按时吃饭了,要夸一下,当孩子按时学习了,要夸一下。或者,当孩子不想吃饭了,要夸一下让他好好吃饭,当孩子不想学习了,要好好夸一下,让孩子好好学习。反正就是夸,使劲地夸孩子。并且,常常将"你最棒!"、"你是最好的!"、"你最聪明!"等等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这样盲目的夸赞孩子,会使得孩子认为自己就是很棒,就是很聪明,并且常年将这些夸赞的话挂在嘴边,孩子都腻了,根本就起不到好的效果。

3、 "赏识教育"≠不可以批评

有的父母会认为,"赏识教育"就是要对孩子进行夸赞的,并且不能够批评孩子。不可以将赏识与批评对立起来,这是错误的。赏识教育是对孩子做的好的行为进行夸赞,以此来激励孩子对于好习惯的保持。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批评也是必然的。

只有赏识而没有批评的话,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准确的判断,也就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赏识教育就是使劲夸小孩吗?大错特错!正确的“赏识教育”应这样

4、 "你最棒"要少说

"你最棒"这句话或许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总是这样对孩子说,但是总是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孩子也是会腻的,所以在,像这一类的话,可以少说。当孩子做对了事情才说,而不是总是对孩子说他很棒,很厉害。

错用"赏识教育"的弊端

1、 对孩子的人际交往造成阻碍

当家长的"赏识教育"不当的的时候,会让孩子处于一个不明是非的境地。就像前面我们说到的奶奶夸赞孩子打别的小朋友,认为这样的孩子在外不会被欺负,不会受委屈。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完全相反的。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却误用"赏识教育",会使得孩子继续错的行为。如果孩子不适当的还手被认为是对的,在外面孩子就会觉得不能够受到欺负,别碰一下自己,自己就要用力还回去,而不是看整件事是谁的过错,就直接用暴力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并且,如果家长总是夸赞孩子,孩子会认为自己确实很棒,那么他有可能会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因而也就"俯视"别的小朋友,久而久之,孩子会被孤立。

赏识教育就是使劲夸小孩吗?大错特错!正确的“赏识教育”应这样

2、 孩子不是变得更自信,而是更自负

恰当的夸赞给予孩子更多的信心,让孩子能够勇敢去挑战困难,让自己更加进步。而过度的夸赞,则是给予孩子太多的信心,让孩子感觉自己真的就像父母所说的一样,就是很厉害,就是做的最好,所以会给孩子造成自负的心理。

当孩子认为自己很棒,但是却受到挫折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也会倍受打击,形成脆弱的敏感心理。

3、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

父母总是夸赞孩子很棒,孩子也就这么认为了。但是当孩子去到学校或者其他公共场合,却发现自己被同龄人超越了,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并不是最棒的那一个。

当以后父母想要鼓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想起来曾经他们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也会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

正确的"赏识教育"是这样的

1、 精准地夸孩子

父母夸赞孩子,一般都是很笼统地说:"你最棒了!"、"你很聪明!"等等,并没有指出孩子棒在哪里,聪明在哪里。如果孩子总是接收到父母这样的信息,自己也就认为自己很棒很聪明,但是体现在哪呢?不知道。

所以,要夸奖孩子,就要精准夸奖,明确具体地告诉孩子,哪里做的好,哪个行为是最棒的。这样孩子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哪个行为是做的好的,以后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他也能够有自己的判断。

比如,孩子坚持专心学习了一个下午,没有分心,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你能够专心地学习了一个下午,并且没有分心,也没有偷懒,这是很棒的。"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棒"是在于能够专心学习。

赏识教育就是使劲夸小孩吗?大错特错!正确的“赏识教育”应这样

2、 夸赞的话通过第三方来说出口

有时候父母跟孩子讲的话,孩子也不一定会全部听进去,因为这种最亲密的关系其实也给予了孩子一些"厌倦"的余地。有时候父母的夸赞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孩子听多了,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第三方来完成夸赞孩子这一流程。

比如,我们要夸奖孩子学习认真,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今天老师打电话跟我说,你在学校表现很好,学习很认真,老师希望你可以继续保持专心学习的习惯。"表扬孩子有礼貌,则可以说:"今天楼下的阿姨对我说,你很有礼貌,总是能够主动打招呼呢!"表扬孩子乐于助人,可以说:"上次你帮邻居阿姨提东西回家,她夸你真懂事,是个好孩子。"

赏识教育就是使劲夸小孩吗?大错特错!正确的“赏识教育”应这样

3、 及时奖励,及时批评

孩子做了值得夸奖的事情,父母就要及时表示自己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自己这件事情做对了,在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也会想起父母的夸奖,会继续保持好习惯。当孩子做错了,就不应该及时指出错误,让孩子改正,而不是在以后还将这些事情翻出来跟孩子说哪里哪里做的不对,这样没有效果,反而让孩子感到厌烦。

所以,及时奖励,及时批评是很重要的,能够让孩子在当下就认清楚自己的行为的性质,也好对入喉的行为有一个明确的指导。

我是小C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