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濰坊:古今糧倉與街巷道路(一)

人文濰坊:古今糧倉與街巷道路(一):預備倉街折射古代儲糧度春荒

  倉廩實而知禮節。民以食為天。我看到的明、清以及民國時期濰縣相關記載中的倉儲設施都是糧倉,且兩條古舊街巷以糧倉而得名。濰坊特別市設立後,膠濟鐵路濰縣站(今濰坊火車站)以南一帶,新闢專門的城市倉儲區,最早在這裡興建的倉儲設施依然是糧倉。多條新形成的城市道路因為這處糧倉而得名。

人文濰坊:古今糧倉與街巷道路(一)

民國時期對濰縣預備倉的記載。


上溯一百多年的預備倉街地理面貌

  清代光緒年間的濰縣城區地圖上,城裡(今屬濰城區城關街道轄區)中部偏東南地域,有一條名稱標註為預備倉街的古舊街道。當時的預備倉街,南北走向,長度大約330米,寬約6米,在城裡算得上是相對寬闊的老街。
  將筆者所瞭解的相關資料與預備倉街一帶目前的情形相對照,可以大致展現出預備倉街一帶的地理實況。
  預備倉街南口與濰縣石佛寺山門前小空場的東北角相接。石佛寺,本地別稱南寺。南寺山門前小空場的西南角為南寺前(清光緒時標註)或南寺前街(民國時標註)北口,南寺前或南寺前街向南通往附近濰縣城南城牆內的南馬道。小空場的西北角為西巷(清光緒時標註)或南寺西巷(民國時標註)東口,西巷或南寺西巷向西、向北再折向西,通往附近的南門大街。
  沿預備倉街南口北行40米左右,路東有一條寬度不足3米的小巷子,清代光緒年間的標註名稱是東巷(與西巷對應),民國時期則標註為南寺前巷(與南寺后街、南寺後巷對應)。東巷或南寺前巷因為西口正對南寺的東牆且位置偏南而得名。自預備倉街南口起,路西向北延伸七八十米左右,都是南寺的東牆。東巷或南寺前巷向東可達附近的平安街與射圃亭街(民國時標註)或射步亭街(民國時記載)的接合部。


  由東巷或南寺前巷預備倉街口再北行40米左右,路東又出現一條寬度兩米左右、清代光緒年間地圖上沒有標註名稱、民國時期標註為南寺后街(同期又記載為南寺後巷)的小街巷。南寺后街或南寺後巷因位於南寺前巷北面且與南寺北沿幾乎平行而得名。南寺后街或南寺後巷向東略偏南100米左右處有一處灣塘。枯水時節沿灣塘南岸向東再折往東北方向可通往附近的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灣塘處折向南,有一條寬不足兩米的短巷可與東巷或南寺前巷相通。
  民國時期及以後,預備倉街及其附近地帶的居民,習慣上把南寺前巷、南寺後巷(南寺后街)簡潔地稱為前巷子、後巷子。
  自南寺后街(南寺後巷)預備倉街口繼續北行140米左右,路東有一條寬7米左右、名稱為松園子街的古舊街道,向東通往附近的射圃亭街或射步亭街。現在仍然擁有名聲的濰城區松園子古建築群,是當時的松園子街東段路北民居的殘存部分。
  最後,沿松園子街預備倉街口北行110米左右,就到達預備倉街北口了。預備倉街北口為一處不算規則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向東為郭宅街,可直通濰縣城東城牆內東馬道;向西為小十字口東街,本地俗稱郎家野圈,與附近的布政司街、田宅街相接;向北為興隆街,通往附近的東門大街—大十字口東街。

民國時期,本地稱預備倉原址為“倉裡”
  目前筆者看到的官方對預備倉街地名名稱來歷的解釋為:因清代此街北段建有儲糧備荒的官倉而得名。相關記載中,預備倉指的是明代各地為儲糧度春荒所設的糧倉。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起,各地地方官署為了備荒,選派老年鄉民運鈔購糧在鄉村儲藏。起初,每個州、縣各設立東、西、南、北四所預備倉,存糧大都在春末青黃不接時節借給農戶,秋收後收回。因而預備倉實為各地地方官署牽頭、民眾借貸口糧度春荒的載體。永樂年間,朝廷下詔將預備倉從鄉間移設各地城內。行之日久,倉儲逐漸短缺,至萬曆年間各地預備倉已經名存實亡。到了清代,仍能見到不少州縣官署增建、修繕預備倉的記載。
  濰縣的這處預備倉,位於城裡預備倉街北端路西。從預備倉街北口南行不遠,路西有條短而寬的過道,東西走向,長度在30米左右,寬度有三四米的樣子。預備倉的入口就在過道里。預備倉院落為長方形,東西寬40米左右,南北長60米左右。清代乾隆年間,預備倉擁有69間房屋。到了民國時期,這處預備倉已經成了一個住有一些居民的大雜院,附近民眾俗稱為“倉裡”。
  由通“倉裡”的過道東口向南不遠處,預備倉街路西有一家規模不小的雜貨鋪。雜貨鋪以南,正對松園子街的預備倉街路西有一處神龕。一米多高的神臺上,建有我國三國時期著名人物關羽的戎裝坐像以及關平、周倉的立像。關羽坐像約為普通人的兩倍比例。神臺兩邊磚柱上書有楷書對聯:“身在曹營心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神龕頂端建有一道綠瓦頂簷,略長於神臺。民國時期,城裡一帶見諸記載的供奉關羽的廟宇達十五六處,多數稱關侯廟,都是具有一定建築規模的供奉載體。預備倉街上的這處神龕因為規模太小,沒有列在城裡這些壇、廟、寺、觀的記載中。

  與通“倉裡”的過道東口隔街相望的預備倉街路東,青磚青瓦的的臨街房屋,起自松園子街預備倉街口,向北止於預備倉街北口以南不遠處。房屋在預備倉街上沒有門,在屋簷下有用豎立大板磚做欞子的小簷窗。這些臨街房屋是本地清代官員、學者劉鴻翱宅院裡儲存糧食的房屋,也是這處宅院的西沿。這樣。預備倉街上便可算得上是官、私糧倉齊全了。
  劉鴻翱,嘉慶十二年(1807年)中舉,兩年後再中進士,累官至福建巡撫。擔任巡撫一職的官員習慣上被尊稱為中丞,故劉鴻翱的這處宅院正門處懸掛著《大中丞》門匾以示榮耀。但劉鴻翱自己很謙虛,曾撰文將這處宅院稱為“蝸居”。
  這處宅院的正門開在附近的郭宅街西端路南。後來,劉鴻翱的一位後人在這處宅院西沿臨預備倉街糧倉的青磚牆上開了個便門出入。此後,他家成為預備倉街上的住戶。
◎相關鏈接
劉鴻翱《蝸居記》

  居在濰地預備倉之東北,古者五畝之宅,二畝半在疆,二畝半在邑。餘既置黃葉樓於東郭外,復置宅於邑,名曰“蝸居”。
  客問於餘曰:“胡為以蝸名居也?”
  餘曰:“君子不營華屋。向戍見孟獻子,而尤其室,曰:‘子有令聞,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對曰:‘我在晉,吾兄為之,毀之重勞。且不敢間。’慎斯義也,居得如蝸焉足矣。夫蝸之為字,象形者也,其形繚以曲,靜以深,牛居於中,足容身焉。今是居,基址約半畝,門北向,入門折而西,又折而南,又折而東,始達內院,不亦如蝸之繚以曲乎?內院不鄰街市,喧呼嗷嘈之聲不聞,不亦知蝸之靜以深乎?院分東西。西有會客之室,有養靜之室,有讀書之室。東院餘與山妻一室,子婦一室,長孫媳一室,次孫媳一室。臧獲僕婢各有攸處,不廣也,亦不覺隘,不亦如蝸之足容身乎?”

  客曰:“如是,子何以置黃葉樓?”
  曰:“餘列官於朝。而歸息于田,黃葉樓望遠怡情,竊比白傅家園一隅,故不嫌棄於高。蝸居,子孫之所世守也,故不嫌於卑。且餘之退處,與蝸居之退藏義取相稱,烏庸美之,以貽大雅譏。”
  客唯唯。
  因記之,以為居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